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色彩鲜艳,意象精致又不失内涵

会是哪位艺术大师的作品?

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一位心理学家的作品

你会不会大吃一惊?

是的,这就是被

美国出版商称为“魂飞魄散”,

美得令人无法释手

的传世奇书

《红书》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红书》位列“世界十大神秘天书”之一,

由荣格手绘插图,

详尽记录梦境、灵魔与精神的追寻历程,

像是一本隐秘而绝美的日记。

但他生前一直将《红书》手稿束之高阁

甚至在他1961年去世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

他的后代仍拒绝出版。

直到2009年9月前,

全世界仅有其家人和学生共20多人看过书稿

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耗时两年努力交涉,

乌尔里希·赫尔尼(荣格的外孙)同意出版此书。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关于《红书》的出版被称为是

近百年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伟大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影响了中国的心理学。

1900年,44岁的弗洛伊德出版《梦的解析》一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建立。这一年,荣格还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风华正茂的25岁青年。两年后,荣格赴巴黎研究心理学。在导师的推荐下,荣格阅读了《梦的解析》全书。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弗洛伊德

1903年,荣格重读《梦的解析》。这一次,他惊喜地发现,自己所做的研究与弗洛伊德著作中的理论有契合之处。例如他在“语词联想”测验中观察到的压抑“机制”,恰好能被弗洛伊德的研究所解释。遇见相似的灵魂令荣格兴奋而坚定地站到了弗洛伊德的阵营。

1906年3月,荣格开始给他的偶像弗洛伊德写信,当时处于被冷落境地的弗洛伊德对荣格的示好格外欣喜,也很欣赏他的才华。两人频繁通信交流,友情持续升温。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中:弗洛伊德,右:荣格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然而两个人的分歧也开始渐渐凸显出来。

弗洛伊德希望找一个可以帮助他拓展思想体系、促进其实际应用的“信徒”;而荣格却希望自己是一个富有独创性的思想家,“无论何种追随关系都令他无所适从”。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两个人对潜意识的看法不同,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一座垃圾场,堆放着人们不承认或者看不见的欲望,只有性欲是人的前进驱动力,人本能地追求快乐。而荣格则认为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容纳了人们压抑的心理内容与遗忘的记忆,而集体潜意识包含了人类的心灵与命运,人可以从中获得远古的智慧。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力。性欲只是人的众多情结之一,最终导向的不是快乐而是人的自我成长。而且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可以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有着原则性分歧。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1090年和1912年间弗洛伊德被荣格气昏2次,说荣格有“弑父情结”。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1913年,因为理论差异和个人恩怨,两个人终于彻底断绝联系,分道扬镳。跟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犹如走入一条死胡同,朋友和同事们背弃了他,他的学说也遭了严厉地批评,他个人精神方面亦出现问题。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1914年时,他辞掉了所有职位,开始了一连串的旅行,并专心的去探讨自己的潜意识。他开始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幻觉。他会在两场咨询的间隙或在晚饭前,留出一小时到两小时的时间,放任自己沉浸于幻觉。他称诱发幻觉的过程为“活跃的想象”,并认为这是一场“与潜意识对质”的个人实验。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红书》就是那时候的作品。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那段岁月:

“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

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那个时期,荣格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那个时期的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他将《黑书》中的部分梦境与幻觉摘出,配上解释与抒情阐述,并将这本书起名为Liber Novus(新书)。由于《新书》封皮是红色,与《黑书》对应,它也被称为

《红书》。正是这时候荣格的艺术天赋开始迸发!

一位心理学家不小心却完成了一部艺术巨著

这是属于荣格内心的传说,疯狂,彻骨

从心理学说史上,《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际上《红书》更是荣格的个人“圣经”,时间横跨1914年到1930年,是荣格自我疗愈的记载,记录了他的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情节暗合了疗愈的进程:起初人失去了他的灵魂,于是主人公像但丁一样游历各界,历经冒险并最终找回自我。全书古色古香,图文并茂,像中世纪的手抄本那样,将超过400页的羊皮纸装订为一个大开本,内部打有针孔以方便描线,用矿物颜料作画,以油墨书写,首写字母为花体,还有装饰性的花边和旁注。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如果只看上面的这些图片,你一定认为这来自哪位手绘大师,其实这都是《红书》里的作品。早在荣格的青年时代,就经常游览巴塞尔的艺术博物馆,尤为喜欢荷尔拜因、勃克林和荷兰画派的作品。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在他学业的最后时光,他醉心于绘画几乎有一年之久,此时的画作有具象主义风格,技法娴熟。而1902到1903年,荣格就在巴黎和伦敦逗留,花大量的时间专注于绘画和参观博物馆。

正是荣格早期的积累让《红书》的内容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红书》共有205页图像,十分工细,美轮美奂,图文对照的方式使人联想起威廉·布莱克。荣格画了曼荼罗、面具、红轮、大蛇、蛙、火神、巨树和其它神秘符号,画中的视觉元素来自巴比伦、埃及、印度、各古老文明以及想象的王国,融合变异了柏拉图主义、诺斯替、炼金术、印度教还有基督教的大量意象,按照荣格的观念,“人是无边世界的映像,由于人的语言并不完备,用图像来讲述灵魂是可行之道。拥有一件事物的图像,我们就拥有了这事物的一半,这世界的图像也就是这世界的一半”

在这种意义上,当今读者捧着这本《红书》,也就拥有了荣格的“一半”。

如果对艺术鉴赏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象被激活,而不管是谁以原始意象的形式说话,势必直指人心。即便对于荣格理论了解不深,《红书》里的“黑暗神秘诗剧”依然诱人。虽然荣格本人不承认《红书》是艺术,但它其实是象征符号的集大成,而且它的视觉效果实在太好,美国出版商初见书稿即“魂飞魄散”,说它“美得令人无法释手”,具有相当的艺术收藏价值。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你有没有也被荣格的手绘惊艳到呢?

有没有感觉艺术家荣格被心理学耽误了呢?

其实,它的问世本身就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竟是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

就是这部荣格生前禁止出版的《红书》

在其去世后深藏在银行23年

后经过长达三年的磋商、交涉、谈判后

方得见天日,公开出版

原色原大,连污渍破损都清晰保留。

除了在书上欣赏心理学大师的作品,也可以将精美的艺术握在手中——

文末链接可以购买《红书》插图手机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