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机构到一定时候是会自救的

周三早盘指数近乎平开,随后震荡走高,创指、深成指涨幅均超1%。午后指数持续回落,沪指率先翻绿,深成指、创业板随后翻绿。尾盘,指数弱势盘整。截止收盘,沪指报2734.52点,跌0.57%;深成指报9951.84点,跌0.10%;创指报1864.80点,跌0.38%。

今天冲高回落,之前反弹的最高点是出现在上星期五,但是最高的收盘是上星期三,所以说回落已经5天了。那么之后会怎么走?或者会不会突然加速启动?狼帅陈浩认为,现在钱是有的,大家凑凑就够了,差的是一个对美国疫情预期,悲观估计大家要忍一个月,乐观估计也是。 那么一切还在发展之中,作为政策市的A股,宏观上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未来会遭遇什么?财咖特别精选狼帅陈浩最新观点和直播上半场精彩内容,聚焦宏观,锁定大趋势!

陈浩:机构到一定时候是会自救的

陈浩

昨天北上资金净买入,只是北上资金前几天的表演搞垮了A股的预期。盘中抛压较重,现在的问题是股市需要大约1000亿就可以稳住,需要是主力的资金。钱是有的,大家凑凑就够了,差的是一个对美国疫情预期,悲观估计大家要忍一个月,乐观估计也是。

陈浩:机构到一定时候是会自救的

大科技龙头板块和上证指数无关。我不介意这期间芯片股自由落体,这是正确的策略,退回去重来还有命在,关键是关键点位还有自有资金。这要求在指数下行时多少要出些筹码套现,大科技还真不是散户砸的。

机构到一定时候是会自救的!

严肃的说A股现在该怎么办?首先这么长时间,我们已经知道有个一般不会错的,对整个市场中长期的位置和趋势的基本判断——2638点是券商的生死线或者叫大金融,它们是很重仓的。机构不仅是重仓,而且是满仓加杠杆,平均成本是2900点,每年就这么多钱,如果2638点要是打穿了,一堆操盘手今年的奖金也就没了;

不仅如此,因为它是加杠杆的,回撤过大的话,上市公司它就会受自营盘的影响,出现显着的业绩下滑。那么如果券商股出现显著的业绩下滑,又会带动大家去抛售券商股,由此形成更坏的趋势。最后导致因为加杠杆,爆仓了整个的金融体系。所以这个事情会不会发生这个会不会发生?这是不会发生的。到这个点上的话,机构就会自救。中国的市场是机构市,它也是政策市。

我这两天看一个著名专家说,为什么不救市?说你看美国说救就救,美联储直接就进入了债券市场;日本直接就买股票……说中国为什么不救市呢?你问我的观点,我说千万别救,这一次我认为机构是可以自己搞定的,就不要再加杠杆资金救市了,除非央行自己下场直接卖股票,但是这个几乎不可能。

央行如果要救市,一般来说还是再贷款给金融机构。有两种金融机构领这个钱问题不是很大,一个是再贷款给证券公司,还有一个是再贷款给基金公司。因为基金公司它本身是一个法人主体,大部分都是国有背景的金融机构。那么它接受央行的再贷款,在治理上就不会有问题。那么基金公司拿到央行的钱怎么办?就投入自家的基金,那钱给你基金经理了,你要保持原有的仓位比例,你也得买进吗?这样一来就止跌了,非常的简单。

但是我不主张他们这样干,原因是什么?你要知道救市资金很少是赔着钱离场的,而且你要知道救市资金的背后的央行也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好,还有主导各方的管理者非常的强大。也就是说他要想救,说这个点不能再跌了,它一定是不会再跌的。有人就说那怎么2015年就没救下来?2015年最后救下来了,在2638点最后一把指数一路就推上去了。就是说我们只讲一件事儿,能不能封住底线?这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你要注意到在这些资金的主导下,整个的价值投资系根本就没走熊市,2015年哐叽了,但是少数的几只股票就是这些公司联合的重仓股,一路都在向上,一直向上到17年18年,做得风生水起做;然后就形成了一个对价值投资的默认的现在的机构的观点,也就是说做价值投资一年15%就可以了。由此也产生了一大片,专门就是为那一年15%,就是深度挖掘估值没有天花板的股票的这么一系列的操作。

央行还有一个货币工具没有用!

咱们就不说之前的决策依据了,咱们说此刻,疫情过去了之后,不得复苏经济吗?难道复苏经济,不得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吗?货币政策已经基本锁在这儿了,货币政策叫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这个车是翻不过去的。但是货币政策它有两种工具,三种手段。一种工具就是数量型工具,比如说降准。我是不希望它们降准的,因为降准又是增加债务;还有一个是价格型工具,就是降息。但是降息又担心其他方面的问题,因为央行的任务比较多,既要稳CPI又要稳杠杆,然后还要稳汇率,所以它现在很难有非常大的动作。其实还有一件事一直没做,就是扩表。

因为人民币最早的源头是哪?咱们所有人使用的人民币分成两种,一种人民币就是央行直接印的叫基础货币;另外一种人民币是商业银行用信贷制造出的,这个信贷都是附加利息的,利息都是高息。央行印的钱分两种,一种是直接购入资产,就不需要给央行付利息,比如央行不久前去年还是前年还买了一堆黄金、央行到商业银行去收购美元再发行人民币,这种发钞票的方式不需要利息。如果央行再贷款给金融机构,一般是有利息的,但那利息是很低,LPR基准利率其实就是一种再贷款的利率,3%左右。

因此从央行直接流出的基础货币,它的使用成本是最低的,这就是央行需要扩表的原因。你不能总是通过降准,让银行发更多的债务,这样就增大整个经济体的付息的负担。而M2每年增长率只有8%了,利息稍微高一点,就有人就付不起了,就会造成新的破产一族。所以如果央行担当一点,索性就从央行释放出不需要付利息的货币给经济体,这就叫央行扩表,又叫量化宽松。

而美国现在在干这个事情,又搞量化宽松了,就是凭空产生一些大家不需要付利息的美元注入经济体。G20这次不是一个视频电话峰会,然后大致说了一个数,这是一个国际合作,所有全地球的央行主要是前20个发达的国家就一起去印钱。反正传说是一共5万亿美元,中国肯定是领了比较少的一份,但是它也得做。

所以接下来在今年的234季度,我估计央行必须扩表。美国牛市是怎么来的?正确答案是量化宽松牛。

我说的道理,咱们中国的学者有一半不明白,毕竟咱们的央行跟美国的银行机制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你希望有结构性慢牛,它的背后必须有央行结构性扩表。

如果没有这个,牛市还是原先咱们牛市,是一个韭菜牛,走着就疯牛了,到疯牛了搁个韭菜下来,好几年的熊市。所以这次我是非常有信心,这一回央行会有序扩表,由此可能造成A股的大趋势是一个慢牛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