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中国和柬埔寨情况如何

柬埔寨头条 陆生

疫情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中国和柬埔寨情况如何

近日,疫情的持续蔓延引发了全球关于粮食危机的忧虑。因为各国囤粮,近两周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小麦和大米价格的上涨幅度最为明显。

民以食为天,这次疫情会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引发粮食危机吗?

现状:各粮食大国限制粮食出口

疫情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中国和柬埔寨情况如何

3月29日,越南禁止出口大米,自己“屯粮”19万吨。

3月30日,柬埔寨总理洪森下令,从4月5日起,禁止出口稻米和稻谷,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塞尔维亚等国家也都开始限制甚至停止大米、小麦、葵花籽油等多种农产品的出口。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糟糕情况可能将在4月和5月出现。

惠誉咨询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在发达市场,谷物种植通常在人口密度低的大型农场,比较不易受疫情影响。但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棕榈油等种植业和鲜肉处理等加工业的人员感染风险较高,因而需要临时封闭措施。

惠誉咨询公司担心,尽管某些种类的粮食供应充足,但可能出现过度囤积或限制交易现象,从而抬升粮食危机风险。

蝗灾为粮食危机埋下隐患

疫情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中国和柬埔寨情况如何

2020确实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还记得2月份在东非、西南亚爆发的蝗灾吗?这为粮食危机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其中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受到的影响最大,据巴基斯坦国家粮食安全和研究部介绍,蝗灾从2019年3月持续至今,适合蝗虫孳生的3000万公顷土地已有38%被入侵,发生范围、蝗虫数量、危害程度均历史罕见,蝗虫目前每天破坏约为3.5万人的口粮,一个季节可吞噬足够养活3400万人一天的食物,如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

印度也因此次蝗灾粮食产量减少30%——50%,印度的人口数量逼近中国,自产减少,只能更多的依赖进口补充。

疫情持久战——柬埔寨不断粮

疫情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中国和柬埔寨情况如何

柬埔寨是农业大国,人均耕地面积6亩多(世界人均耕地面积4 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2 亩),柬埔寨2019年农产品出口达到700万吨,其中478.4万吨通过官方渠道出口,其中大米的占比为62万吨。

且洪森总理已在控制粮食出口,为国民提供保障,金边市政府也在屯粮热潮后发出提醒,金边不会出现粮食短缺问题,但是要避免一些有机可乘便哄抬粮食价格的不良商贩。不仅是金边,柬埔寨全国各省都在和商家协同合作,力求共同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目前柬埔寨各大商超备货较为齐全,大米货架满满当当,价格较之前有小部分上升幅度,但是相差不大,同胞们大可不必担心粮食短缺问题,不必过多囤积食物,少出门,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减少不必要的恐慌,以免对自身造成心理压力。

中国更不好出现粮食危机

疫情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中国和柬埔寨情况如何

虽然不少粮食出口国开始限制出口,但近日中国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粮食大国出口限制肯定对世界粮食市场带来变数。比如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万吨左右,大体占世界贸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会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

2019年中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事实是,2016年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仅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王辽卫也介绍,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曾几次出现“过山车”式的粮价大幅波动,但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保障有力,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新闻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