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近日,深圳最具標誌性地段之一的後海拍賣了一塊“辦公+商業”用地。


最終,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寶鷹建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掛牌起始價7.17億元共同拿下了該地塊,總建面43600平方米,樓面地價大約1.6萬/㎡。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一線城市拍賣地塊,無論勝負,站上大舞臺的買家們雄厚的實力、背景和拍地背後的故事,都足以引起產經、地產領域的吃瓜群眾津津樂道。


建築設計是深圳較有競爭力的一個細分領域,目前已擁多家建築設計類上市公司,包括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華陽國際等。本次土地拍賣以較低價格成交,表明深圳對建築設計行業的重視支持。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建工集團已有30多年曆史,承建深圳市民中心、深圳機場、深圳地鐵、深圳香港西部通道、濱海大道、南方科技大學、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大學總醫院等一批標誌性建築,被建設部譽為“特區建築企業標兵”,曾18次獲得建築界奧斯卡“魯班獎”,多次入選“深圳市100強企業”。


目前,深圳建工集團在深圳承建的住宅項目金眾麒麟公館目前正在銷售中。


深圳市寶鷹建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建築業最具成長性100強企業”、“中國建築裝飾行業100強企業”,以建築裝飾裝修、建築幕牆、智能化、消防、金屬門窗、機電設備、鋼結構等工程的設計、施工與安裝為主營業務。


在施工領域,施工企業遭遇訴訟,簡直是家常便飯。在二三線城市,一家施工企業每年遭遇幾十起工程合同糾紛的官司,訴訟標的過億,也是十分正常的。


可以說,此次後海拍地的兩大買家,引起了聚焦深圳極大的興趣。


聚焦深圳特地花費了兩天時間,研究了深圳建工集團和標杆公司近8年來遭遇的一系列建築工程訴訟案件,來觀察這兩家企業是如何走上“平凡之路”的。


深圳市

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先看看深圳市建工的輝煌成績。


根據其官網,深圳市建工集團是深圳市認定的市總部企業,總資產170餘億,年施工生產能力達200億元;員工300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達80%,高、中級職稱人員佔40%,建造師近300餘人。


在精品項目一欄,可發現其項目遍佈全國各地,其中不乏較知名的城市標誌性建築,例如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國際機場、南方科技大學、惠州會展中心等,其合作的知名開發商包括碧桂園、佳兆業、益田等。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深圳市建工集團的過去4年,在全國上百個工程項目中,涉及廣東、江蘇、四川、湖南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訴訟案件,只有區區三十多起。


案例1

一起有趣的,無厘頭的集體訴訟,源於2014年5月11日深圳的一場內澇水災。


當時,深圳市建工集團為南山區菁英家園的施工單位,2014年5月11日中午12時左右,留仙居小區的地下車庫的積水瞬間達到近0.8米,淹沒了230臺車。


事後,保險公司對這些車輛以全損方式處理,並確定了定損金額。但業主們認為地下車庫北側的牆體倒塌,是被菁英家園工程項目部工地的大水沖垮的,深圳市建工集團應賠償車輛購置稅、保險費及上牌費損失。


最後的結果是:法院認為業主們的訴請沒法律依據,不予支持。深圳市建工集團在案件中毫髮無損。


案例2

深圳市建工集團踩中過幾次“層層轉包”的坑。


第一起案件涉及深圳市國際機場。2012年,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發包建設深圳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機場寫字樓及停車場工程,深圳市建工集團是工程總承包方。


當年8月份,建工集團將機場寫字樓A、B棟及裙樓模板安裝及拆除工程分包給一個不具備建設工程施工資質的人承包,然後此人又繼續將工程轉包,最後的“接盤俠”也不具備建設工程施工資質。


最後,轉包人人之間因為工程結算糾紛,鬧上了法庭。


法庭最後認定,建工公司與分包人之間,分包人與轉包人之間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係全部無效。


深圳市建工集團倒是沒輸這場官司,也不用賠錢,但被拖進官司裡,也實在是冤。


這場官司在2018年中了結,但直至2019年12月30日,才向社會公開。


案例3

案件二涉及南方科技大學的欄杆工程,幾年前的事兒了。


這次深圳市建工集團又踩中了“層層發包”的坑,被拖進了一場官司裡。


根據法院認定的事實,深圳建工集團將南方科技大學欄杆工程分包給翔大公司,翔大公司又將工程轉包給不具備施工資質的個人。


因為工程款糾紛,實際施工人將轉包人和建工集團告上了法庭。


結果是,法院認定這是轉包人之間的糾紛,與深圳市建工集團無關。


案例4

發生在上海浦東區,還是“層層轉包”的坑,這起官司來來去去打了好幾年。


只是這次深圳市建工集團的角色成了轉包人,還擔上了責任。


簡單說來,深圳的盈燦公司與建工集團是合作關係,深圳盈燦公司從上海深長城公司承包了一處住宅土方與基坑圍護工程,後續施工等均由建工集團公司負責,建工集團公司又以盈燦公司名義,將基坑圍護轉包給了一名號稱為中煤公司代表的個人施工。但此人一轉身,又將工程進行轉包。


最後,實際幹活的施工人認為活幹完了,但錢給得不夠,就將一群層層轉包的上線告上了法庭。


結果是,法院認定深圳市建工集團、深圳盈燦公司和轉包人需共同付清欠下的工程款。


1、在建築工程領域,分包轉包極其常見,但容易使不具資質的承包者進行工程建設,造成工程質量低下、建設市場混亂,所以法律、行政法規均作了禁止轉包的規定。


2、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偶爾會踩中“層層轉包”的坑,但是縱覽數十份判決書,該公司最終需要擔責的糾紛並不多。


3、根據天眼查,排除勞動爭議,建材買賣等正常不過的糾紛,最近兩年深圳市建工“層層轉包”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越來越少。


4、在廣西一起工傷糾紛中,深圳市建工沒有賠償,但法院判賠的話,深圳市建工賠得很痛快。深圳市建工的處理方式也無可厚非,因為勞動者傷得太重,最後到底需要賠多少,大家心裡都沒底。深圳市建工不缺錢,但賠償數額大,企業也不好做賬,所以一切聽法院的。


5、從一堆法律文書可以看出,剔除建築設計水平等因素外,深圳市建工集團對工程項目的風控管理已越來越規範和嚴苛。一句話,深圳市建工集團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建築企業。


深圳市

寶鷹建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工集團主要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寶鷹建設的業務範圍和體系更廣,覆蓋33個省級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濟南、昆明、成都等各大城市成立了分支機構,還穩步搭建了國內公共文化工程、體育場館工程、高檔酒店工程、交通樞紐工程、醫療康養工程、智能家居工程、幕牆門窗工程、商業綜合體工程、辦公綜合體工程九大產品覆蓋體系。


集團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建築業競爭力200強企業”,位居中國建築裝飾行業100強企業前五。


在海外,寶鷹建設集團的精品項目還包括了越南峴港新地標“雙子塔”、蘇格蘭古堡、泰國布吉島安曼酒店、印尼爪哇島酒店 my hotel、泰晤士河別墅等。


如果從牌面上分析,寶鷹建設的整體實力比深圳市建工強大不少。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但是集團太大,就不好管了。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過去幾年,關於寶鷹建設的法律文書共有436份。光是2020年,寶鷹建設就牽涉到20起與工程建設相關的案件當中,部分案件甚至涉及海外工程項目。


案例1

這起案件發生在七年前,但直至2020年1月才公開。


2013年,寶鷹建設承包了恆大御景施工工程後,將裝飾工程勞務部分分包給沒有施工資質的自然人施工,該自然人僱工人施工後,雙方發生了工程款結算糾紛。法院查明:將工程分包給沒有資質的自然人施工,是無效合同。


但活幹了,錢還得給,寶鷹建設還得支付工程款。


案例2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2013年,寶鷹建設承建了西寧恆大名都18-21號樓的裝飾裝修工程。承接工程後,寶鷹建設又轉包給築誠公司,此後築誠公司這些工程分包給個人施工。


最後因為工程款的問題,大家鬧上了法庭。


結果當然是寶鷹建設得支付工程款。


案例3

一起涉外案件,項目為西非幾內亞共和國科納克里的卡魯姆酒店中央空調安裝工程。


不方便詳細說案件,過程比較複雜,有興趣的盤友可以去中國裁判文書網查一查。


只說最後的結果——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寶鷹建設必須向對方支付誤工損失159600元、空調設備費用656820元,並支付工程款7451597.1元及利息。

1、從400多司法文書看來,寶鷹建設內部對公章的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建築企業管章是個大難題,一家企業一套章,10個以內還能揣在老闆口袋裡管理,但全國各地工程要用的時候,印章管理問題絕對要X100倍。

2、在數十起案件中,不乏寶鷹建設被工程項目部工作人員害慘的現象——集團總部卻毫不知情,直到被官司找上門才能發現,最後的不利結果也得捏著鼻子認。


深度!後海最新拿地的深圳市建工和寶鷹建設的背後故事和實力


3、寶鷹建設可以考慮一下“互聯網+”智能印章,並對項目進行集中管理,否則類似事件恐怕還會發生。

4、毫無疑問,寶鷹建設絕對是一家有良心有實力的建築設計企業,在400多份司法文書中,居然沒有一起工程質量糾紛,足見寶鷹建設強大的實力。

應該給持續成長的企業掌聲,祝開發順利!祝後海越來越好,祝深圳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