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素质教育要注意哪几点?

云睿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素质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全体少年儿童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主动的发展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核心,促进每个个体与社会发展目标和谐一致的条件下,主动开发个人潜能,以争取个性的最佳发展,努力为人类为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并幸福美满渡过一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的全方位的社会性教育改革,它不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方向性的期望,而应该是一个行动计划,是可操作、可检测的具体的改革教育上的实践活动,实施素质教育有以下特点:   1.全员性。指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与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少年儿童,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整体性。即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要让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合理的包含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诸方面要求的素质结构。   

3.主动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要通过外因起作用。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或塑造过程。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建立主体地位,以打破以往教师习惯的“我说你听”、“我讲你背”,把教育过程变为简单的训练过程的教育模式。   

4.差异性。人与人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上,而且表现在学生身心成长与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上。因而学生初步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会是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针对这种差异开展工作,不能用划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受教育者。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需要社会各方面和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开展此项工作,关键在于转变观念,革除以升学率为重点和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等错误观念。   

1.要转变教育观。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树立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的观念。认识到“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2.要转变学生观。克服将学生作为被动对象,当“标准件”制造的传统倾向,要热爱学生,因材施教。   

3.要转变人才观。克服只有大学生、工程师、艺术家、专家学者才是人才的狭隘观念。树立为经济建设培养出的合格劳动者,能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的观念。“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材”。   

4.要转变质量评价观。要树立全面、整体、综合的评价标准,分数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既要看升学率,也要看合格率。   

另外,转变观念问题还涉及全社会。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不得用分数和升学率去压学校;校长要转变观念,学校教育工作要按规律办事,建立和形成素质教育的学校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师生观;家长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先天禀赋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应当顺其天性引导孩子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行全员管理。学校行政领导,尤其是校长,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素质教育,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从而统一认识,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理解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明确素质教育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同时,要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常规管理,当前,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授课的质量和效率是重中之重。   

2.制订计划,实行目标管理。教师要对任教的年级、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等进行客观的分析,交由教研组集体讨论,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同时,制定有层次,有细则,合理可行,易于操作,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和计划,做到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毕业时目标)相结合,使学生的素质水平逐年提高。   

3.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加强学校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工作和综合研究,由教育科研单位牵头,建立科研课题组,组织在校教师集体攻关,多角度深入研究素质教育中的难题,并注重从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层面加强对提高学生素质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工作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工作新方法、新手段,及早注入到课堂教育中。   

4.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校教师不仅要立志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而且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胶卷儿刺身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这不只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家长关心的问题需要注意这三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三、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还包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校管理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小学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其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刘冬说英语


我们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简括为:“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要义。”

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二.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依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要义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是每个人能够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总之,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