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岑鞏:80後女能人程蓉傾情育桑蠶織出致富路

特約記者 黃燕 陳敏

“剪齊這個頭,不要剪下去,不要傷到樹子,留四五個頭,這樣就可以了。”陽春三月,來到貴州省岑鞏縣天星鄉力元村產業大戶程蓉的桑樹種植基地,只見桑葉青青,微風吹過,送來陣陣清香。程蓉正在桑園裡忙著指導工人給剛移栽不久的桑苗剪枝,動作乾淨利落。

贵州岑巩:80后女能人程蓉倾情育桑蚕织出致富路

程蓉和工人們一起正在給剛移栽不久的桑苗剪枝 陳敏 攝

程蓉是一名80後,別看她個子小,卻是村裡有名的桑蠶產業種植大戶。2019年,天星鄉鼓勵群眾大力發展種桑養蠶產業,程蓉去參加桑蠶技術培訓後,不甘心一輩子在家相夫教子,和家人商量後決定自主創業,這一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於是開啟了她的創業之路。然而,發展產業的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2019年因天氣持續降雨,田地裡積水較多,種植的桑樹損失嚴重。眼看著苦心經營的80餘畝桑樹化成泡影,程蓉也猶豫過是否還要繼續發展桑蠶產業。“當時不甘心這樣放棄,於是就通過網上學習、找人請教,重新把排水溝加強修繕,把損失的桑樹全部進行補栽。”程蓉說,如今在精心管理和苦心經營下,桑樹又長起來了,對這個產業的發展更加有信心了。

贵州岑巩:80后女能人程蓉倾情育桑蚕织出致富路

桑蠶產業週期短、見效快,經過一年的發展,程蓉見識到“蠶寶寶”帶來的收益。於是和丈夫商量後,決定將自家的種植面積擴大到140餘畝,並承包村裡的小蠶共育中心,負責蠶卵孵化,為蠶農提供幼蠶。開春以來,天氣回暖,雨水充足,有利於桑樹生長,看著長勢喜人的桑樹,程蓉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她告訴記者,按照現在的長勢和市場行情,今年將進入豐產期。“今年可能要養三四批蠶,第一批可能養幼蠶有三四百張,今年可能有接近一二十萬的收益。”程蓉告訴記者,因種桑養蠶用工需求比較大,產業發展起來後,每年可帶動1700餘人次在基地務工,截止目前,已支出勞務費用20餘萬元。“我家這灣裡的地方就全部包給程蓉栽桑樹了,一畝地400塊錢租金,我在她家做活路也有80塊錢一天。”力元村村民吳元珍經常到程蓉的蠶桑基地幹活,“在家裡做活路離家近,既照顧了家裡,又賺到了零用錢。”

贵州岑巩:80后女能人程蓉倾情育桑蚕织出致富路

“家裡這些五六十歲的老人家無法外出務工的,一個月來蠶桑基地做十天半個月的活路基本上就有幾百上千元的收入了,家裡的油鹽錢是能解決的。 ”程蓉說。據瞭解,桑樹全身都是寶,它的葉子除了養蠶還可以做成桑茶,程蓉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機,決定今年等到秋蠶結束就開始著手發展桑茶,讓更多的農戶來基地務工,實現產業增效與農戶增收的雙贏。“程蓉是我們村一位優秀的婦女創業帶頭人,她自己發展這片產業後,解決了我們村的勞動就業問題。同時,也對我們村起了個帶頭模範的作用。”說起程蓉,力元村黨支部書記姚登祥豎起了大拇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