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加珂罗茨基:郭沫若的功过是非!

我们评价一个人,历来逃不出“才”和“德”两个维度的考量。郭沫若先生,在学术上的建树是有目共睹的。被人诟病的问题,主要是“德”这个方面。

才子加珂罗茨基:郭沫若的功过是非!

先抛开人品,单看看“才”,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历史功绩是不容置疑的。

1、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郭沫若提出白话文创作、提倡新体诗歌,提倡无产阶级新文学。《女神》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牧羊哀话》开创了白话小说反帝国主义之先河。

2、在中国开创了唯物史观派。郭沫若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利用马克思原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问题,开创了中国的唯物史观派,这种思想成了后来学术界的主流思潮。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3、研究甲骨文、金文的先驱。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郭沫若,字鼎堂。著有《甲骨文字研究》。

4、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1937年以来的抗战文化运动,到1946年后的民主解放运动,郭沫若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话剧剧本等,宣传抗战鼓舞民心士气。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屈原》《高渐离》等。

5、中国科技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郭沫若提出要建立一所新型的科技大学,用来培养现代化国防和尖端科技所需人才。同年郭沫若兼任校长,余生的20年经历都挥洒在这所学校。

才子加珂罗茨基:郭沫若的功过是非!

关于郭沫若的成就,能“吹”的就这些了。另外是他饱受诟病的那些事:

一是婚姻问题,私生活混乱有很多情人好像是没有过硬的证据。但是薄情寡义是真的,先抛弃了老家的新婚妻子,跟一个日本女人结婚。后有抛弃了这个日本太太和5个孩子,跟于立群结婚。

二是挖坟问题,由于学术研究的需要第一手的文物资料,在当时技术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郭老爱上了挖皇帝陵。明朝定陵挖开后,导致大量文物被氧化,无非保存。但是郭沫若还不甘心,又计划着要挖开武则天的乾陵和秦始皇陵墓。后被周总理拒绝才作罢。

三是缺乏读书人的气节,郭沫若是个软骨头,谁有权就崇拜谁,赞扬谁。他曾经作诗赞美过斯大林、江青。四人帮倒台后,立马调转枪口又写文章抨击四人帮。

才子加珂罗茨基:郭沫若的功过是非!

还有就是他跟鲁迅之间存在一些过节,总的来说就是追名逐利又软弱好色的这么一个人。在“才”的方法,确是个学术巨匠。但是在“德”上,远远配不上“读书人”三个字。鲁迅评价他为:“才子加珂罗茨基”,同样是肯定了他的才华,但是看不上他的德行。珂罗茨基,是“流氓痞棍”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