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縣白河鄉: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在九寨溝縣白河鄉的大地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同心同向同力同步,深耕熱土,幹字當頭、嚴字為基,創造著屬於這片土地的璀璨榮光。近年來,白河鄉廣大黨員幹部及群眾在上級領導的帶領下,著力講好脫貧故事、夯實產業基礎、強化基層組織,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九寨溝縣白河鄉: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增底色 鄉村顏值“靚”起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九寨大地,一場“抓環境就是抓發展、比發展就是比環境”的全域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號角已吹響。

白河鄉全鄉上下幹字當頭,開展轟轟烈烈的綠化、美化、清潔活動,著眼長遠,從細微處入手,從每一個村莊、每一條道路抓起,由量變到質變,讓綠滿鄉村、四季常青成為白河鄉村振興成果的靚麗底色,成為白河發展的深刻底蘊。

黨委政府一聲令下,全鄉7個行政村全民“總動員”,你追我趕、爭先恐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轄區G544線沿線進行規範整治,提升路域環境;巖米家村通村道路沿線、新華村磚瓦窯復墾區實施綠化,動員群眾加快復墾和種植,提升該區域生態形象;建設巖米家村入口標誌建築,結合地域文化,以寨門、微景觀等吸引視線,進一步提升巖米家村對外形象。以涉農整合、東西扶貧等項目為支撐,按照“美麗四川、宜居鄉村”達標指標,對太平村人居環境、村寨風貌、農業產業等進行提升。

同時,該鄉集中清理群眾門前亂堆亂放的物品和垃圾,讓每一戶門前都“清清白白”、乾乾淨淨。綠化工程和美化工程全面鋪開,一幅幅秀美“畫卷”展現著美麗白河的“婀娜多姿”。

九寨溝縣白河鄉: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聚合力 群眾腰包“鼓”起來

黨的十九大將農業農村發展擺上優先位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產業興旺”作為首位要求,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

在九寨溝縣白河鄉太平村二組農田裡,村民劉剛和王國靜正在用農用旋耕機犁地,20餘名村民分成兩隊,撒油菜籽、施肥、蓋土……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太平村兩面環山,除了山腳散佈的小塊平地,種莊稼就等於“靠天吃飯”。如何讓老百姓增收致富,白河鄉決定走鄉村振興之路。把太平村的205畝土地流轉出去,以盤活土地資源,招商引資,通過市場來帶動產業發展,白河鄉成立了幽谷美地旅遊開發公司,通過招商引資與白河生態旅遊開發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太平村農旅產業園區項目,而種植油菜花就是該項目的一期工程。

產業發展了,在家的老百姓還要增加收入。該鄉創新工作方法,開發訂單式扶貧手工產品。由鄉婦聯組織,扶持巖米家村黃永軍等2—3人作為牽頭人,設計具有九寨風光、感恩文化等內容的手工鞋墊、手機套、圍裙等產品,根據規格,向轄區居家婦女等群體分配訂單,積極對接東西扶貧、省內對口幫扶等渠道進行銷售,拓寬特殊群體增收渠道。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九寨溝縣白河鄉將發展產業、培育項目作為農業農村工作和脫貧攻堅的著力點,努力以產業興旺引領鄉村振興,積極推進農村由“輸血”向“造血”、由“等你扶”向“我要富”轉變,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典範工程,為促進鄉村繁榮、農民富裕提供堅實保障。


九寨溝縣白河鄉: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添活力 基層組織“強”起來

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基礎,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鬥力的前沿和關口。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充滿活力,生機勃勃,整個黨才能堅強有力,朝氣蓬勃。

疫情期間,百姓居家隔離,為了方便百姓生活,白河鄉各村成立紅色代辦”服務隊,由駐村工作隊統計各村需要物資,服務隊領取需求“清單”,並派專人去縣城採購,並逐戶送到村民門口。

白河鄉巖米家村村民屈建平的孩子剛滿1歲,在吃奶粉,眼看著家裡奶粉一點一點沒有了,屈建平是急在心裡。“出門去買吧,又怕受病毒傳播感染。”就在這時,村上“紅色代辦”服務隊集中對村裡的急需物品進行統一購買,屈建平也及時拿到了奶粉。

如今,白河鄉鄉村兩級凝聚“落實再落實,抓緊再抓緊”的共識,苦幹、巧幹加實幹,各項工作快速啟動、高效推進。

把藍圖變成現實、將願景化為實景,說到底要靠踏實奮鬥。白河鄉把每一項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每個股室、每一個人的身上,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把白河高質量突破式發展的願景落到細處、實處,不斷開創“生態白河”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