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八义集镇位于邳州市域西部,东距市区35公里,西距徐州市区45公里。北、东与碾庄镇、土山镇为邻,南与睢宁县张圩乡接壤,西与铜山县单集镇、大许庄交界,区域位置十分明显。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八义集镇为冲击平原,土质属轻亚黏土,承载力为10-12吨/平方米,总的地势平坦,高程平均海拔25米以上。该镇受郯庐断裂带地震影响。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八义集镇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于农作物生长。

八义集的由来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八义集,镇以集闻名,集促镇渐兴。

在神州大地星罗棋布、争奇斗艳的名城佳镇中,她既无富饶的资源、秀丽的风景,又乏显赫的名人、璀璨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沧桑巨变中,她只是从容应和着琐碎的步伐,在风雨如晦的历史长河中一路走来,渐行渐近,留下一串串不甚清晰的足迹…….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古城徐州兵连祸结、战乱频繁,城中百姓生活难以为继、民不聊生,于是纷纷携家带口,四散出城。其中有一部分人相互搀扶、迤逦东向,在走出徐州近百里远处,忽见一水草丰盈、山峦起伏、鸟语花香、寂静悠然之所,于是老百姓结伴搭伙安顿下来,开荒汲水铺路修桥,昼夜寒暑辛勤劳作。历经多年的耕耘料理、筑屋修缮、繁衍生息,往昔驻留休憩之蛮荒地带,只见山上林木葱郁,山下良田片片,鸡犬豕鸭满圈,屋舍院落井然,四周水流潺潺,已是渐有安居乐业之感,再无饥饿战乱之忧,乡人怡然自得若置身于世外桃源。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传说八仙之一张果老,某日下界惩恶扬善、济世救民时,倒骑毛驴路过此地,见到处绿草青青、阡陌纵横、稻米飘香、民风淳朴。于山上休憩之后顿感神清气爽,不由赞道,“果实累累满山坡,百鸟纷纷森林落,瑶池仙境虽常去,人间此景亦不多!”仙音淳厚,传遍四野。随后,翩然骑驴升天而去。乡民纷纷奔走相告,于是“果满山”一名遂流传下来。(至今,在果满山右侧山麓,仍可找到张果老睡过的石椅、及仙驴的饮水池及散落的点点蹄印。)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随着战火渐渐平息和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缓慢发展,居于山前山后之百姓渐渐感到出行不便,于是少部分乡人便自发迁至果满山附近的交通要道或平地之上。又经数百年左右,在山下河边便利之处,油坊、布庄、烟店、钱庄、戏院、书场、酒肆、饭馆、货栈、驿站、码头等商业设施渐渐齐全,四方客商往来不断,行业纷呈;人烟逐渐聚集、店堂林立,稻米麦黍、活鱼牲畜、针织手工、家具铁器、水果蔬菜等交易量大增,集市乃自发形成。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到宋末元初时,果满山附近地区丁氏家族兴旺,开始以官民共营形式出资扩建和管理乡集,取名“丁家集”,并归属府县行政区之大镇、成为通往彭城和下邳之咽喉要道;而在方圆数十公里以内,更逐渐发展成商贾云集、货物流通的风水宝地。环集前后左右,沿河流两侧岸边,乡民日益增多,百业兴起,尤以手工业、商业、渔业为盛。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明末清初时,据说有八位反清复明义士在此聚众造反,云集响应者众,影响波及甚远。后被清军诱骗至徐州城中,惨遭杀害,人们为了纪念八位壮士的义举,教化乡民,便取材宋明理学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为道德典范,遂将“丁家集”更名为“八义集”!

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镇推介——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