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中标的时代,终将要再见了!

“低价中标”这一话题一直成为政府采购圈子讨论的热点。2018年财政部就已发声,将调整低价优先的交易规则研究取消最低价中标的规定,取消综合评分法中价格权重规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优质优价采购。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新闻媒体以及政府采购业界同行,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分析低价中标的危害,“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被描绘成低价中标引起不良后果的写照,虽有夸大之嫌,但也确实从侧面反映出低价中标给政府采购活动各方带来了不利影响。

低价中标的时代,终将要再见了!

01

一,招标采购的初心

对当前正在盛行的招标采购来说,国家、社会、企业对招标采购赋予了诸多管理诉求。


笔者认为,招标模式设计的初心有两点:


一是通过市场竞争建立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称之为“合理定价不依赖于个人能力”;

二是通过规范流程,建立组织体系选择供应商的决策机制,称之为“过程阳光不依赖于个人觉悟”。

前者是结果,后者是过程,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提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导致招标有偏差。随着招标采购的推行,一方面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大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条例》、《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等均对企业招标等设立了很多的规范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也会根据这些要求核查企业的招标采购是否合规。


于是招标采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要过程合规,不关心结果,至于性价比好不好,交付是否能按时完成,是否好用,一概不管。最低价中标之所以成了使用最广泛的方式,就是因为最低价中标是操作最简单、最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方式。

02

第二,低价中标的陷阱


在招标初心中设计的合理最低定价,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直接演变为最低价中标。其背后的逻辑如下:1、就算高价,谁又能证明得到的是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2、在特殊时期,企业面临着各种审计、巡视。如果采用合理定价,需要解释很多,而最低价中标,则简单的多。就算出了质量问题,也可以说整个招标过程是合法、合规的,不用经办人承担责任。3、企业只管招标,不是使用者,不管使用是否合适……


我国目前在招标中采用的低价中标,在客观上已经引发了“劣币逐良币”的负面市场效应。一些坚持品质、可持续发展的供应商由于不走低价策略而无法进入生产企业供应商名单,向生产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而进入的供应商名单的企业由于利润极低、缺乏配合意愿,往往造成交期延迟,没有足够的资源保证质量,最终招标方往往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以低价接单的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这样的经营模式持续不了多久,而且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丧失了从产品开发、工艺创新等方面提升的能力,其发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到头来会发现这是条死胡同。在大型国企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项目经过招投标投入使用,往往还要做2期工程或技改项目。


这里值得查一查,整个项目究竟有多大比例是由于第一期招标缺陷,达不到预期使用要求而返工或重建,最后美其名曰的“技改项目”,这又造成多少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低价中标的时代,终将要再见了!


03

第三,热点案例:校园毒跑道事件对低价中标的拷问


原本为孩子们强身健体,很多校园通过招标采购铺设了塑胶跑道与操场,岂料塑胶跑道投入使用后散发着刺鼻气味,而家长发现孩子流鼻血、咳嗽和皮肤过敏。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塑胶波及江苏、广东、浙江、江西、河南、辽宁、四川、上海、深圳、北京多个省市的学校,称之为“毒跑道”。


家长心急如焚,质疑学校使用了“毒跑道”,而校方则证明这个跑道按正规招标招标采购、跑道指标合格,校方无过错,更有北京平谷区教委副主任张子连在媒体上解释:“个别的小孩火气比较大,容易流鼻血。”


随后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6月播出《谁制造了“毒跑道”》,揭示塑胶跑道原料是保定私人作坊利用废弃的工业橡胶垃圾违法制作的塑胶颗粒,含有重金属及毒化学物质,部分跑道甲苯和二甲苯超标139倍。风向顿转,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对异味、材质不合格跑道,要立刻停止使用。于是又有很多学校开始拆除塑胶跑道,恢复水泥操场。


“毒跑道”事件涉及面广、危害大,发人深省,其中暴露了当前招投标的诸多问题:招标过份追求低价、技术标质量标准流于形式、招标后原材料、施工等环节存在漏洞、验收不严、监管缺位等深层次的问题。请大家记住,一分钱一分货。性能好又安全环保的塑胶跑道价格应该在280元/平方米以上,但实际上的招标价格少于150元的比比皆是,出现问题后又铲除了恢复成水泥地。这一来一回,一个低价中标,且不说对孩子们健康造成的影响,最终浪费了多少成本?


而如果我们不吸取教训,并且在制度与流程层面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后面还会出现更多的毒跑道、毒装修、毒奶粉、毒设备、烂堤坝……中国将劣质产品盛行、豆腐渣工程大行其道!将严重危害我们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

04

第四,关键问题:案例中的跑道到底合格不合格?


看了关于毒跑道的大量报道,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家长认为这个跑道引发了孩子的身体不良,属不合格,而校方往往拿出检测指标,认为这个跑道是合格的。这是一个困扰国人很久的普遍问题,这里必须得到有效澄清:这种跑道指标可能符合国标,但一定质量不合格


其实这个问题和当年的三鹿奶粉本质是一样的,当年的三鹿奶粉也符合国标,但质量不合格。首先需要说明质量的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指的是这个产品或服务本身就有的特性。


如果人为填加了一些非固有特性是无法被检出的,但其他指标符合国标,因为国标只是一个国家的最低生产标准。三鹿奶粉里人为加入了三聚氰胺,因为三聚氰胺不是产品固有特性,所以不在检测项目里,也就无法检出。于是三鹿奶粉符合国标,但不满足要求,所以不合格。下图是三鹿奶粉的供应链质量示意图。


毒跑道与三鹿奶粉一样,但由于其主要原材料废弃的工业橡胶垃圾违法制作的塑胶颗粒,含有重金属及毒化学物质,劣质胶水含有毒有害物质,几个检测项目符合国标要求,但却不符合跑道的固有特性,不满足客户的要求,所以是不合格的产品。

05

第五,招标中的质量保证--全供应链的质量管理


做一次招标活动,一定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方能追求总成本最低。而随着专业化分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已经从组织围墙内,扩展为整个供应链上的质量管理。


一个供应商出现的质量问题,最终会沿供应链传递给使用产品的客户。以检验为主的方式对供应链管理已经很难保证其质量,检验永远都是有局限的,一是检验只是针对已知项目进行检验,二是受到检验方法、仪器及检验手段的限制。关于毒跑道事件的预防,最少要完做5道防线:


低价中标的时代,终将要再见了!

网站地址:www.fzbidding.com客服电话:400-128-96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