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有个鸦鹊岭,走,看看去!

故乡寺坡向西往县城方向有两道横亘在省道307上落差巨大的土坡,便是洛南县城东路百二十里人所共知的鸦鹊岭了。因为它横在公路之上,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便被称为岭,否则就叫鸦鹊峰了。

洛南有个鸦鹊岭,走,看看去!

鸦鹊岭有东西之分,两岭之间约有三里之遥。东岭向东一溜下坡路,骑自行车不需动腿可以飙出五里地直抵达寺坡街东,西岭向西驾车不需给油空挡亦可抵达古城街西。东西两岭之间落差之大令人咂舌,不信你就站在任何一个岭头看对面,都会觉得公路像是从天而降的一条灰色飘带。站在东岭透过“仙镜”南望,只见层山叠翠脉络清晰,蓝天白云尽收眼底,心中顿呼“好一个仙人之镜”,心神便为之清爽怡然。而你所疑惑的“仙镜”其实是几十年前建水库引水渠高架于公路之上所形成的圆形涵洞,在恰当的位置美好的季节和良好的天气时,透过它俯视寺坡河山便是世外桃源。

洛南有个鸦鹊岭,走,看看去!

对于寺坡、三要、高耀和王岭四个乡镇的人来说,鸦鹊岭其实是一道横亘在他们走向幸福之路上的阻碍。即使在该路段两次改建堪称坦途的今天,在路旁的坡堑上依然可以看到降低了将近三米之高旧公路的遗痕,由此可以想象当初的鸦鹊岭是多么的陡峭和霸道。而在此前,旧鸦鹊岭的公路更是七拐八扭,还要穿过村庄和河流,道路之弯曲和高度落差就更为巨大,以至于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或丧生于疾驰的车轮之下,或骑车冲下公路命陨河滩。

洛南有个鸦鹊岭,走,看看去!

八十年代路改那两年,鸦鹊岭公路不能通行,岭东人要上县城办事或者去古城的集市庙会上交易商品,翻越鸦鹊岭时脚总是在胶泥中一扭一扭却走不出路,红泥巴糊到了膝盖上抹到鼻子上,费尽力气把脚从泥中拔出来却看不到鞋的影子,至于骑车子那就成了异想天开的奢望。于是,便诅咒老天诅咒父母,埋怨他们为什么生出这样一道令人讨厌的破岭,为什么把自己生养在如此落后的山区。削低后的鸦鹊岭上铺了砂石,岭东百里之内四个乡镇十多万群众出行的瓶颈为之改观。虽如此,鸦鹊岭还是他们出行时一道难以逾越的山梁,乡人们缴皇粮纳国税拉一架子车麦子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恼国家却烦恼生存环境的恶劣。好在那时候我是一个健壮的少年,骑车去全县唯一的乡村书店古城新华书店去买辅导书,在往返落差百米、距离二十里、四次翻越鸦鹊岭的路上都可以不下自行车不出汗,让如今不走路都气喘的我慨叹韶华易逝。

洛南有个鸦鹊岭,走,看看去!

我的家乡有一句叫“西皮东厚”的俗语,用来评价人情薄厚。意思是县境内西路人吝啬人情薄,东路人厚道彩礼重,而鸦鹊岭便是东西分界之地。同时,岭西岭东的民风也大有不同,岭东之人淳朴厚道,与人无有高低之争,生活平淡朴实。岭西之人精明强悍,擅长生意往来,精于人情世故,素为岭东人所艳羡。而两岭之间属于古城镇管辖的南皋渠北寨子两个小村的民风,则融合了岭西岭东的风情,执着中透出精明,朴实中流露出强悍。

千百年来,鸦鹊岭东的人或去山外的潼关、韩城、深圳上山背矿下窑掏碳到电子厂当工人养活家小,或去商州、西安、北京上学当官做生意谋发展,必先翻越高不盈百米的鸦鹊岭,才能入县城过商州翻越秦岭,步入幸福人生和美好生活的新天地。于是,鸦鹊岭便成为岭东人心中的圣地,梦里的家园。我顿时觉得,这并不出名的鸦鹊岭就像我们人生路途中的一道门槛,只有经受了磨难感受了艰难超越了羁绊,才会有毅力有收获有积淀,也才能更上层楼走出新征程看到新景象。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