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莫言先生说中医

​2015年10月25日,在无锡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我们《中医》纪录片总导演周兵遇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在交谈过程中,周导发现,莫言先生不但对中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甚至还与中医有着一段特殊的渊源。

《纪录中医》系列节目总导演周兵:

我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佛教论坛上,巧遇了莫言先生,也碰到了我的老同事、老朋友白岩松先生。

白岩松先生向莫言先生介绍我(周兵)时,说我是一名纪录片导演,现在正在做一部纪录片《中医》,莫言先生就饶有兴致地谈起了他对中医的理解。


中医,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莫言先生说中医

他觉得中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题材,值得去记录、去拍摄,并且他着重提出了中医现在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甚至是危机——就是中草药的种植和采集。现在有很多人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使用大量化肥、农药过度种植。

(这是唯利是图毁灭中医的节奏啊!“根本医学”避免使用药物、针刀器械,完全避免了“是药三分毒”的巨大弊端,在这个“药材药品功能大退化”的时代,“根本医学”无疑拥有了巨大的优势。郑播德注)

莫言先生还谈到了他记忆当中道地药材的种植。他认为,如果传统不保持的话,中医未来堪忧。现在,即便是再高明的中医师,诊断出疾病,但由于没有优质的的中草药做支撑,中医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

中医,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莫言先生说中医

莫言先生还回忆起小时候在山东高密的生活,他的大伯父就是一位中医,而他也是从大伯父那里了解到很多中医知识,比如说把脉这件事儿,先生很详细地给我讲解了四个脉像的不同,沉脉、浮脉、滑脉各是什么样等等。

后来,说到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上谈到的27个脉象,一般的医生大概只能摸出4种脉象,能摸出27种脉象来,这可能需要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中医,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莫言先生说中医

随后,他在与白岩松先生以及英国另外一位生命科学家(注:理查德 罗伯茨,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的三人对话中,也提到了中医。

他是这样评价中医的:中医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思维和东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中国人认识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并不简简单单是一种医学。

中医,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莫言先生说中医

对谈中,白岩松问莫言先生一个问题:“屠呦呦先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之后,您是不是感到很轻松?因为之前您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莫言先生莞尔一笑,讲起一些有趣的小事。

他告诉我们,他在知道屠呦呦先生获奖后,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的朋友给他发了条短信说:“你不再孤单了!”

他还说,他之前因为获了诺奖,有不少论坛请他去发言。曾经甚至还有一个胆结石的医学会议也邀请过他,最后他觉得医学和文学离得实在太远了,就没有去,而从这往后要是再有类似这样的情况,他们可以邀请屠先生去参加了。

莫言先生对屠呦呦先生获得诺贝尔奖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是世界对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一种认可。

他提到,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有数千种药物的记载,而屠呦呦的研究只是其中的一种药,未来这数千种被记载下来的药物的研究成果同样能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多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