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褲溼透,也要把蔬菜一戶戶送上門!青年志願者守護社區陣地

衣褲溼透,也要把蔬菜一戶戶送上門!青年志願者守護社區陣地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月媛

身穿統一的紅色志願者馬甲,幫社區居民義務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領取、發放抗疫物資,拍攝抗擊疫情的抖音節目……連日來,一個個充滿活力的90後,活躍在武漢市青山區石化社區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用一顆顆愛心溫暖了居民,用勤勞與奉獻譜寫出了一曲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青春樂章。

衣裤湿透,也要把蔬菜一户户送上门!青年志愿者守护社区阵地

媒體工作者做抗擊疫情“小喇叭”

“你去雷神山報道,我來石化社區報到;你在一線新聞採訪,我在一線志願保供”,這是楊依玲提交志願者申請時的所寫的一段話。

今年25歲的楊依鈴,是一名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個子瘦小的她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因為身體不適她錯過了參與前線報道的機會,為此她感到有些遺憾。但想到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她萌生了走進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的想法,決定要像全國最美志願者杜誠誠那樣,用聲音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力量。

1月21日,她的身體剛剛恢復就馬上主動請纓,加入到了石化社區“關愛行動”志願者服務隊。她利用自身特長,錄製社區抗擊疫情“小喇叭”音頻,在學雷鋒日錄製志願者抗疫視頻,策劃拍攝抖音視頻……“居民們,疫情期間不要出門,有事請及時與網格員聯繫”……疫情防控期間,她的聲音傳送到小區的每個角落,讓足不出戶的居民瞭解社區疫情防控動態,傳遞著戰勝疫情正能量。

除了參與宣傳工作,她還承擔著網格居民的保供任務,需要每天為居民採買生活物資,生粉、嫩肉粉、高筋麵粉、低筋麵粉、酵母、花生油、菜籽油……面對採購單上花樣繁多的物資名稱,一開始還真是讓本來連排骨、筒子骨都分不清的她犯了難,每一次進超市都不知道要在貨架間來回穿梭多少趟,最多的一天她購買了近四十個“訂單”共百餘種物品。

自參與社區志願服務以來,親友們擔心她的身體扛不住,她總是對他們講:“我的同事從大年三十至今仍堅守崗位,我不能什麼都不做。我是黨員又是一名媒體工作者,必須站到前線。”

衣裤湿透,也要把蔬菜一户户送上门!青年志愿者守护社区阵地

社區“花木蘭” 做志願者把鞋墊磨破了

留一頭短髮,到處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幹起活兒來總是風風火火、乾脆利落,她就是社區志願者隊伍中人人稱讚的“假小子”——朱琴。

在搬運物資、送貨上門等這些“力量活”中,她忙碌的身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為勸導居民安心居家隔離,她每日拿著喇叭來回穿行於社區的大街小巷,向居民宣傳防疫政策和衛生知識。有時碰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就細心解釋、耐心勸導。

志願者工作十分辛苦,但她卻總能夠苦中作樂。“因為工作強度大,有時會感到腿腳痠疼、喉嚨冒煙,甚至鞋墊都被磨破了。”朱琴說,並不想喊苦,這都將成為我青春中最美的回憶。

每天睡覺前,她還會懷著興奮的心情打開手機查看自己一天所走的步數,看看是否又創造了新的紀錄,希望把這一串串數字也銘刻進記憶裡。數日前的一天,寒潮雨水突襲武漢,為了使居民儘快吃到剛運來的“愛心蔬菜”,她毫不猶豫主動請纓加入了運送隊伍,頂著刺骨的寒風、冰涼的雨水從車上往社區居民家轉運物資。擔心居民下樓拿菜會淋到雨,她迅速拎著幾袋十多斤的袋子一層層地爬樓梯,把蔬菜送至一戶戶居民手中。

回到社區辦公室後,她脫下破爛的雨衣,看著已溼透的衣褲,擦了一下臉上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的水滴,開玩笑似地對大家說的說“回家都不用洗澡洗衣服啦!”

衣裤湿透,也要把蔬菜一户户送上门!青年志愿者守护社区阵地

95後瘦弱女孩一次能搬“三箱梨”

母麗君是一位爽朗樂於助人的95後小女孩,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她是石化社區第一個通過“文明武漢”公眾微信號審核的志願者。

疫情防控期間,大家經常需要搬運各種愛心物資,每當這時她總是衝鋒在前、全力以赴。有一次搬愛心梨,別人搬兩箱,她一口氣搬三箱。大家開玩笑的叫她“三箱梨”。她爽朗的說:“三箱不是什麼大問題”。

除了力氣大不怕吃苦外,她還十分有愛心。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居住的樓棟有一位孤寡老人熊婆婆,腿腳有些不方便,走路很困難,於是她就主動出手幫忙,一次次把愛心菜、愛心米、愛心油等物資送到熊婆婆家。有一次社區組織慰問孤寡老人,她一個人提著15斤米、10斤油,還有一大袋子蔬菜,一口氣爬上四樓送到了熊婆婆家。

為了更好地照顧熊婆婆的日常生活,她與熊婆婆結成了幫扶對子,此後她就進一步加強了與熊婆婆的聯繫,時刻關心著婆婆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及時給於力所能及的幫助。面對居民的需要和艱苦的工作,她用瘦弱的身體奉獻著自己的微薄之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巾幗志願者的無私與大愛。

衣裤湿透,也要把蔬菜一户户送上门!青年志愿者守护社区阵地

99後大學生能做“剪刀手”還是“賬房先生”

段逸楓是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建學院的一名本科生,疫情開始之後,他密切關注疫情新聞及社區疫情公示,並積極申請成為了一名社區志願者。談及參加志願活動的理由,他總說:“疫情之下,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唯有團結起來,攜手共進,才能打贏這場疫情保衛戰。”

作為99後的理科男,他工作起來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每天會準時到社區報到,隨後便與其他志願者一起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開始巡查小區、搬卸物資……得知社區成立了新聞小組時,他主動報名參加,勇敢挑起了宣傳重任。為了利用短視頻強化宣傳效果,他查閱相關教程自學剪輯軟件,從最基本的拼接視頻開始摸索,再到插入音軌、視頻轉場、曲線變速、聲音淡化、節奏卡點等步驟,一個個視頻碎片被他變成了一部部生動有趣、情節緊湊的短視頻。

隨著工作的進展,他的手機也從遊戲機變成了攝像機、工作機,屏幕上的圖標也逐漸由五花八門的生活類App變成了一個個的視頻製作類軟件。此後,他便每天為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拍攝視頻、剪輯抖音,發佈美篇,在做好日常宣傳任務的同時,也漸漸成為了一名音視頻編輯小能手。小段不僅是社區視頻“剪刀手”還是“賬房先生”,網格員在為居民代購物資、售賣政府儲備肉、愛心菜時,都喜歡邀請小段一起來算賬,經他核算的數據從沒有出過差錯,充分體現出了一名理科男思維縝密的特點和一絲不苟的辦事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