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該如何跟愛打架的小朋友的家長溝通?

程文順


生活中的小孩子打架,無非是因為遊戲時的你先我後、他有我沒有之類的爭執引起的.小孩子之間爭執、打架的產生,應當歸罪於人類本能的競爭意識.其中自私、貪婪的人性是爭執地起因,打架只是小孩子解決糾紛的一種辦法.經常惹事、打架的小孩子並不能說明他有多"壞",只能說明他具有強烈地挑戰和征服的競爭慾望;打架其實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孩子們正是在一起玩耍、爭吵,然後又重歸於好的過程中,開始正確認識自我,切身體驗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並從中逐漸掌握相互合作、相互忍讓的能力。孩子就好像成長中的一棵幼苗,任何外力都會讓他偏離成長的軌跡。在他們一天天長大的日子裡,會遇見許多許多是與非的選擇,我們需要的是去啟發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不是告訴他們應該怎麼樣,這樣他們才會明白自己所做的選擇到底意味著什麼。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都要用擺脫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不要用過於強烈的表情去對待孩子們偶爾因為單純無知而說錯或做錯的事情,因為孩子也有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他們因為小而缺乏安全感,所以內心可能會很敏感,大人一點不經意的表露可能都會傷害到他們。老師與家長要了解他的需求和感受,可以用遊戲和講故事的辦法使他們多瞭解別人的感受。老師或父母在處理孩子們打架時應當公平對待,克已互讓彼此協調,成為孩子的榜樣。說服孩子向被攻擊的一方賠禮道歉,使孩子承認攻擊是錯誤的。老師或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性格形成和會後人際關係的發展都有重大影響。正確的處理和正確的態度是影響終生的。



小浩浩g


小孩子都想爭第一,都想自己得到便宜,這是小孩子的心性。作為幼兒園的老師,首先就要分別對兩個孩子進行耐心教育,小朋友間為什麼不應該打架。對被打孩子家長在於安撫,在於分清責任,解釋小孩子的心理和心性,免致擴大事端。而更主要的是與打人孩子的家長溝通,要勸說孩子與小朋友和好共處,儘量避免出現事故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