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为什么有的人在路口烧纸呢?

用词不达当


农历三月初三是有些地方的民俗活动、意指道教的真武大帝的寿诞,是仙家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是古人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在野外相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


客家妹李红


三月三是上已节,传是轩辕黄帝圣诞,又说是北帝爷圣诞,更说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所以,旧时人都会在三月三敬祖祭祖拜轩辕黃帝始祖,祭奠北帝爷,纪念王母娘娘发善施恩。依人习惯思维所想,敬祖拜神,不能只在坟墓前,社庙里,祖宗堂前烧香燃烛就可,还连天地人三界的神祇一同拜祭保佑,不可漏,更要稟报各路鬼使神差通报放行,所以有要在三叉路口发钱烧纸之习惯。

三月三是壮族歌圩节,传说壮族歌仙刘三姐是这天跌山身亡,壮族人为纪念刘三姐,也烧香祭拜,也会在山头路口,烧纸发钱。这在路头路口烧纸,都成了祭祖祀神的一个习惯做法。意义在于不忘掉漏掉赶不到的,或是把守在各地各路小神小差。


树德汉硕


做一个在广西生活的陕西人,我还是有发言权的,但是,其实我只知道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这边的盛大节日!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到广西很多地方你可以看到两个标志性的东西,那就是铜鼓和绣球,这是广西的代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前两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文,将三月三节日定为广西法定节俭日放假两天,这是福利,全国其他省份可没有哦!其实,有些自治县,例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比其他地方又多一天放假哦!这是也是生活在广西的福利!


南方的诱惑


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此节从魏晋以后逐步形成,古时代上已节为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这一天人们到水边举行招魂禳灾的仪式,近代陕西,山西还有“曲水觞”活动,等等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一些民间的传统活动,我的家乡用地米菜煮鸡蛋吃,据说凡食者,可保一年不头痛,我老伴就煮了几个鸡蛋我吃了。


吴德兵4


农历三月三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也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内蒙古在线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汉民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称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但在我的老家,却把三月三日成为“鬼节”,所以会有人烧纸钱的。


小胖子盆景


三月三是黄帝诞辰日,因三月三接近清明,后来演变成祭祖日。在路边烧纸是祭祀那些孤魂野鬼,无着落之人,也是叫集阴功。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建信活动,叫三月三看鬼火。

听说当年要死的人都会有动静,三魂化为火球,夜晚出去游荡,人们便三五成群到避静地方窥视。看哪里有鬼火就知哪里要死人。我第一次和大人去看,什么也没有看见,回时吓得不敢走后面。后来也看了一次,还是没见什么,有人说火焰高的人看不见,这都是鬼话,

更有荒唐者,知家中有重病人,晚上偷偷数筷子,差一只说明有事,把病人的鞋摆放好,早上起来看是否调头,也能证明晚上是否出门玩过。把三月三这个鬼日说得神乎其神,千真万确,其实哪来的鬼火,都是磷火。但为什么要在三月三出现?是否与气候有关?请知晓者留言。


美好一六八


清明


运涛


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皇帝圣诞,中华文明之源。


山里人3229695938181


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1][2][3]

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据传上巳节也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