為了丹頂鶴和大溼地的保護

小時候就喜歡聽 甘萍唱的《丹頂鶴的故事》,當時只是覺得音律好聽,長大之後才瞭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為了丹頂鶴和大溼地的保護


1986年,徐秀娟,這個大學生,受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邀請,前往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徐秀娟帶去了三隻丹頂鶴蛋,並用她自己的體溫孵育出三隻小丹頂鶴。1987年6月,徐秀娟從扎龍自然保護區帶了兩隻丹頂鶴趕往鹽城。當時,這兩隻丹頂鶴沒有按時歸巢,徐秀娟便外出尋找,最終在沼澤地遇難。

為了丹頂鶴和大溼地的保護


這是一個多麼悽美的故事,音樂人解承強將徐秀娟的事蹟譜成了歌曲,作為一首講述環保和生命的歌,以此來激勵大家的環保意識。

溼地與森林和海洋並稱為地球上三大生態系統,在抵禦洪水、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降解汙染物、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碳循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寶庫”和“儲碳庫”,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和稀缺資源。可以說,溼地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樣性和較高生產力的生態系統。

為了丹頂鶴和大溼地的保護


2014年1月13日,中國把溼地保護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績考核。

溼地還可以提供豐富的動植物產品。中國魚產量和水稻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溼地提供的水產都是富有營養的副食品,有些動植物還可以入藥,像蘆葦還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溼地動植物資源的利用還間接帶動了加工業的發展。而且還可以提供水資源,礦物資源,能源和水運。

為了丹頂鶴和大溼地的保護

溼地還具有自然觀光,旅遊,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

溼地生態系統,多樣的動植物群落,瀕危物種等對研究環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著重要價值。

所以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保護大溼地,對促進溼地健康發展做出微薄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