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李玫瑾曾讲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学业成绩是人的成长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体。性格和身体是学业成绩的两个支点。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钟南山相信大家都认识吧,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

他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他传承下来的家教更值得我们学习,网上有一个钟老和孙子的对话,让我感受到了小孙子生活在一个多么优秀的家教环境中。

“爷爷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应该是钟老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表明了钟老的谦虚态度。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小孙子:“爷爷我在报纸上看到您了。”

钟老:“噢,是吗?”

小孙子:“爷爷,我在电视上看到您了。”

钟老:“噢,你还真认得人了啊。”语言中带着幽默。

小孙子:“爷爷,你真棒。”小孙子竖起大拇指。

钟老:“爷爷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这是一则名为《平凡又不平凡的对话》

评论中好多网友都在说“短短几句话,说的我都想哭了。”

是啊,简单的几句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的珍贵。

钟老谦卑的态度让我们敬佩,四五岁样子的小孙子,也处处显得格外的有礼,对爷爷的称呼都是“您”。对于一个刚刚懵懂的孩子来说,体现出了优秀的家庭教育。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现在优越的家庭背后不见得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但是好的家庭教育背后必定呈现出一个好家庭。

从爷爷到孙子,三代人的家教传承,让我们想到了“原生家庭”对后代的影响,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真的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

很多人在生活中,当说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脾气秉性时,都会说“我们家上一辈都是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受上一辈人的影响。”从而看孩子的好行为离不开“原生”。“教养”体现在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上。言行举止都体现着一个人是否有“教养”。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发展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的,但是有一个好习惯,绝对是你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现在网上有很多网友在调侃着家庭中的“六小龄童”。有“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娃也在其中啊?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导致了家庭矛盾的爆发。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及从生活中获得的信念与习惯形成。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既然人的习惯影响着人的一生,那家长就不能忽视对孩子好性格行为的培养,在小时候孩子的性格塑造性很强,好习惯也比较好养成,所以家长需要作出努力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第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我们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习惯,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玩具自己整理,光盘行为,规律的作息习惯等等。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第二,父母要做好孩子正确的榜样

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所以“言传身教”的作用必须无时无刻发扬光大。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然“老师”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

比如:家中习惯边吃饭边看手机,孩子也会学着边吃饭边看电视;家长习惯随手扔垃圾,孩子也就没有了垃圾入桶的习惯。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第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多大在家长眼里都是小孩子,什么都是还小做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事情都被家长包揽了。其实家长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孩子自理能力下降,没有独立性。

家长在孩子有了一定能力的时候,有些事情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学着做,这样才能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好习惯和坏习惯一样都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好习惯会成为孩子成才的必备基石;坏习惯会毁了一个天才的一生。

这些只靠家长的一己之力似乎是很难完成的,这时家长就可以利用一些绘本,让孩子从绘本中懂得如何什么是自己需要改正的,以及需要做到的。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孩子看绘本时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将自己带入到绘本中的角色之中,这也正是孩子为什么看绘本学东西快的原因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2-8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准备一些认知类、行为习惯类、情绪处理、入园小故事类的绘本,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儿童情商培养绘本》,一套共有30册,绘本包含《行为管理和性格培养绘本》(10册)《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安全早知道》(10册)。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这套书分别从安全,情商,行为三大主题,分别运用不同的故事传达出不同的好习惯建立。比如:

《厨房里的火》《妈妈不见了》《切水果的小刀》《好烫的水》《站在椅子上》:《我来帮助你》《我很宽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我很勇敢》《大家的爱心》;《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适合3~6岁的幼儿园小朋友,把握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钟南山:爷孙俩的日常交流就让人感动,话语中透露出“真正的家教”

绘本有奇妙鲜活的图像,生动有味的语句,呈现出万物的美质。通过阅读的乐趣和艺术的美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