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雁不再南飛,石阡這名農民工返鄉創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這邊是已經加工成型的羊毛衫,這邊是剛進的半成品。因為是銷往歐洲、美國等地方,所以每件尺寸看起來都很肥大。”3月24日,在石阡縣龍塘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心怡毛織加工廠內,廠長王勇一邊向記者介紹他的產品,一邊檢查每件羊毛衫的質量。

归雁不再南飞,石阡这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王勇是龍塘鎮心怡毛織加工廠的廠長,是土生土長的龍塘人,90年代初期,就和家人一直在外打拼,南下過廣東、東抵過浙江。一路走來,做過普通的雜工,當過廠長。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羊毛衫加工經驗。

在外20多年的打拼,王勇不僅練就了過硬的製衣技術,還積攢了豐富的人脈資源。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王勇得以選擇返鄉創業:以前一起在外務工的老鄉要到河南建設一個毛織加工分廠,正在尋找一名技術過硬的人去那邊當管理人員。技術過硬、有過廠長管理經驗的王勇聽聞到這一消息:“在河南建廠,同樣是加工羊毛衫,也需要技術,如果爭取把它建在自己的老家,不僅方便,而且也能帶動老家許多人參與務工,豈不更好。”

就這樣,雙方通過多次交流協商成功後,2018年8月,王勇速戰速決,把毛織加工廠建在了老家,並與銅仁的分公司建立訂單合作後,自己負責進貨送貨,妻子負責廠裡服裝質量的檢查、工人伙食等內務,工人們一單接著一單做,做完一單又一單。

归雁不再南飞,石阡这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我們去年就做了30萬件,全是銷往國外的,純收入有20多萬。前期雖然賺不了什麼大錢,但是比在外面務工划算,等規模擴大了,做的訂單多了,收入也會增多。”王勇說。

問及王勇為什麼能把一個鎮裡的毛織加工廠的產品銷往國外?

他的妙招就是,通過和大公司開展訂單合作。因為他自己有技術,在家還能召集勞動力,所以合作的公司也就放心把訂單交給一個鄉鎮的加工廠做。

归雁不再南飞,石阡这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據介紹,目前廠裡共有16名工人,平均工資每個月有3000多元,做得快的,一個月能拿5000多,有些工人還是精準扶貧戶,除了廠裡發的工資外,政府還要每個月發放400元的就業補助。

周澤芹就是拿5000多元工資工人中的一名,已經有20多年毛織加工經驗的她,技術嫻熟,感覺已經和縫紉機融合成了一體。她告訴記者,前些年,自己也在外面務工一個月能拿七八千工資,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再加上家裡的孩子沒人照顧,就沒有出去。

而今,老家又剛好有毛織加工廠,自己也是幹這行的,雖然工資比外面低一點,但是算上房租費、來回車費等雜費,也不比外面差,在家做還比較省心。

归雁不再南飞,石阡这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訂單多就多做點,少時就少做點,現在每天也能做20多件,一年算下來也有好幾萬的收入,不出家門,也可以照顧老小。”家住龍塘鎮龍塘村的王春燕,家裡有老有小,出不了遠門,聽說老家有了毛織加工廠,也加入進來。每個月能實實在在的拿上幾千元的工資,臉上也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同樣,在龍塘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的飛達玩具加工廠裡,30多名工人分佈在不同的崗位上裁布、縫紉、連線,用不了多久時間,一個完整的布娃娃就展現在眼前。

“我們這裡主要是做流水的,雖然看著工序多,但是每名工人只要做好自己的那一道工序即可。”據該廠的負責人楊光軍介紹,去年玩具廠僅務工費就支出了160多萬,平均每名工人的工資有兩三千元。其中,精準扶貧戶還每個月還400元的補貼。

為了鼓勵周邊的村民積極參與進來,楊光軍還設立全勤獎、年終獎、排名獎,每年對符合情況、表現優秀的,還專門發放相應的獎勵。

據龍塘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負責人宋祖乾介紹,為助力農民工返鄉創業,該鎮還通過場地補貼、就業技能培訓補貼等多種方式,積極推動就業扶貧車間建設,為貧困戶搭建就業平臺,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讓貧困群眾輕鬆實現家門口就業,通過就業扶貧的方式,真正走上脫貧致富路。(吳昌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