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鬼才陨落,74岁“江老娘”晚节不保!曾“套路球王”一战成名

提起咽喉糖,怎么能不提金嗓子呢?金灿灿的包装,手持金嗓子对着镜头咧嘴一笑的罗纳尔多,以及浓烈清凉的草药味,都是大家童年鲜活的回忆。关于金嗓子是糖果还是药品,也迷惑了很多人。和很多民族品牌一样,金嗓子也随着岁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今金嗓子再一次出现,竟然是因为金嗓子创始人江佩珍拖欠巨额广告费,被打成“老赖”。

营销鬼才陨落,74岁“江老娘”晚节不保!曾“套路球王”一战成名

昔日火遍大江南北,请得起罗纳尔多做代言人的金嗓子,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的衰败又仅仅是后起之秀的竞争吗?

小学学历,打造出中国糖果业的龙头

江佩珍1946年11月出生于广西平南。13岁时因为母亲早逝,无奈只得辍学,进入柳州市糖果二厂当了一个小学徒。

尽管被迫中断学业,但江佩珍的求学之心却依然恳切。她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了从高小到函授的课程。靠着扎实的技术,不断求学进取的精神,江佩珍18岁就成为了糖果二厂的副厂长。33岁那年,她被任命为厂长,也开启了大刀阔斧,将柳州市的这个小糖果厂,改造成为名噪一时的国民品牌的征程。

营销鬼才陨落,74岁“江老娘”晚节不保!曾“套路球王”一战成名

自此,江佩珍"江老娘"的称号响彻柳州。在柳州方言里,“老娘”指手段了得的女强人。江佩珍行事雷厉风行,尽显狠辣果断的作风。

江佩珍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废除了老企业为之诟病的“大锅饭制度”,将业务与绩效挂钩,一改冗余沉闷的工作作风,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对内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对外江佩珍也积极学习。她组织技术人员前往海外学习先进的糖果生产技术,并引入生产线,生产出了中国第一颗果酱夹心糖,第一块花生巧克力。

1988年,柳州市糖果二厂产值2万吨,产值9700万元,税利破千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如愿成为中国糖果的龙头企业。

金嗓子问世,也埋下祸端

当时假冒伪劣成风,出现了大量造假的小作坊。这让江佩珍意识到拥有一个科技含量高、无法轻易复制的独家秘方,才能一劳永逸,免受冲击。

营销鬼才陨落,74岁“江老娘”晚节不保!曾“套路球王”一战成名

1993年,江佩珍一行人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前沿研发技术。恰逢生物学专家王耀发教授手边有一个慢性咽喉炎的配方,可以制成咽喉糖。在江佩珍高超的谈判技巧下,她顺利拿下配方的专利。

自此,金嗓子喉宝问世,并在短短几年时间拿下国内糖果销售第一。

除了优良的配方,江佩珍也在营销上下足了功夫。不仅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更是“请”了球王罗纳尔多为金嗓子代言。

江佩珍凭借“老娘”作派,让王教授无偿捐赠金嗓子配方,倒是让罗纳尔多栽了一个大跟头。

营销鬼才陨落,74岁“江老娘”晚节不保!曾“套路球王”一战成名

2003年,罗纳尔多到访北京。江佩珍托人邀请罗纳尔多吃饭,在饭局上请他拿着一盒金嗓子拍照录像,便花三十万欧元给打发了。随后便以“球王代言”的名号,在广告和包装中大肆使用罗纳尔多的形象。

2007年,罗纳尔多发现自己“被代言”后,意欲起诉金嗓子。双方各执一词,又是跨国官司,最后不了了之。而后金嗓子将代言人更换为了球星卡卡。

尽管风波不断,2015年金嗓子在香港敲钟上市,公司市值曾一度达到60亿港元。在港交所敲钟的江佩珍一时风头无两。

固步自封,国民老字号信誉全无

江佩珍单单靠着金嗓子一个产品,便制霸国内糖果业多年。但随着市面上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金嗓子却一直在原地踏步,销量逐年惨淡。

营销鬼才陨落,74岁“江老娘”晚节不保!曾“套路球王”一战成名

2016年,金嗓子推出新款草本植物饮料,希望借此重振雄风。事与愿违,与王老吉、加多宝等相比,金嗓子草本饮料推出得太晚,市场已经饱和,完全不具竞争力。

同年,金嗓子在《盖世英雄》、《蒙面唱将猜猜猜》节目投放植物饮料广告,但依旧没有起色。江佩珍以节目收视率惨淡为由,拒绝支付代理商星空华文5100万的广告费。

星空华文一纸诉状将金嗓子告上法庭。经法院判决后,金嗓子却迟迟未能支付款项。经查证,金嗓子公司帐上仅有100万余元,昔日市值超50亿的大企业,如今竟缩水至此。

2019年9月19日,金嗓子食品有限公司被列入失信名单,73岁的江佩珍也被限制消费,打成“老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营销鬼才陨落,74岁“江老娘”晚节不保!曾“套路球王”一战成名

曾经风光一时的广西金嗓子,上了失信“黑名单”,一代女强人因此被打成“老赖”而晚节不保,让人唏嘘不已。

但这一切其实早有端倪。

其实,金嗓子在创新研发方面一直经验有限,连金嗓子的配方都并非独家研发的,多年来对于这一单一产品依赖严重,忽视了新品开发。后续推出的植物饮料也反映出,金嗓子缺乏研发优质新品的能力,也错过了植物饮料发展的节点。

从罗纳尔多代言纠纷可以看出,江佩珍作为商人手段了得,但对于诚信二字,却不甚看重。拖欠巨额广告费,与其说是走投无路之举,更像是江佩珍不甚光明的行商手段,结下的恶果。

江佩珍早年凭借“江老娘”创出了一番天地成为营销鬼才,最后也因为“江老娘”的霸道,毁掉了一生的心血。

时也命也?不如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