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间江苏镇江的剪辫风波

1911年11月8日镇江和平光复。清末以来,各地商会为维护治安、保护商人利益,出现了合法的武装组织商团。商团在清末与属地警察互相合作,共同维护地方治安。由于商会组织积极支持革命,在各地陆续光复之后,商团就势成为了革命党人倚重的一支地方力量。各地光复之后,政府发布公告劝告国人剪发。公务人员剪去发辫以供示范。剪发运动开始之初一些地方对普通市民并未强制施行,剪发与否尊重个人选择,强制剪发甚至属于侵犯人权,可告官法办。

辛亥年间江苏镇江的剪辫风波

刚刚剪去辫子的小贩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1912年1月2日晚,镇江商团巡逻队在巡逻时已经开了专门的剪发大会,你们许警长说已经发布了剪发的命令,为何抗命不遵。好言劝告后,动手便剪去了两名巡警的发辫,当时两巡警并未反抗。然而在商团收队后,两名团员单独走在小巷,突然有一名埋伏的巡警急促吹响警笛,瞬间四周围拢来十余名巡警,将两名商团团员痛殴至重伤。商团负责人乃出面告至当地民政部,并与许警长严正交涉。

3日晚间,又有好事之徒三人在鱼巷一带拦住过往行人,强剪发辫,愤怒的群众找到路过巡逻的革命军官兵要求讨个公道。有周姓军官怕惹出祸端,于是当场拿下其中二人移交警务部门训办。岂知4日上午又有“热心市民”公然在大街上强迫行人剪发,一群愤怒的群众将其扭送到警务公所。许少泉警长正因手下巡警抗拒剪发屡被各界批评而愤懑,见到此人,气不打一处来。命令手下将其痛打手心两百下,并戴上重枷,直到商团上门责问才放人。

由于当时的警察全部沿用清政府原有编制人员,对旧有习俗有天然的依赖性。此后,巡警对于剪发依然颇为抗拒。商团为免矛盾激化,巡逻时见到不守警纪和未剪发的巡警,依旧反好言相劝,巡警则怨声载道。数日后,一名巡警得报称又有人在大街强迫行人剪发,并且误听传言是商团中人张某。该巡警正愁找不到借口,遂偕十余名巡警蹲守在张某必经之小巷。待其走近,一涌而出,诬其为汉奸,掳去随身银洋十四圆四角,银表一只,并以警棍暴击其头部。而张某亦甚为勇武,夺得警棍奋力还击,寡不敌众下逃至礼拜寺巷内。众巡警边追边打,其中巡长竟拔出随身指挥刀猛砍,致张某头面等处均受重伤。幸得商团中人闻声相救,众巡警才匆忙遁去。后商团同僚扶伤者前往民政部报告,并请大夫救治。

第二天早上,商团公议后决定暂停出操,暂停出巡,以免再遭暗害。商会刘会长亦亲至军政府报告请示。众多商会人士和当地士绅集结公议,称1月1日为中华民国首个元旦,又时逢欢迎孙大总统之际,全国均暂停裁判。值此举国欢庆之时,警长许少泉竟然将强迫剪发的犯人重罚重枷,引起公愤。于是组织发起在琴园举行临时议会,许警长亦代表警方到场。议会上,有议员指出许警长擅行重罚属属侵权违法,要求提请表决。许警长当即起身主动辞职。副议长丹徒当众指出,在途强迫剪发侵犯公民自由,许警长违法侵权亦无可解释。至于如何惩处需要民政部长核复。数日之后,镇江军政府发出动议,全体民众一律剪发以免再起风潮,并报请民政部长杨邦彦复核,杨盖章签字准予照办,镇江剪发风波就此平息。

辛亥年间江苏镇江的剪辫风波

一些地区推行了强制剪辫

关于关注浏览本人其它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