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鉢-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在景德鎮,過手七十二行行皆有本經。每一步都有自己能否制勝的關鍵秘訣。千百年來,應先這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鎮陶瓷匠人。而在瓷器燒窯時,我們常常會看到窯工們燒瓷時將瓷坯放入一個個大小均勻的缽中,最後覆面。層層碼放放在窯中。但殊不知,這缽是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今天小編就帶您去看看這匣缽的秘密。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什麼是陶瓷匣缽?

陶瓷匣缽是燒製陶瓷的窯具之一,俗稱"籠盔"。 主要是在燒製陶瓷器過程中,為防止氣體及有害物質對坯體、釉面的破壞及汙損,用來保護瓷素胎的容器,將陶瓷器和坯體放置在製成的容器中焙燒,這種容器即稱匣缽,亦稱匣子。一般是在柴燒或者是煤燒的時候使用,陶瓷燒成與否與匣缽有密切關係。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陶瓷坯成型後不能直接經火燃燒,否則會因煙塵而變色,必須裝入匣缽才能入窯點火。匣缽以耐火材料製造製成,一般為圓筒形或者鍋底形。高溫荷重軟化溫度應比坯體燒成溫度高,且要求耐急冷急熱性好,使用壽命長。約始用於隋,唐至宋早期多為漏斗形匣缽,宋中期後出現桶形匣缽。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匣缽在陶瓷燒製中主要有保護作用。坯體裝入匣缽,同型號的匣缽重疊摞放,可提高裝窯的密度和窯爐的利用率。其次,避免陶瓷釉燒製品與火焰直接接觸,受到煤煙及煤灰的汙染,使產品釉色發烏和釉面落渣,造成火刺(釉面呈粗糙的黃褐色)、灰渣等缺陷。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匣缽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

首先有相當高的耐火度和耐高溫強度,保證在高溫下不變形、不開裂。其耐火溫度一般要求比產品的燒成溫度高300℃以上。所以匣缽還要求在高溫中收縮性很小,以保證高溫下產品的穩固性。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其次是熱穩定性(抗熱震性)好,以保證匣缽在反覆急冷急熱的溫度變化下不破裂,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還有導熱性能好,有一定的氣體滲透性,以保證高溫下的熱量和氣氛迅速傳到產品上。此外還要有合理的形狀和尺寸,以便獲得最大的容積利用率,並使裝坯、裝窯等操作方便,疊摞牢固。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匣缽在使用時,裡邊和口部要刷上一層耐火塗料,以防止高溫下相互黏結。同時匣缽外底部的中心部位要刷上一層特製塗料,防止底部落渣。此外,釉坯放入匣缽後,還要注意掃淨匣缽上的灰塵,作用也是預防產品落渣。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使用匣缽燒製陶瓷器的歷史

使用匣缽燒製陶瓷器,不僅可提高裝燒量、製品不致粘結、提高成品率,而且匣缽還具有一定的導熱性和熱穩定性,可保證陶瓷質量。匣缽的形狀,依器物形狀而異。我國龍山文化時期燒製的蛋殼黑陶,已經使用專門的匣缽。在山東省諸城市楊家子遺址曾採集過兩件燒製龍山文化蛋殼陶的匣缽,這是所知最早的匣缽。後世發現的匣缽,以盛裝瓷器為主,隋代湘窯已有發現。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清代督陶官唐英《陶冶圖說》中記載:"瓷坯入窯最宜潔淨,一沾泥渣便成斑駁,因窯風火氣衝突易於傷坯,此坯胎之所必用匣缽套裝也"。這說明匣缽有保護坯胎,提高瓷件外觀質量,是充分利用窯室,高空裝燒製品的重要工具。直至民國時,景德鎮的制匣業共分大器制匣、小器制匣兩個行業。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傳統匣缽製作

匣缽是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窯具之一,製作匣缽的主要原料是要有幾種高溫耐火材料配製而成(耐火材料有,剛玉莫來石、氧化鋁等。),配料不當會產生耐火度不夠,匣缽軟化、站立不住、發生倒塌。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匣缽按用途可分大器匣缽和小器匣缽兩種。前者較小,用於大件瓷坯,後者較大,用於裝小件製品。那時制匣所用的原料主要有二,一為樂平產的白土,一為本鎮附近產的子土。制匣原料的加工一般在屋外進行,方法是將白土、子土倒於地面,把其作成薄層重疊堆積狀,再用鐵鍬逐次切取,然後加水捏練,捏練均勻後,即可用於制匣。制好的缽坯尚屬生坯(俗稱土匣),土匣還不能用於裝燒瓷坯,只有將土匣鍍(即焙燒)成響匣(熟匣)後,方可用它裝燒瓷坯。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製作匣壁的過程大致為:先取特製的竹片若干片,用細繩順竹片厚度方向穿過,再將其豎放,並把兩頭合攏圍成圈筒,內側用鐵質圓圈固定,外側用繩綁住。再將匣泥敷於圈筒外壁,敷至一定厚度時,用布蘸水將其外側抹平,然後用鐵片修削整形。整好後,去掉圈筒內側之鐵圈,將圈筒收縮從內面取出,然後抹平內壁並整形。匣壁制好後,將其移至他處稍晾。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製作梗底的過程大致為:先取一直徑等於或稍大於匣壁外徑的特製鐵圈,將匣泥故人圈內,用腳踩匣泥,使匣泥均勻地填滿圈內各部位。然後在中心部位放一團匣泥,並將其拍緊,匣底制好後,稍晾。待匣壁與匣底乾燥適度時,將匣壁緣蘸上匣漿,把它坐於匣底之上,爾後將粘接處修削平整。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傳統手工匣缽何去何從?

景德鎮燒造出無數精美的瓷器,但這些瓷器在燒成過程中卻離不開匣缽的保護,用匣缽裝燒瓷器,不僅能提高成品率,而且匣缽還具有一定的導熱性和熱穩定性,可充分保證陶瓷燒成的質量。正是因為匣缽在景德鎮瓷器生產中的重要性,所以匣缽的製作技藝在景德鎮代代相傳。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景德鎮判斷匣缽的質量有以下幾方面:平整度要好、不能一邊高一邊低、圓度也要一致、厚薄要均勻。現在,以煤氣或天然氣燃料的梭式窯普及了,燒瓷無需匣缽盛裝,匣缽業的興盛也就成了歷史。但是它是景德鎮瓷業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範疇,應恢復它的原有風貌。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大多數瓷生產廠家都採用液化氣或天然氣燒製陶瓷,由於這些燃氣比較純淨,沒有灰粉汙染,所以都採用裸燒。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隨著瓷業生產機械化實施,匣缽也以壓坯式的機器壓匣。但是大件匣缽還是要用手工技藝製作,例如古窯博覽區裡面的鎮窯、老建國裡面的徐家窯等一切用傳統柴燒窯爐,匣缽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窯高達五米多,沒有高超的制匣技藝是很難裝好窯的,甚至還會倒塌。

匣缽-瓷器能否燒成燒精的關鍵因素


所以,匣缽在陶瓷燒製中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也是中國傳統陶瓷文化智慧的結晶,雖然現在很多采用氣燒不需要匣缽,但是許多傳統的煤燒、柴燒陶瓷中,匣缽依舊是陶瓷燒製的重要組成部分。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