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家长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对于孩子来说,收获知识,需要循序渐进,体验“真实感”,唯有减缓步伐,才能真正感受!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武功唯快不破,教育唯慢不误


在宅家期间,当很多家长看到其他孩子异常优异,而自己的孩子却落后不止,心里很着急,有些家长于是给孩子开启2倍速教育:


所有教学视频倍速反复播放,英语单词量翻倍,诗歌一首变两首……孩子在短期高速学习后,学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是,却常常出现记忆混乱不清的情形。


孩子也开始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甚至说出讨厌学习的话。 很多的家长,总想用最快的时间,让孩子掌握最多的知识。反而物极必反。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大多数父母心中根深蒂固。之前,新闻报道过武汉的一位妈妈,被网友评为 “最超前妈妈”,让年仅5岁的儿子,投入12万让他进行17项培优!


在社会大环境逼迫下,孩子肩上的担子愈加繁重,“落后就要挨打”,更是一条四海准则。但,快教育,更需要慢节奏。


放慢节奏,并不是放纵,是针对性的进行前进,而非全盘倾巢而出。


相信我们都见识过那些超速行驶的孩子,从小就是超多的知识储量,让他们早早成为了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其他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但奇怪的现象则是:


这些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在未来的某个阶段,或近或远,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成绩,都会产生断崖式下跌


那么,2倍速教育,会带给孩子哪些伤害?


1、过早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是寻着新鲜一往无前的挑战者。有太多一线教师指出:提前倍速超车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骄傲和懈怠情绪。


2、非主动地限制了孩子的其它能力


两倍速教育,前提条件便是:要比别人学的多,要比别人学的快。而这些,则必须占用孩子本来就所剩不多的时间。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不再是育人,而仅是单纯的知识增量。


3、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因为我学过,所以我感觉我已经掌握了,那么我目前认为可以不用认真听讲了。”是大部分这类孩子的普遍心态。


所以每一位家长要做到:与其让孩子似懂非懂,不管不顾向前冲,不如放慢节奏,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努力变得优秀!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你需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每一个孩子,都是粒小种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强烈的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规律。想要他茁壮成长,并不是依靠外力,一蹴而就成为根基松散,摇摇欲坠的大树。

不得不说,确实有些孩子在早期便已展现出惊人才华。古有仲永5岁指物作诗,王勃6岁能文,骆宾王七岁咏鹅。现今,各类神童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优秀的个案亦不是每一个人的共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燃点,他们每一个人内心都住着一只充满力量的野生的小兽。他们小心翼翼试探着路,他们有自己适合的节奏。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勿让你的焦虑影响孩子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估计很多家长都心有同感。父母适度的焦虑,是孩子前进的推动力,但过度的焦虑,却会让你与孩子同步深渊。


电影《天才少女》里,女主小Mary的母亲,出生于一个数学家族,是一位伟大的天才数学家。但她托付给弟弟的临终遗愿,竟然是要等她的母亲离世后,再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宣之于众。


而她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恨极了母亲对她从小的高标准严苛教育,她怨恨母亲对数学的执着与焦虑,让她过了段没有童年的童年。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人的一生,就像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的交替,在不同的阶段做该做的事。


那么,该如何避免过度焦虑?


1、端正自己心态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大多数家庭都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家长把自己没有达成的梦想,强加给了自己的下一代,并觉得孩子有义务去帮自己完成未尽的梦想。”


希望家长能认识到:孩子不是父母梦想的延伸与践行者,过度的期望与压力往往欲速则不达。


2、从实际出发

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应该找到他们的节奏,并配合以共同的步调。过分的干预,只会带来畸形的成长。


3、相信孩子

父母相信孩子,对孩子自我价值的支持,可以使孩子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自我调整。而那些能认识到自己价值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改变。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往往是练习时间最久的那个人。


如孩子相信你般相信他,再加以正确引导,他终会成为你所相信的样子。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

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当一颗星星。


接受孩子的平凡,允许他的不完美,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教育孩子是父母必经的人生历程,也是每个孩子的成长体验。


允许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