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3月31日,统计局公布PMI数据显示,PMI指数3月在2月基础上环比回升,单看回升速度已恢复疫情前水平。但统计局相关人士答记者问:表示单月PMI并不能说经济恢复。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市场可以说空欢喜一场,今日市场高开低走,虽然没跌,但也不尽如意。


疫情还在继续,世界依然前行。三个月前中美签订的一份协议明日生效。这意味着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大门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金融业,大洗牌来了


01月15日,ZM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其中特别提到关于金融开放的实质性问题。第一阶段协议包括购买400亿美元金融服务。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1月16日,央行关于第一阶段协议金融服务的说明中特意对此做出说明。对我们需要做到的,美国需要做到的,双方需要共同做到的责任做了详细说明


根据协议,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取消在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的外资股占比,这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即将迎来全面的挑战。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协议文本


这意味着,一直靠牌照躺着赚钱的中国金融机构,将迎来一轮大洗牌。


尽管协议关于金融部分的服务,基本是我们最近两年逐步开放的实践和总结,但金融服务的全面开放,对市场的冲击依然是格局洗牌。


总结一句话,除了银行领域,其他包含期货、保险、基金、证券等在内的金融服务领域全部对外开放。金融市场格局将进入新阶段


4月1日起,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将要登录中国,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新、旧背景交织


说起开放,我们1978年进行第一次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WTO进入第二轮开放。2008年,金融危机让我们继续全方位开放步伐放缓。


2008年起,我们对外开放步伐就已有所放缓。美国脱实向虚的恶果,让部分人担心我们会走上其老路,但也有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必经之路。


从这一年起,中国市场进入一个相对迷茫的阶段,激进与保守并存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08年之后,我们在资本市场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限制与开放同存。


国有企业改革放缓,限制资本流入楼市,资本项目开放门槛提高等等;


广义货币增速却一路高涨,各种资本寻求各种途径希望进入各行各业。


政策上的僵持,市场的冲动,二者断断续续持续到如今,第三次开放来了。


金融或者说资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坏处,但是金融同样是国之重器。开放是必须的,但同时,也必须警惕南美和东欧全面放开的弊端


当然,金融开放了不等于全面开放,涉及到一些命脉还是会在我们自己手中。


这都算是旧背景,而新背景自然是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主要是中美)金融市场,面对此次金融业变局,会不会对市场有什么新的影响?


疫情之下,协议是否会被推迟,双方金融机构是否会改变计划对市场又是否会造成冲击?新旧背景交织下,金融市场会不会再起波折?


争夺“定价权”


无论是我们同意开放,还是外国资本进入,本质上只有一个目的,争夺定价权。人民币国际化,背后实际上也是定价权之争。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定价权


“价格”是市场经济最关键要素之一,谁掌握“定价权”,谁就是经济活动主导者,甚至主宰者。这也是沙特、俄罗斯和美国谁也不愿妥协的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上各种能源商品(石油、天然气)、大宗商品(铁矿石、有色金属、玉米、大豆)最大消费国,每年要花数万亿人民币在全世界购买,作为买方却没有定价权,这是非常悲哀的。


我们每年赚取的大量外汇,都不能轻易动用,就是因为没有定价权而被绑定。因为没有定价权,每年赚取的外汇相当部分因此回流。


定价权,解释起来有点抽象。我们借用此次原油战争来为大家简单解释下


欧佩克产油区,非欧佩克(俄罗斯、美国)产油区,为什么三方谁也不愿意妥协?


因失败一方将失去原油市场“定价权”,三方都是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都不是什么短视的国家。没谁愿意因当下零头小利失去未来大蛋糕。


这也是当下,谁也不愿意妥协的原因。比如沙特,如果沙特赢得了这场战争。全球原油价格将由沙特定价,到时候即使想调节到120美元/桶,也不是什么难事。


“定价权”与其说是一种价格,不如说是一种标准。是对商品利润的一种争夺


2016年中国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成立,民间很多智囊团、学者欢呼,石油定价权终于要回归中国。未来中国将决定世界原油的价格。


2020年4月1日起,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开放。狼终于来了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无论是从交易量,价格形成机制,还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能力,都未能达到预期。作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


还有稀土,,,这种现状必须改变,因此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近年金融开放一直在逐步开展。与其说是被外部倒逼,不如说是我们在金融服务上,已经做好了外部进入的准备。按相关人士的说法: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做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商品期货的成交量为38.55亿手,排名全球第一;

股票市值约为8.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怎么做强。我们国内130家券商的地位甚至比不上一个摩根大通。大而不强,缺少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的问题。


或许,开放了也不是坏事。说不定为了生存,国内就出那么几个厉害机构呢?


影响


说实话,短期内金融业的洗牌可能我们并看不到,一切均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但是疫情总会过去,国外资本总会进来,疫情脚步可以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我们,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对机构


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金融机构,今夜无眠!这或许是一次洗牌,可以预料,金融业的大整合、大洗牌、大收购即将到来。


过去有了牌照,利润通吃的好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迎接优胜劣汰吧。


对个人


为我们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将会更多,尤其是外资机构会越来越多。


我们可做的选择,我们接触的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但同时,金融的套路也会越来越多,全部是好事?不可能的。


这个过程中,很多小机构会被拍死在沙滩,可能惨遭淘汰。但这是我们要做强金融的必经之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在做大做强的路上,我们任重道远啊...(市场影响还有待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