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很多文人才子都英年早逝?

813932603星星在閃爍


確實,本人也有同感,覺得歷史上有很多文人才子都英年早逝,如“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寫出《過秦論》的賈誼,“詩鬼”李賀,“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性德,“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再別康橋》的徐志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個個文采飛揚、風華絕代,感覺他們的離開,使得中國的文學黯然失色,甚是遺憾。

我相信有這種感覺的人不在少數,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慧極必傷”。歷來“文章憎命達”,大凡那些詩詞文章寫得好的,要麼聰慧至極,要麼受盡磨難,否則也很難成就潑天文才。聰慧至極的,眼光犀利,思想超前,早早就看透了人性,便會與當時社會格格不入,猶如而立青年與蹣跚幼兒難有共同語言,於是煢煢孑立,孤孤單單,壽命自然難久。受盡磨難的,更是深味炎涼世態,唯有寄情文字,於是健康堪憂。

其次,由於這些英年早逝的才子都名動一時,驚豔世人,堪稱當時“網紅”,所以知名度頗高,一旦歿去,自然驚動朝野,令人記憶猶新,以致讓人感覺才子易逝,其實比起歷史上死亡的總體早夭人數,才子佳人寥寥無幾。

總之,“情深不壽,慧極必傷”,自古文章憎命達。逝者已逝,只盼“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禾小皮


一方面他們都是才華橫溢曠古未有的,而另一方面卻是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差距有又加倍地催殘著自己的身心。如納蘭容若,出生在相門之家按理說應該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父慈子孝君明臣賢。可是偏偏自己最心愛的表妹被送進皇宮,為了家族和自己父親的仕途能怎麼樣呢?就說納蘭有巨大的勇氣,可普天之下又有誰敢和皇帝爭女人呢?就在納苦悶愁苦時,有考中進士可以為官。被皇帝任命為御前侍衛,忙碌的侍衛生涯或許稍微可以緩解對錶妹的思念之情。但是,對於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讀書人來說入翰林院或者外出做官實現自己的理想才是最重要的。可偏偏卻是需要看皇帝臉色的侍衛,心中的自然確是很苦悶的。這時,納蘭娶了才貌雙全知書達理的妻子盧氏陪伴自己度過了最幸福快樂的三年時光。三年後卻偏偏難產而死,徹底打擊跨了此時的納蘭。一個人在得到美好後卻突然失去,怎能不叫人傷心呢?遇到生命中以文相交的沈宛,卻因為門第之差不能娶回家。一個怎麼能承受如此多的感情摧殘,如此多的傷心。情深不壽,或許上天也不忍心再讓其傷心了便早早的召回自己的寵兒。


唐寶楨


為什麼每年學校運動會都颳風?為什麼每年高考都下雨🌧?為什麼每次都是我倒黴?這些都是自己感覺自己認為。其實整個秋天或春天經常颳風,但運動會那天因為記憶深刻所以記住了,其它都一樣的道理。因為對自己的事兒記得牢,所以就感覺自己是那個最倒黴的!

1.早逝的人各種人都有。有些才子在早年就顯示出超出同齡人的才華,但是有些在以後就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也就不被人提起,比如孔融。而那些早逝的才子,因為沒有以後的經歷,人們更願意想象他們以後會更優秀,只可惜造化弄人,這種對人才的想象和愛惜導致那些英年早逝的才子們被一代代人記住,傳唱,比如賈誼、李賀!感慨他們人生的不如意,懷才不遇,抑鬱而終!

2.很多文人才子也長壽。太遠的不說,古人經常受戰亂,政治的影響,很多不能壽終正寢,也不能算英年早逝。就說我們現在的國學大師季羨林98歲,楊絳105歲,周有光115歲……他們雖然也經歷了艱難的歲月,但是能坦然面對,開脫自我,所以能熬過去。他們因為有多家思想指導支撐自己的信念,所以看問題比較深刻,不執拗於一事一人!

3.早逝文人才子多是抑鬱體質。論才情沒幾人能比得過蘇東坡,但是他經歷貶謫的時候不抑鬱寡歡,而是快速融入當時的文化生活,所以他沒有英年早逝。而林黛玉,雖然是個文學創作的人物,但是可以看出其他有才情的人如果早逝基本跟她的性格一樣。多思,多愁!連花兒落了都能引起對自己身世的感傷。愁怨積鬱於心,哪有不生病的!


野人可樂


確實,本人也有同感,覺得歷史上有很多文人才子都英年早逝,如“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寫出《過秦論》的賈誼,“詩鬼”李賀,“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性德,“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再別康橋》的徐志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個個文采飛揚、風華絕代,感覺他們的離開,使得中國的文學黯然失色,甚是遺憾。

我相信有這種感覺的人不在少數,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慧極必傷”。歷來“文章憎命達”,大凡那些詩詞文章寫得好的,要麼聰慧至極,要麼受盡磨難,否則也很難成就潑天文才。聰慧至極的,眼光犀利,思想超前,早早就看透了人性,便會與當時社會格格不入,猶如而立青年與蹣跚幼兒難有共同語言,於是煢煢孑立,孤孤單單,壽命自然難久。受盡磨難的,更是深味炎涼世態,唯有寄情文字,於是健康堪憂。

其次,由於這些英年早逝的才子都名動一時,驚豔世人,堪稱當時“網紅”,所以知名度頗高,一旦歿去,自然驚動朝野,令人記憶猶新,以致讓人感覺才子易逝,其實比起歷史上死亡的總體早夭人數,才子佳人寥寥無幾。

總之,“情深不壽,慧極必傷”,自古文章憎命達。逝者已逝,只盼“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劉敦傑


在浩瀚的中國古代史中,不乏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才子。他們有的滿腔抱負,但卻因壯志未酬抱憾而終。有的則是少年得志,正值勃發之際卻英年早逝。不得不說,後者是幸運的,生逢盛世,滿腔抱負都得到了宣洩。可他們又都是不幸的,仕途人生不消半生便無疾而終。

若仔細研究便會發現,這些英年早逝的古代才子們,在性格和處事態度方面似乎都存在一定的共性。

他們身上的矛盾性,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點,樂觀又消極。中國古代文人大多學古通今,他們才華橫溢,眼界開闊,超於常人的天賦往往能使其洞悉世事。一方面,因為看的太透,他們消極避世。另一方面,因為滿腔抱負,他們又對現實充滿期許。在這樣矛盾性格的催化下,才子們的思想往往會出現癥結,久治不愈,身體自然會出現問題。

第二點,功利與隱忍並存。古代文人才子普遍隱忍內斂,他們渴望壯志得酬,所以,內心通常都隱藏著光耀門楣的功利思想。可若一旦才情得不到宣洩,他們便會立刻由“春風得意馬蹄疾”轉為“唳累長空淚垂流”。壯志未酬的遺憾往往會在他們心中形成枷鎖,若是能夠自我釋懷還好,否則,便會積鬱成疾。

第三點,堅強卻又脆弱。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這話的確不假,讀書能陶冶情操,更能磨練性格。因為,飽讀詩書,文人們通常會將現實理想化,極度渴望心境合一的理想狀態。可世事無常,人生又怎是“一帆風順”四字便可道盡的。

因為,現實和理想的巨大差距,加之,其內心清高孤傲的品格,才子們往往要比普通人還要脆弱敏感,更別提承受所謂的“挫折”了。


天天報料


中國古代文人中有不少的才子,正值勃發之時卻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這與他們的性格缺陷和處事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西漢聞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18歲即有才名,少年得志官運亨通,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33歲便憂鬱而死。唐代聞名詩人李賀,也因仕途失意,一生愁苦多病,27歲便與世長辭;北宋詩人王令,是王安石的連襟,常感嘆自己“趨坐迷夷塗,失城陷深塹”,不屑“將六尺軀,賤易五羖皮”,還在門上大書“紛紛閭巷士,看我復何為?來則令我煩,去則我不思”,用以謝絕趨炎附會的小人。是個極有個性的人;同是明代“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禎卿與活到90歲的文徵明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他早年屢試不中,及第後卻又遭貶。才情與現實的反差讓他終日鬱鬱寡歡,年僅33歲便走完了一生;有“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美譽的清初聞名詞人納蘭性德,剛過30歲便英年早逝。他的詩詞哀感頑豔,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我們不難讀出詩人內心的壓抑與困惑,從中也能看出他孤獨悲觀的性格。

我們不得不說他們的性格是佈滿矛盾性的,只是表現出的強弱的區別。在筆者看來,中國古代文人性格上的矛盾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隱忍與功利並存 文人堅強隱忍,沉穩內斂,但在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掩藏著功利之心,一旦壯志未酬,便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能夠自我解脫自我釋懷尚可,否則必是適得其反,古代文人因此而積鬱成疾的數見不鮮。

二、堅強與脆弱同生 讀書可以陶冶情操,磨練性格,這是積極的一面。另一面古代文人更輕易將現實理想化,渴望心境合一的自然和諧狀態,這就在他們內心深處埋藏下了脆弱的種子,而世事又哪裡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內心的清高,碰到的挫折往往是不能承受的,這時的他們甚至比常人更加脆弱。

三、樂觀與消極同在 中國古代文人學古通今,學識淵博,眼界自然開闊。天賦異稟使他們能夠洞悉世事,但往往也會因為看得太透,而消極避世,行為做派與世人格格不入,缺乏生活的激情,缺少生命的活力。在這種矛盾性格的影響下,很輕易在思想上形成癥結,造成性格上的缺陷。




江城古巷舊少年


文人才子嘛,大都具有浪漫主義情懷,認為生活中就應該充滿詩情畫意。而現實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往往給了他們當頭一棒,讓他們感覺生活得沒意義。這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能想開的還可以自得其樂。而那些想不開的文人墨客,有的失去了人生目標,有的失去了生活的信念,他們往往是渾渾噩噩,鬱鬱寡歡,最終落了個鬱鬱而終的悲慘結果。


甜甜的一笑


中國古代文人中有不少的才子,正值勃發之時卻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這與他們的性格缺陷和處事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西漢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18歲即有才名,少年得志官運亨通,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33歲便憂鬱而死。唐代著名詩人李賀,也因仕途失意,一生愁苦多病,27歲便與世長辭;北宋詩人王令,是王安石的連襟,常感嘆自己“趨坐迷夷塗,失城陷深塹”,不屑“將六尺軀,賤易五羖皮”,還在門上大書“紛紛閭巷士,看我復何為?來則令我煩,去則我不思”,用以謝絕趨炎附會的小人。是個極有個性的人;同是明代“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禎卿與活到90歲的文徵明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他早年屢試不中,及第後卻又遭貶。才情與現實的反差讓他終日鬱鬱寡歡,年僅33歲便走完了一生;有“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美譽的清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剛過30歲便英年早逝。他的詩詞哀感頑豔,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我們不難讀出詩人內心的壓抑與困惑,從中也能看出他孤獨悲觀的性格。

我們不得不說他們的性格是充滿矛盾性的,只是表現出的強弱的區別。在筆者看來,中國古代文人性格上的矛盾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隱忍與功利並存。文人堅強隱忍,沉穩內斂,但在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掩藏著功利之心,一旦壯志未酬,便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能夠自我解脫自我釋懷尚可,否則必是適得其反,古代文人因此而積鬱成疾的數見不鮮。

時代的悲哀,為何不少古代文人才子英年早逝?

二,堅強與脆弱同生。讀書可以陶冶情操,磨練性格,這是積極的一面。另一面古代文人更容易將現實理想化,渴望心境合一的自然和諧狀態,這就在他們內心深處埋藏下了脆弱的種子,而世事又哪裡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內心的清高,遇到的挫折往往是不能承受的,這時的他們甚至比常人更加脆弱。

三,樂觀與消極同在。中國古代文人學古通今,學識淵博,眼界自然開闊。天賦異稟使他們能夠洞悉世事,但往往也會因為看得太透,而消極避世,行為做派與世人格格不入,缺乏生活的激情,缺少生命的活力。在這種矛盾性格的影響下,很容易在思想上形成癥結,造成性格上的缺陷。


東方影月51747391


在浩瀚的中國古代史中,不乏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才子。他們有的滿腔抱負,但卻因壯志未酬抱憾而終。有的則是少年得志,正值勃發之際卻英年早逝。不得不說,後者是幸運的,生逢盛世,滿腔抱負都得到了宣洩。可他們又都是不幸的,仕途人生不消半生便無疾而終。

若仔細研究便會發現,這些英年早逝的古代才子們,在性格和處事態度方面似乎都存在一定的共性。

作為西漢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賈誼的人生可謂傳奇。十八歲名揚文壇,二十歲便成了博士,頗受漢文帝的重用。如果不出意外,賈誼的仕途本該是一帆風順的,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過早的參透了現實,賈誼提出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主張,言辭犀利,字字切中要害,此舉則嚴重侵害了朝廷老臣和諸侯王的利益。因為群臣的妒忌和迫害,賈誼被迫罷官歸隱,僅三十三歲便抑鬱而終。

霍去病在中國軍事史上可以說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是一位少年軍事天才,可以說,自古那麼多的名將,都沒有像霍去病這樣的少年得志,這些殊榮足矣讓很多武將夢想一輩子了,可非常不幸的是,他死的時候只有23歲。也許是霍去病的好運用的太快了,縱觀歷史的長河,又有幾人能夠做到他這個份上,生前就已經功成名就,封狼居胥,最後,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有“詩鬼”之稱的李賀,同樣也是少年得志。據《唐才子傳》記載,李賀七歲即可辭章,一時名動京城,就連大詩人韓愈也對李賀幼時的作詩能力驚歎不已,高軒馬車下,李賀被要求當場作詩一首,正是這句“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讓韓愈見識到了李賀超脫於同齡人的文筆和辭藻。或許是天妒英才,李賀一生雖才華橫溢卻始終報國無門,僅二十七歲便與世長辭,人生際遇可謂淒涼。

寫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納蘭性德,可謂從小集萬千寵愛於一生。出身貴胄之家,父親還是當朝宰相納蘭明珠。相傳,納蘭性德生的玉樹臨風,氣質更是超凡脫俗,因為才情出眾,小小年紀便被皇帝欽點為御前侍衛。可即使人生得意至此,納蘭性德還是沒有擺脫“悲苦”的魔咒。少年得志,皇寵加身,這一切對於淡泊名利的納蘭性德來說都是枷鎖。

他愛文,可是,帝王偏偏將他點為武將。他好不容易覓得了盧氏這位心上人,可妻子偏偏又在難產中離去。可以說,納蘭性德始終都掙扎在忠與孝、強權與良知、理想與世俗等多重矛盾中。身心俱疲的“人間富貴花”,剛到三十歲便消逝在了人間。著有《談藝錄》的明代才子徐禎卿,十六歲便寫出了《太湖行錄》、《江行記》等文學作品,之後還被封為了國子監博士。

眾所周知,如今影視作品提及的“江南四大才子“分別是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以及周文賓,但鮮有人知的是,真實的歷史上卻並不存在什麼周文賓,明代徐禎卿才是貨真價實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或許是因為性格孤傲不討喜,徐禎卿在及第後並未得到重用,鬱鬱寡歡的他,僅三十出頭便無疾而終。“初唐四傑之一”王勃,雖有千古難遇之奇才,卻依舊躲不開“英年早逝”的宿命。

據史籍記載,王勃九歲能寫文,十歲博覽群書,精通五律周易,堪稱當之無愧的少年天才。如今為人所知的《滕王閣序》,只是其在十四歲時興趣而作的文章。如此才情優秀的王勃,仕途卻並非一帆風順。因為私自處理了官奴,王勃的仕途被迫終止。他在一次探望父親的途中,因溺水驚懼而亡,終年二十六歲。所謂天縱英才也妒英才,矛盾在這些早逝才子們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少年得志,名揚天下,好像幸運的像天選之子,可轉眼間,命運又撲滅了他們人生中所有的光芒。幸運如他,不幸也如他,如今來看,只是悲苦和幸運的程度不同罷了。

他們身上的矛盾性,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點,樂觀又消極。中國古代文人大多學古通今,他們才華橫溢,眼界開闊,超於常人的天賦往往能使其洞悉世事。一方面,因為看的太透,他們消極避世。另一方面,因為滿腔抱負,他們又對現實充滿期許。在這樣矛盾性格的催化下,才子們的思想往往會出現癥結,久治不愈,身體自然會出現問題。

第二點,功利與隱忍並存。古代文人才子普遍隱忍內斂,他們渴望壯志得酬,所以,內心通常都隱藏著光耀門楣的功利思想。可若一旦才情得不到宣洩,他們便會立刻由“春風得意馬蹄疾”轉為“唳累長空淚垂流”。壯志未酬的遺憾往往會在他們心中形成枷鎖,若是能夠自我釋懷還好,否則,便會積鬱成疾。

第三點,堅強卻又脆弱。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這話的確不假,讀書能陶冶情操,更能磨練性格。因為,飽讀詩書,文人們通常會將現實理想化,極度渴望心境合一的理想狀態。可世事無常,人生又怎是“一帆風順”四字便可道盡的。

因為,現實和理想的巨大差距,加之,其內心清高孤傲的品格,才子們往往要比普通人還要脆弱敏感,更別提承受所謂的“挫折”了。



懸壺濟世


歷史上的才子很多,也有英年早逝的,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有些誤解。首先,英年早逝的標準年齡到底是多大?唐宋年間四十歲的人就已經算老年人了,比如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老夫二子,其實蘇軾當年也只有四十歲,之所以自稱老夫,並不是蘇軾無病呻吟的感慨,而是按當時的年齡來看確實是老夫了;如此看來,三十多歲故去的也就不應該算英年早逝了,這和當時的生活水平低,醫療水平低有直接關係。如此看來,歷史上真正英年早逝的人並不多。再者對於英年早逝的才子來說,他們早逝的原因除了客觀條件和意外因素外,大多和抑鬱不得志有關。因為既然是才子,肯定有自命不凡,想報效國家大顯身手的報負,而大多數人卻空有報國之心,所以抑鬱,這是早逝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