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人生》:故乡才是那个永远对你不离不弃的恋人

故乡是我们生长的根,见证着我们的欢乐和悲伤,不管你怎样对她,她都像个不离不弃的恋人,像个温润的长者那样守着你。

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

故乡就是那个你曾经无数次想逃离,她却永远站在你身后,给你心理慰藉的人。

《人生》中,高加林无数次的想逃离农村,他瞧不起农民的身份。在他教师的身份被村领导的儿子顶替之后,他不得不去当个农民。他不甘心,从心理无法接受自己成为农民的事实,一直想逃离出去。

他当兵的二爸转业回来成了县里的劳动局长,他也借着这股风,成了县里的宣传干事。

人有点才华,再加上外界的吹捧,就容易飘。

高加林果不其然就飘起来了。他抛弃了村里的恋爱对象巧珍,转而和有文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好上了。

命运总是那么喜欢捉弄人,高加林被举报是因为走后门才获得了现在的工作。最后被发配到农村老家,又成了农民。

此刻的他,万念俱灰,本以为会遭到村里人的嘲笑和指责。但是,得到的更多的是宽慰和原谅。他曾经抛弃的巧珍还向村领导求情,希望高加林能继续教书。

重读《人生》:故乡才是那个永远对你不离不弃的恋人

此时的高加林终于明白了这片他曾经想逃离的地方,他曾经厌恶过的土地,是何其的包容,他曾经瞧不上的这些农民,胸怀是多么的宽广。

书中这样写道:他两只手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故乡在高加林万念俱灰地时候,轻轻地把他揽在怀里,给了他安慰和力量。

故乡像是一位忠贞的恋人,不管你怎样对她,她都默默地站在你身后,总是在你呼唤时,守侯在你左右,给你支持和安慰,温暖着你那颗破碎的心。

就像歌词里唱到的那样:“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故乡,你总为我独自守候沉默等待。”

她是那个润物无声的长者

看着高加林,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曾经的我,牟足了劲想逃离那个生我养我教育我的地方。

年轻的我,一心想走出去看看,似乎外面的一切都是好的。

我记得我高中时候的梦想就是,考外省的大学。最后,我也如愿的去了外省读大学。毕业之后,也顺利地在外地工作。

尤其在工作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家乡的那片土地对我的滋养,尤其是性格深受影响。

现在,我常常会想起那片土地,我曾经上学时无数次走过的那条小路,那尽情开在小路两旁的野花,还有那滚滚的麦浪。

重读《人生》:故乡才是那个永远对你不离不弃的恋人

每次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的心理很轻松,很满足。这些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并不经常回老家。但是,只要回去,我就喜欢去找找那条我曾经走过的小路,庆幸的是村里的水泥路绕过了那条小路,那里我能听到儿时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嬉闹声。

我看着铺满厚厚杂草的土路,看着那些我还认识的植物,看着荠菜,紫丁花,不知名的小白花竞相开放的样子,我觉得异常的满足。

或许就像《天下无贼》的作者赵本夫说的那样,“太多的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不过是抹去一身的土气,而又有太多的人居于高楼却喜欢自然的气息”。

我父母并不理解我的这种“矫情”,这大概是走出去之后,才能体会到的那种眷恋,回归,和满足。

陕西籍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作品里写道:你生在哪儿就决定了你。故乡就是你的血地、流血的那个地方。我一旦离开了农村,到了西安,或者到了北京,到了上海,回头看我这个老家,它感觉不一样了。

生在哪儿,就决定了你。所以我的模样便这样,我的脾性便这样。

重读《人生》:故乡才是那个永远对你不离不弃的恋人

他曾坦言写秦岭是自己的宿命,他说:我就是这秦岭山的人,注定一辈子写山。

正是陕西这片广袤的黄土地,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他开拓了一个丰饶、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作世界。

这便是土地对一个人的滋养吧。

故乡是精神的原乡

获得儿童文学最高奖项——国际安徒生奖的江苏盐城作家曹文轩,他的故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

在多次采访中,他难舍故乡情结:”盐城这块土地或许还是不肥沃的,是贫瘠的,但她却是生动的、丰富的。虽然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但恋乡情结是永远无法割舍的。”

他的字里行间总是难舍家乡风物,“我家住在家门前一条大河的河边上,庄上人家也都沿着河边住”。

还有另一位江苏苏州籍作家范小青,尽管常居南京,但苏州仍是她笔下永远的标签。

她说:“苏州是我的家乡,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推开门窗,她就是我的街景,不开门窗,她是我心底的涟漪,睁开眼睛,我看见她的远山近水,闭上眼睛,她就是我永远的念想”。

重读《人生》:故乡才是那个永远对你不离不弃的恋人

故乡是人一生都抹不去的标签,也是人永远的念想。

故乡是一条永远系在心头的线,无论你飞多远,你都无法割舍这份联系。

每一个作家背后都有一个故乡,这个故乡是他们创作的源泉,是他们思想的内涵,是他们精神的原乡。


故乡,是我们走出去的地方,也是我们归来方向,是开始,也是归宿。愿你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愿你历经千帆,仍是赤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