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偵察兵、巡邏兵,練就火眼金睛拒絕病毒進社區

疫情防控的偵察兵、巡邏兵,練就火眼金睛拒絕病毒進社區

陳德健正在為進入小區的人員測量體溫。通訊員供圖

廣州市海珠區昌崗街道協管隊組長陳德健將自己稱為疫情防控的偵查兵。他不斷地和自己強調信息的重要性,說“我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否則,最後關閘將會潰敗。”

每天一大早,陳德健便來到曉園北路口負責檢查、詢問、測溫工作。他要對路過的每個人測溫登記,動態監測流動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去向。為了能夠儘快、盡細、盡準的摸清進入人員信息,他每天拿著筆詳詳細細記錄每個人的來龍去脈,用“抽絲剝繭”,摸清“敵”情,將“敵人”扼殺在關閘口,絕對不能讓“病毒”帶進社區。

沒有精良的防護設備,沒有專業高深的醫學知識,但日升月落時,萬家燈火時,當大家“宅家”陪老婆孩子的時候,他經常堅守一線,認真排查,經常加班到深夜十一二點。一個為居民築起牢固防護網的衛士到了家裡露出了溫情的一面。

經常地,他回到家裡,3個月的寶寶早已經入眠。為了不打擾老婆孩子休息,他就一個人也沒洗澡就在大廳裡睡覺了。他低下頭地說“我已經一個多月不敢抱自己的寶寶了,春節到現在也很少陪家人,我想在疫情結束後好好陪陪家人”。

疫情防控的侦察兵、巡逻兵,练就火眼金睛拒绝病毒进社区

陳新輝在12個檢查點之間來回巡邏,確保守住卡點。通訊員供圖

陳新輝是廣州海珠區昌崗街道協管隊的副隊長,亦是一名中共黨員和退役軍人。自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昌崗街遍地留下了他巡邏的足印。他又被稱為疫情防控的巡邏兵。

隨著疫情發展,堅決封住社區,守住卡點,進出嚴格審查,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已是疫情防控工作重要一環。對此,他們在巡邏期間,主動向卡點輪流值守的同志宣傳疫情形勢,宣講防控有關要求,督促值班人員紮實做好輪崗對接,嚴查進出人員及車輛,封閉管理做到“一問二測三提醒四登記五報告”,確保街道班子領導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昌崗街道南片區面積大,戶數多,防控力度極其大,總共有12個檢查點,共9000餘戶。陳新輝每天晚上定時定點在這12個卡點,採取交叉等方式進行巡邏督導,掌握人員值守情況,瞭解進出人員的動態。

這些在疫情防控中擔當不同角色的“特種兵”用每一個腳印、每一次詢問和檢查,為社區居民築起堅固的防護網。

採寫:南都記者 代國輝 通訊員 彭志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