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你是怎么做的?

车慈岭王先生


人生短暂,父母在,做儿女的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唠唠嗑,说说话,寻问老人身体情况,需要儿女做些什么?观察老人缺少什么?及时增补,时间允许带老人旅旅游,观观光,走访亲戚朋友,让老人开心快乐!也可以静下心来和老人共同回忆一下先前的往事,增添乐趣;说说今天的幸福和快乐!谈谈今后的打算,预示前景,充满快乐和生机,让老人和自己共享美好生活。

父母故去,就再没机会团聚了,想说的,想听的,想做的都成为了泡影,后悔和惭愧已回不到现实了,又哭又叫又奈如何?所以我在这里奉劝那些父母还在的人要及时尽忠尽孝,免得将来后悔和遗憾。父好不再了,再回去也是空荡,没有了家的感觉。大家读后会怎么想?


曹文广955


婚后离父母住的地方稍远,逢年过节必回,每个月也都尽量回去一趟。妻子性情和善,对老人孝顺有礼,岳丈家族喜欢亲属周末小聚,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父母渐渐年长,在老家身体欠佳心情不顺,妻子主动提出接二老过来,离的近方便照顾,作为儿子我很是感动!短租一阵儿民房后,便让父母上楼居住,我和妻子顶住经济压力按揭贷款又买了一幢楼。现在同在一个小镇,两楼之间徒步不足十分钟路程,想见就见,有事随到。父母虽来自农村,但适应很快。父亲每天去广场锻炼唠嗑,母亲则与三五老太赶大集、逛市场,越来越爱打扮。心情好,病自消。从妻子怀孕到宝贝长大,母亲几乎天天“来访”,有时弄的我们放假都休息不好。但老人毕竟是老人,虽然只来坐聊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或逗逗孙子起身就走,但脸上明显挂着微笑与满足。有时妻子也在我面前小有“抱怨”离的过近,但在老人面前从不“过火”,渐渐“习以为常”,哪天母亲不来,还叼咕两句不太“适应”,担心是不是哪做的不好让妈不高兴了。有了宝贝以后,更能体会做父母之不易,每次母亲“来访”,走时如果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妻子总要给母亲带点回去,母亲总是乐甸甸地拿着。东西不在数量或价钱多少,而是让父母在他们居住的小区倍感“有面”。我也常常独自感怀,此生有此妻是幸,一辈传一辈,愿我与妻年迈时,也能尽享儿孙之福!


山左水右我独行



百善孝为先,这是亘古以来的真理。毋庸置疑的。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都会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一辈一辈的往下传。

我们家是怎么做的呢?结婚后,我和婆婆在一起生活。我们家我老公最小,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我们最小,结完婚以后,没有分家,婆婆就自然的跟着我们,开始的时候,家里穷,一直在县城租房子住,后来做小买卖挣了点钱,就分期付款,买了一套房子。婆婆和我们一起搬到新楼房去住。婆婆是长辈,我们给她住主卧室,老人住主卧,家庭和睦,妻贤子孝,生活会幸福。

婆婆跟我们在一起居住的16年。我们没有红过一次脸。婆媳感情,相处融洽。和婆婆在一起的日子是幸福的,快乐的,也是热闹的。


每到春节的时候,家里所有的成员都聚集在我们家过春节。从腊月二十左右开始,陆续往我们家来,全家25口人,不管是上大学的,还是职位多高的,或者是在老家种地的,进了我这个门里一样的地位。我们家150平米4居室,大大小小10个房间,所以一到春节,你要是来我家串门看看,除了卧室,书房,客厅,南北阳台,和储藏室,哪哪都是人。

男的炒菜,女的包饺子,一边包一边吃,前面的恨不得吃好几和小时了。后面的还没轮上呢?每次最后持的都是我和大嫂。大嫂为人谦和善良,总是留在最后吃。热热闹闹的场面,一直到正月十五,着急工作的,初五六初七八就走了,上大学的十一十二也走了。剩下老家种地的,一直过了十五,他们才不情愿的拿着压岁钱,慢慢悠悠的买上火车票,回老家了。一直到正月十五,他们才一个一个的陆续回家。

婆婆去世已经三年了,想想那时候的时光确实很好。婆婆去世以后,我们每年的春节,都要回大哥家去过。我公说,虽然老人不在了,但是咱们这个大家不能散了,平常忙也就忙了,但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必须回家老家团聚。

村里人都羡慕我们这一家子,和和美美的。不管是兄弟之间,还是亲戚朋友之间不,只要计较,为他人着想,日子就会相处的融洽,亲人之间的感情就会月处越深。


j冬日暖阳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无价的,是最真最诚的,永远呵护着,是爱的港湾……而作儿女的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报答:常常带着家人回去陪陪她们说说话,谈谈心,让父母开心快乐,不要对父母说过激的话,他们年纪大了不要嫌弃他们的穿着,不要嫌弃他们做的饭菜不好吃,不要嫌他们嘴巴啰嗦,不要嫌弃他们走路慢,不要嫌弃他们吃剩饭剩菜,他们是过苦日子过来的,要耐心地讲解并开导他们吃剩饭剩菜的危害,说话声音不能太大,不要吓着他们……总之一定要孝和顺,做一名合格儿女


拽姐dxp


其实孝顺父母,不光要孝,主要是顺。大家一定都还记得这首歌: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常回家看看,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对父母的孝顺,孝顺父母也不一定是给他们买贵重的东西。父母一辈子生活简单,给他们买过于贵重的物品反而让他们不开心。常回家看看,多顺着父母的心意让他们开开心心,幸幸福福的安度晚年!


用户345514882603


像我们现在的80和90的都大多数在外地工作很少陪父母身边,有的一年回一次,有的几年都不回一次,就像我妈说我虽然嫁的很近,确一年只能见一回,感觉我妈说的时候我真的心里百感交集💔。我想父母现在可能是不希望你给他买多好多好的东西吧,陪伴可能也少不了!!孝顺孝顺,你的孝你也的顺,不然父母老了后你后悔都来不及


90后的乔


孝顺父母不光是体现在金钱和物质上的,精神层面上的也是需要关注的,常和父母打打电话聊一下父母认为他们认为有趣开心的事,别总借口我远,我忙,没时间,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但各别老人爱攀比,虚荣心特别强这样的老人只能孝不能顺,如果事事都顺着三观不正的事顺着只会害了父母也害了自己


10幸福的约定


首先打消互相攀比的心理,每家情况都不同。孝,还要看父母对你的期待是什么。

我知道我父母对我的期待,我做好自己,让他们以我为荣。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守候左右。

如果整天给你拍拍背,然后,妈妈,这个月的钱又不够用了。你觉得呢?

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应该让大家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备。各自做好了自己,自然会心理愉悦。而不是期待家人应该对我怎样怎样,也不应该八卦这家孩子怎么这么着了,那家孩子又那么那么着了。搞得老人孩子都不痛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