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的原油現貨可低致3美元/桶?

水之銀63736942


國際原油價格有望在20美元見底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希望美國工人可在4月12日復活節前全面復工,以減低疫情對美國經濟帶來的損害;但鑑於當地疫情仍在擴散,加上其醫療顧問警告如過早全面復工,因疫情而失救的美國人可能高達10至20萬。

過去週日(29日),特朗普決定在4月底前也不會全面復工;這個決定,意味美國的經濟活動到4月底前也不會回覆正常,這對美國整體經濟以至油價也可視為不利,解釋了紐約期油價格週一晚(30日)一度跌穿20美元的主因。不過在油市場,昨晚出現了一項有趣的小插曲很值得我們關注。

昨晚,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兩人同意進一步討論如何穩定油價。明顯,油價已跌至一個水平使美國頁岩石油商也難於生存,因而使特朗普也有壓力要找俄羅斯穩定油價。

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不願減產支撐油價,是因為面對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近停頓,用油大幅減少,在這時刻就是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願意大幅減產,相信對支撐油價的幫助也不大,倒不如趁現今機會大舉增產推低油價,逼美國加入與油組及俄羅斯行列,一起制訂日後油價秩序。

油價往後變化將取決於美國的取態,要美國加入油組及俄羅斯制訂油價對美國而言是有一定困難,因為美國國內有壠斷法,如美國加入制訂油價,難免會使人質疑其所擁有的雙重標準。不過,從特朗普致電與普京的舉動中,似乎特朗普加入穩定油價的機會不小;如一旦成事,提防紐約期油價格將由現時約20﹒72美元水平大幅反彈。就讓我們密切留意美國取向。 

當然,石油作為眾商品之首,假如油價一旦回升,可想象其他商品價格也會水漲船高,這對商品貨幣,當中尤以加元的推升幫助最大。另外,市場現時的一個最大憂慮,是油價跌使美國頁岩商有機會倒閉,從而對整個美國金融市場帶來衝擊。但如油價回升,這樣這個憂慮便可一掃而空,這對整體美股也可視之為利好因素。所以,油市場的發展不單影響油價,還影響其他金融環節。





學霸怎麼練成


確實,美國部分地區的現貨價格已經跌至個位數,而且部分地區的現貨價格會出現負的價格,也就是說在美國部分地區出現負氣價之後,還會出現負油價!何止3美元/桶,未來還會跌破0美元/桶!


注意下面這張圖片的標題,“原油價格——奔向0美元的比賽”!


現貨價格為什麼這麼低?


(1)石油需求急劇下降


現貨價格低的主要原因是,現在很多煉廠、擁有儲罐的管道公司都宣稱不要原油了。煉廠自己練出來的成品油都賣不出去,所以它就要求上游採油的公司停止供應。儲罐滿了以後,擁有儲罐的管道公司自然也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正如下面這條新聞中指出的那樣,有管道公司的運營商要求得州的一些石油公司停止生產。


“由於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之間持續的價格戰加劇了全球供應,而這場流行病卻大幅削減了全球需求,因此擁有已經滿了的儲油罐的輸油管道運營商正要求得州一些石油公司停止生產。”




(2)低價、甚至負油價的情況主要發生在產油多而又缺乏充足外輸容量的地區


北部的巴肯區塊、西南部的二疊紀區塊的部分內陸(landlocked)地區都可能發生這種情況。而之所以出現負油價,是因為關井再重新開採的成本較高,在經過計算後,有些企業會認為與其關井,不如短期內自己花錢讓別人把油運走,於是就產生了負油價。




(3)下游用戶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加重了現貨價格的下跌。


在原油價格下跌時,下游的煉廠更不急於出手買油。能買到後面的便宜油,為什麼非要買現在的貴的油呢,這種心理讓原油現貨價格跌得尤其狠。


總之,2020年是一個活久見的年份,各種超預期的事情都發生了。不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麼超預期的事情等著我們。


美天然氣觀察


關於本次油價崩盤的原因,簡而言之,就是供大於求。

供需兩端的雙重利空因素疊加,導致油價暴跌:受新冠病毒疫情及世界各國防控措施影響,需求大幅降低;OPEC+談判破裂,俄羅斯無意減產,沙特以牙還牙、宣佈降價增產,全面發起價格戰,供給預期大幅提高。其中,疫情導致需求銳減是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

需求面

從需求面看,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擴張,歐洲和北美的疫情已呈爆發增長的態勢,歐洲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8萬例,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2萬例,各國政府陸續採取封城政策,保守估計全球有近25%人口(絕大多數是經濟發達地區人口)處於隔離狀態,雖然中日韓等地區新增病例大幅減少,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航班停飛、企業停工、工業停產,全球經濟生產活動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中國原油需求大致約1350萬桶/日,在第一季度,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需求下跌了約200萬桶/日,大約相當於15%的需求,如果簡單按比例折算,全球原油需求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像Fatih Birol推測的那樣下降15-20%是大概率事件,全球原油需求將銳減1500-2000萬桶/日。如此大的需求減少是史無前例的,作為邊際效應明顯的大宗商品市場,20%的需求下降,足以讓市場跌穿。

供給面

從供給面看,原油產能其實一直是充足的。這也是為什麼,2016年油價大跌後,以沙特為首的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石油出口國需要組成維也納聯盟來協議減產、維持油價。在疫情對需求巨大的影響面前,OPEC+的減產努力顯得微不足道,沙特的價格戰也只能算是搶頭條的次要因素。

OPEC+各國原油產能約4300萬桶/日,減產目標約170萬桶/日,在2020年1月,OPEC+產能大概維持在4100萬桶/日。換句話說,若停止減產,OPEC+有能力讓原油產量在短時間內提高約200萬桶/日,如果按各國峰值的產能計算,產能增加甚至可能達到400萬桶/日。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全球需求銳減1500-2000萬桶/日,OPEC+就算達成減產協議也是徒勞,200-400萬桶/日的減產完全無法讓供需迴歸平衡。

庫存

如果需求銳減,供應激增,那多產的油要去到哪裡呢?答案是庫存。

各原油生產國、消費國,包括終端用戶煉廠等在內,都會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來儲存原油,OECD等發達國家通常會有60天左右的石油儲備來應急。當油價低的時候,就用庫存來囤貨。

據諮詢機構埃信華邁(IHS Markit)估計,至3月20日,目前全球尚未使用的庫存容量可能有16億桶,包括陸基儲罐13億桶和浮艙3億桶(大型油輪臨時用來儲油)。其中,美國工業部門儲能3.13億桶、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約7700萬桶、OECD國家(不含美國)約2.1億桶,OPEC和俄羅斯自己可以儲存3.5億桶,加勒比、新加坡等現貨交割中心可能還有約7100萬桶的富餘儲能。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至3月13日,美國原油庫存已連續8周攀升,但尚未達到5年以來的高點。理想情況下,全球有足夠的庫存來儲存過剩的原油產出,但如果浮艙船租或陸基儲罐成本上升,全球可利用儲能的情況還未可知,將在未來2-3月面臨巨大的挑戰,庫存的實際瓶頸可能是油價觸底的信號——就算價格再降,原油也無處可去了。

小結

綜合需求、供給及庫存情況,不難看出,此次原油暴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新冠病毒疫情及經濟活動停擺對原油需求的影響,過量的供給將在短期內帶來庫存攀升。埃邁華信副董事長丹尼爾·耶金博士日前發出的警告:石油過剩的海嘯已經來臨。如果各利益相關方不採取措施,過剩的原油將衝擊整個產業鏈,對依賴石油收入的發展中國家、美國頁岩油氣產業等造成巨大傷害。

近期可以關注焦點有:1)全球尤其是歐美地區疫情發展及防控情況,G20集團首腦電話會晤已釋放積極信號;2)美國、OECD等原油庫存增長情況;3)油輪/浮艙船租價格;4)Brent/WTI期貨合約遠期曲線結構;5)6月初OPEC+會議結果。

個人判斷:因為沙特宣佈的調價時間是從4月開始,預計週一開市油價將繼續下跌,Brent將跌至20-25美元,WTI將跌至17-20美元。如果全球疫情在6月末前得到控制,全球有序復工復產且考慮OPEC+重新開始減產,預計第3季度期貨合約將回到30美元水平,到年末恢復至40美元左右;若全球疫情的影響延續到第3季度,油價下跌將持續到下半年,不排除跌破10美元的可能性。


支付平臺快訊


美原油存儲1年的費用是每桶3美元


股道船長


那都是劣質的,不好提煉,現在還有倒貼的呢


小壞壞我來啦


現實是不可能的,現在出口原油的石油公司都在虧錢,任何東西都有個成本。期貨是可以隨便出價的,錢多任性呀。


我笑看風雲過


那你的意思,桶3塊錢,油不要錢?沒有人會虧本做生意,油採上來不要成本?所以不可能會到3塊錢一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