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槐樹是特產於我國的最古老的樹種,在中國分佈非常的廣泛,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槐樹是伴隨著華夏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發展而來的,數千年滄桑而渾厚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中國人崇拜槐樹的文化現象,它不僅是古代三公宰輔之位的象徵,還是科帝吉兆的象徵,更重要的是在數千年的歷史鉅變中它逐漸被平民百姓接受並建立起了濃厚的親切感情,成為了遷民懷祖的寄託,在國人看來那一棵棵虯枝盤曲的古槐就是偉岸的祖先的身影,千百年一直在庇廕著子孫萬代安泰康樂。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古老的中國雖歷經三千年封建王朝的統治,前後共有83個王朝更替,但是中間從未經歷斷層與外國侵佔,璀璨如辰星的華夏文明養育了具有高度家國認同感與歸屬感的中華兒女,男耕女織、安土重遷的根深蒂固的民族思想使得中國人對於家國情思異常敏感,無論是北方人,南方人,大陸人還是臺灣人,他們都把根祖意識深深的刻在了心裡。生,他們惦念著家鄉,死,他們踐行著落葉歸根。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在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有一處景點,它曾經親眼目睹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移民壯舉,六百年來一直被人們稱為老家的標誌,它是聞名海內外的明代遷民遺址,更是千百萬大槐樹移民後裔“根”的所在,數百年來移民後裔對老家的眷戀從沒有間斷過,回鄉祭祖的遊子更是絡繹不絕,家鄉父老也深深地被這種親情所打動。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洪洞大槐樹作為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聖地主要有“移民古蹟區”、“祭祖活動區”、“民俗遊覽區”和“汾河生態區”四大主題區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樹、千年槐根、祭祖堂、廣濟寺、石經幢、移民浮雕圖、中華姓氏苑等60餘處風景文化景點。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景區內三代槐樹各有特點,形狀各異,並且年份歷史也不相同,一代槐樹是仿造的,但它根據古大槐樹的記載所建,重現了當年大槐樹的風采,大槐樹身圍 “七庹零一媳婦”,也就是說,要七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手連手才能合抱;二代槐樹由第一代古大槐樹滋生而來,距今也有近400年的歷史了,而三代槐樹由二代大槐樹同根滋生,也有近百年的歷史,當年移民告別故土時,無不把大槐樹當作家鄉的象徵,遷入新地後,紛紛在庭院種植槐樹,並懸掛一個吉祥物以祈求故土的保佑,寄託對故土的思戀。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如今看著這些巋然矗立的古槐,似乎歷史的齒輪重新打開了塵封的歷史,那些先輩們為了生存,為了復興,為了夢想而披荊斬棘,奮勇前行的畫面重新又浮現在了面前。

朝堂決議、大槐樹下、講不完的故事,這是三組移民情景雕塑,它向我們講述了大槐樹下的移民歷史,更告誡著我們後代人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來到望鄉閣,一進閣內,就被四周清幽素樸,淳真清靈的環境所陶醉了。一杯清茶,一瓢清水接待不遠千里前來尋根祭祖的移民後裔,以此來表達老家人對各地移民後裔的一片親情。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從去年年末爆發的新冠疫情曾經如惡魔般令國人聞風喪膽,但是眾志成城的華夏兒女彷彿就像這古槐一樣,我們的根深扎地下,我們的情彼此連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因為我們同根同源,只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在近代,在西方大喊自由浪漫,無所拘束的時候,我國的民本思想,人民安土重遷,順從服從的精神似乎一文不值,但是當疫情來臨時,中國用自己的中國魂走出了一條中國模式,成為了世界學習的榜樣。

落葉總要歸根,中國人可以沒有小家,但是不能沒有大家,成龍歌曲《國家》中唱到“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 才有富的家。”在疫情來臨的時候,那些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真正踐行了這句歌詞,舍小家為大家,甚至有的醫務工作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當霧靄消散,當陰霾散盡,當天朗氣清,當再也沒有了病毒,那時,當我們走進洪洞大槐樹,請為這些烈士,這些勇士求一條祈福帶,我們祈福他們一定要回家!!!

重溫根祖情懷,見證華夏精神!洪洞大槐樹,祈福醫護人員早日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