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讀懂曾國藩,才深知一個"勤"多重要,影響個人成敗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問題,也不是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

回顧曾國藩一生的智慧,最重要的有一個字是:勤。

所謂勤能補拙,一分耕耘一份收穫。只有你懂得靠自己去努力奮鬥,才能打敗懶散的自己,收穫新的自己。

只有讀懂曾國藩,才深知一個

還記得曾國藩7歲那年,父親曾麟書對他寄予厚望,不惜重金,聘請長沙最有名氣的私塾老師陳雁門。

父親親自陪他一起讀書,如果一天的功課做不完,不許他睡覺。

父子倆互相督促,早起晚睡,勤學不綴,直到老年,曾國藩都非常懷念這段日子。曾國藩9歲讀完《五經》,14歲時文章小有名氣。

父親的好友歐陽凝祉來做客,歐陽凝祉是衡陽、湘鄉一帶知名的學者,極少對人誇讚。

然而,看過曾國藩的詩文,對他讚不絕口,認定這個少年一定大有作為,並且把女兒許配給他。

只有讀懂曾國藩,才深知一個

而曾國藩的學識,在《曾國藩傳》一書中提到:

曾國藩被人們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理學大師",是晚清一代"儒學藩鎮"。

他之所以能有淵博的知識,完全靠一個"勤"字苦苦熬出來的

曾國藩曾深有體會地說:予思朱子言"為學闢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漫火溫。"

曾國藩的經歷告知我們,做學問能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少不了慢慢煎熬的過程。

青年讀書應當"有志、有識、有恆"。

其中的恆,最為重要,必須靠自律與持續不斷的勤奮,才能做到。

勤於治學的人,能成為一個淵博的人。

只有讀懂曾國藩,才深知一個

古訓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一個人失敗的最根本原因,不是不夠聰明、不夠智慧,而是太過貪圖享受了。

太安逸的環境,很多時候就如同一個地獄一樣,它會漸漸磨滅掉我們的理想,腐蝕掉我們的心靈。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

有個人死後,在去閻羅殿的路上,遇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裡面有山珍海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不用工作。

這個人興奮極了,便住了下來,除了吃就是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樂。但時間長了,他卻感到非常寂寞和空虛。

又過了幾個月,這個人實在受不了了,就去找宮殿主說:"這種日子我實在過不下去了,我寧願下地獄,也不要住在這裡。"

宮殿主輕蔑地笑了:"你以為這裡就是天堂嗎?這裡本來就是地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短暫的安逸就是無形中接受平庸。

只有讀懂曾國藩,才深知一個

很多人這輩子碌碌無為的根源就在於:他們不敢跳出舒適圈,不願接觸新鮮的事物,不願做出改變。

所以說,人生前期越懶得學習新的技能,後面就越有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的風景。

那麼,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變得更積極,更有行動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