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班”遭“三限”民办国际学校成大趋势

海外留学热度始终不减,各类公办高中“国际班”和国际学校也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协助孩子实现赴外留学梦想的新渠道。但是随着国际班市场的快速扩张,许多不合规范的现象显现出来,教育部近年来持续对公办国际班施行缩紧政策,而国际学校作为替代品,越来越有发展壮大的趋势。

多数国际班师资匮乏

调查发现,目前我市的公办高中国际班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别国课程,如a-level是英联邦的别国课程,加拿大安大略省或者卑诗省的课程,另外还有美国课程、澳大利亚课程等(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已开设),第二类是国际文凭组织课程,如IB课程,不属于任何国家,自成体系,第三类是大学先修课程(也被称为预科课程),如AP课程等。

这些课程的功能及难度各不相同,部分公办高中国际班缺乏国际教育师资,只能通过与教育中介合作外聘教师,这类教师流动性大,教学水平不稳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际班1/3教师由中介机构聘请有资质的外教担任,1/3教师来自本校,还有1/3会聘请海归人员或留学生担任。”

公立国际班办学受限,未来民办是趋势

中国国家教育部在2015年年初就明确表示限办各类公办高中“国际班”,深圳市价监局也在3月20日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严查公办普通高中违反“三限”政策收费问题、各类各级学校以中外办学为名的乱收费问题,其中公立学校所开设的国际班受到了严格限制。

对于公办高中国际班的具体走向,广东省教育厅明确表示,考虑到教育部收紧相关政策,今年起深圳市将不再审批公办高中举办国际班,当然出现这种现象的不止深圳市,北京、上海等地区也开始有此趋势。

目前国内市场对于国际课程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随着国际班的办学受到限制,教学质量较硬、师资力量雄厚的私立国际学校便成为了大多学生家长的选择,当然其费用也是十分“好看”的。据悉,北京国际学校一学年费用均在15万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0万!


“国际班”遭“三限”民办国际学校成大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