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讀年報第七彈】許家印為恆大制定“瘦身”三部曲

3月31日,在港股年報季的最後一天,恆大壓軸出場發佈2019年全年業績。不同於其他同行依然“野心勃勃”,許家印不再“高歌猛進”,他提出恆大要戰略轉型,“全面實施高增長、降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並以此作為業績發佈會的主題。


【阿倫讀年報第七彈】許家印為恆大制定“瘦身”三部曲

“95後”恆大22年成長路

1997年,恆大在廣州成立。2017年以前,恆大的戰略就是規模第一,靠高負債、高週轉、高槓杆和低成本的“三高一低”模式來達到快速增長,並最終在2016年,取代“一哥”萬科,完成規模進化。

蓬勃生長之後,許家印在2017年啟動恆大的戰略轉型:轉變為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偏效益模式。在規模與效益的抉擇上,恆大首次偏向了後者,並把效益作為恆大未來戰略發展的最主要目標。

過去20多年,每個成長的房企都想模仿恆大的速度、模仿恆大的管理模式,但“行業偶像”恆大卻在2017年開始,逐漸變得不再激進擴張,悶聲發財,淨利潤規模持續暴漲:

• 2017年,恆大淨利潤370.5億元

,同比增長110.3%

• 2018年,恆大淨利潤722.1億元,同比增長106.4%

學會如何賺錢,更要學會如何開源節流,許家印和恆大新的奮鬥目標已經十分清晰。


恆大的“瘦身”三部曲

在2020年恆大業績發佈會上,許家印宣佈:“恆大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不難看出,許家印此次親自操刀的戰略轉型,核心不是規模、不是效益,而是穩健,安全的增長。今年以來,新冠病毒的突然爆發並蔓延全球,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打擊。早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佈全球衛生流行病已轉變成經濟和金融危機。危機之下,安全當然第一,恆大的瘦身之路是為了輕盈上陣,無懼風險。

“增肌”——銷售高增長

在健身領域,肌肉力量是核心,完美身材先增肌。對於房企來說,銷售高增長帶來的充足回款就是“肌肉”,尤其在疫情危機下,每個房企都希望自己是“施瓦辛格”。

在業績會上,恆大總裁夏海鈞透露了2020年兩個銷售目標:公開的目標是6500億元,而內部的指標是8000億元。為此,恆大在今年準備了1.32萬億元的貨值。只要去化率50%,就可以完成公開的銷售目標,去化率達到60%,即可完成內部指標。但阿倫認為,恆大制定的銷售目標相當保守。


【阿倫讀年報第七彈】許家印為恆大制定“瘦身”三部曲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在今年一季度,恆大憑藉“網上賣房”銷售額大增23%1465億元,銷售回款大增55%1133億元,均為行業第一,並刷新恆大有史以來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紀錄。按照恆大的計劃,今後三年都保持均衡的增長,並在2022年突破年銷售1萬億的目標。


“減脂”——土地儲備負增長

對於房企而言,土儲就像“紅燒肉”,誘人的美食背後是脂肪,必須吃但一定不能多吃。適當的土儲是房企快速增長的保障,但過量的土儲也會造成大量資金沉澱,堆積“負債脂肪”。

恆大開始控制土地儲備規模已經不算新聞。早在2017年中期業績會上,恆大總裁夏海鈞就表示過恆大的土儲規模將以年負增長5%-10%的幅度調整。在此之前,恆大對於市場的判斷就是土地價值的增長要高過利息的增長,因此大規模的負債擴充土儲。

截至2019年底,恆大不含舊改的土地儲備規模為2.93億平方米,相較於2018年底降低3.3%。接下來,恆大總土地儲備平均每年要減少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下降至2億平方米左右。

據內部消息,不只是土儲,其他方面的投資也要嚴控,許家印曾在內部會議上宣佈5年內不會再投資其他任何行業。

在談到控規模時,現場還發生了有意思的一幕,許家印給投資者算土地賬:

“我們的土地儲備是1800塊錢,包含了精裝修的建安成本是3800塊錢,我們總成本就是6100塊錢。即使按照打折後的售價8700塊錢,恆大的毛利率也在30%,淨利潤也在10%左右。

因為麵粉(土地儲備)已經在口袋裡,恆大最起碼幾年時間可以確保毛利30%,淨利10%。”

據統計,恆大現有土地儲備消化週期是4.5年,換句話說未來4年半恆大賣的房子樓板價基本都在

1800元/平方米左右。

完美“塑形”——降負債

增肌與減脂過後,許家印希望恆大能夠實現“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0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這樣的“塑形”成果。

去槓桿是近幾年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整體要求,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房企的降負債之路都已經刻不容緩。按照恆大規劃,未來三年將實現負債大幅降低,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而根據許家印在現場算的賬,該目標的實現並不困難:“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

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阿倫讀年報第七彈】許家印為恆大制定“瘦身”三部曲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事實上,房企降負債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增厚淨利潤。恆大若每年降低1500億負債,不僅大幅降低槓桿,還將減少一百多億的資金成本,相當於每年在淨利潤上增加一百多億元

在阿倫的印象裡,降負債早就不是個新鮮話題了,幾乎各家房企都在關注自家的負債問題,但是把降負債作為戰略轉型的核心,恐怕恆大是頭一家。

許家印操刀,到底用意何在?高增長意味著土地儲備的變現為淨利潤;控規模意味著土地持有成本變換成了現金流,這不就是降負債的雙引擎,最終護航恆大抵達穩健的前方。

此外,恆大常年鍛煉出來的體魄和意志力也是其“瘦身”成功的關鍵:極強的銷售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團隊執行力。面對市場的多重挑戰,未來成功“瘦身”的恆大,更能健康面對。

阿倫瞭解到,當前許家印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能源汽車上,並寄希望於恆大新能源汽車業務,在3~5年時間裡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結合恆大現有土地儲備的去化週期是4.5年,或許恆大在未來要轉換賽道也未可知。以上純屬個人猜測,看到今天輕裝上任、儒雅淡笑的許教授和正在“瘦身”的恆大,阿倫想到一句蘇軾的一句詞: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我是阿倫

地產圈老司機

2007年成為記者

發佈文章6000餘篇

累計字數超800萬字

2016年創立阿倫侃房

2017年成立阿倫工作室

現已入駐13家主流媒體平臺

【阿倫讀年報第七彈】許家印為恆大制定“瘦身”三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