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師範學院政法學院肖勇老師:看“網紅”老師打造網絡“金課”

2個年級8個班、390個學生,《西方政治制度》《勞動關係實務》《專業論文寫作》《當代中國政府》4門課程的網絡教學,這是政法學院肖勇老師本學期教學工作量。肖勇老師是政法學院第一週網課教學的明星老師之一,是學生眼中的“網紅”老師。

樂山師範學院政法學院肖勇老師:看“網紅”老師打造網絡“金課”

樂山師範學院政法學院肖勇老師:看“網紅”老師打造網絡“金課”

成立教學組開啟“雲教研”

“《西方政治制度》是2005年的省級精品課程,2015年被評選為省級精品共享課程,有近300課時的視頻教學資料,相對來說課程建設相對成熟。”肖勇老師談到課程準備時說,“其他三門課程要做好‘雲授課’準備,壓力有點大。”

教學組針對“雲課堂”特點,開展集體磨課、研究修改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授課教案等資料。為了使“雲課堂”既能吸引學生又能讓學生感興趣、喜歡學、有收穫,教學組商討研究後在課堂互動中增加了測試環節,精心設計了大量包含各類題型的問題庫,以方便學生隨時進行自我檢測,及時查漏補缺,有效穩固和提升所學知識。

肖勇老師說:“要上好‘雲課堂’,我們還要掌握好2個技術平臺,學會錄製視頻、後期剪輯、平臺建課、直播上課等技術。最開始在上傳題庫上,因為不熟悉平臺,走了很多冤枉路,2月23日是開課的前一天,教學組都還在不斷調試試題以防開課後有題庫不能下載或不能答題的漏洞。想要達到較好的效果,又要使課堂生動、形象、有趣,教學組每週都要針對如何備好課、如何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怎樣提高‘雲課堂’教學質量等開展研討活動。”

兩個平臺聯動提升教學效果

運用直播平臺開展理論部分的在線教學,利用學校在線網絡教學平臺上傳課程視頻、課件、題庫等教學資源,兩個平臺聯動,既讓學生學到理論知識,又對教學狀態進行實時管控,對教學效果進行實時測試,及時蒐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以便能最大化地提升教與學的效果。

為了增加網課教學的生動性、互動性、精緻性,在“雲課堂”互動上,肖勇老師設計了知識搶答、隨機選人答題、課堂小測驗等環節對學生進行隨機抽查、檢驗其對課堂學習情況,並進行現場解答,不僅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點,還進一步拓寬了知識點,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

“有一次,我抽到一個學生回答問題,結果他沒回答。我懷疑他‘溜號’了,隨即把他‘揪’回來上課。”肖老師在談到如何在網絡教學上實現對學生的管控時,笑著說道:“比起傳統課堂教學,因為不是面對面,我無法完全掌控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為了使學生不感到網課枯燥,所以增加了互動環節。相對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就要比傳統課堂模式在理論教學上花的時間稍多一些,所以教學進度就會相對變慢,但這也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課堂反饋來看,學生滿意度很高!所以,教學第一週,我就‘被迫’成為‘網紅’!”

教改探索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優勢互補

我校已經開展網絡教學模式一個月了,肖勇老師有些收穫和感觸。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本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影響所採取的應急措施。但是,如何在以後探索推動“線上”網絡教學與“線下”傳統面授教學相結合,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構建教、學、測試、反思為一體的深度學習場域,來完善教學的環節,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是值得思考的一個課題。“線上”+“線下”不是“線上”與“線下”的簡單機械相加,而是通過課前線上導學、課堂重點難點講解、線上線下深度討論、過程性測試等方式,將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向以“教與學互動”的模式轉變,助推教與學兩個環節相互融合和促進,從而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從1個月的學生反饋來看,學生較認可肖老師的網課教學,出勤率達98%,評價滿意度99.8%。

“以前上公共課很少有學生提問,這次上網課學生願意提問題和參與討論。疫情結束後,我會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實踐,在課堂教學上,我會把“雲課堂”的優點移植到課堂教學,保留網絡教學中的互動環節。”肖勇老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