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gric:連盤玉米C2009期價能否破2100?

近期,連盤玉米C2009期價表現十分亮眼,先登上2000元大關之後,再度突破2050元關鍵點位。同時,現貨也跟隨期貨一起上線,國內北方主要港口錦州港和鮁魚圈港口玉米收購價也突破1900元,創造2019年來新高。後續還能再漲多久,高點在哪?

我們知道,近幾年臨儲玉米去庫存,5-10月為“拍賣市”,玉米09期價受拍賣價格的的影響較大。當然,在過去的幾年裡,臨儲定價對市場的定價可能呈現兩種情況:一,若玉米市場供需有缺口,則臨儲玉米出庫價格為市場成本價;二,若市場供需無缺口,則臨儲玉米價格將成為市場的天花板。目前市場有消息傳聞今年臨儲拍賣底價將繼續上漲50-100元/噸。按照目前期價的位置和運行趨勢來看,市場可能更認為今年會是第一種情況。2018年9月合約臨近交割月期價運行至1850元附近,當時的臨儲拍賣底價比今年可能低250-300元/噸。那麼對應的今年09期價可能2100-2150元/噸。

本年度玉米供應量明顯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玉米產量為2.6077億噸,比上年增加360萬噸。另外,2019年臨儲玉米一共拍出了2200萬噸左右,庫裡還剩5600萬噸左右。玉米拍賣成交量較頭年大幅下降近8000萬噸,中間環節貿易商、終端用糧企業都沒有囤積太多陳糧,對比去年4500萬噸的轉結庫存,本年度的轉結渠道庫存減少3000萬噸以上。目前產區基層餘糧已經見底,一部分糧源轉移到了產區貿易商手中。今年產區貿易商庫存比去年高一些,但其他環節庫存同比明顯少很多。

進口方面,2020年1月-2月我國玉米總進口量約93.22萬噸,同比去年1月-2月總和增加64.75%。預測全年進口量600萬噸左右,但這裡排除了中美貿易之間進口的影響,較去年增加150萬噸。因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目前主要港口內外貿玉米價差280元/噸左右,進口價格優勢明顯。另外,我國進口玉米一直實行配額制度,每年進口量不會超過720萬噸。

本年度玉米需求可能小幅下降

2019年,受生豬產能下滑和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等影響,全國工業飼料產值和產量下降,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同比下降3.7%。“非瘟”疫情影響下,各地生豬產能快速下降,但肉禽產值異軍突起,2019年豬飼料同比下降26.6%,蛋禽飼料同比增長9%,而肉禽飼料同比增長21.0%。所以,在豬肉價格猛漲,生豬存欄較低的階段,禽肉和禽蛋代替了一部分豬肉的消費。

2020年非洲豬瘟疫情仍未解除。不過因非洲豬瘟的影響,生豬養殖環境與運輸條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這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市場預計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就是非洲豬瘟已經得到控制,不會再大規模擴散的前提下,生豬存欄有望在2020年三四季度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七八成,完全恢復最快也得等到2021年。所以,我們可能在今年三季度看到一些好的變化。

深加工方面,今年玉米深加工需求不容樂觀,我的農產品網調研數據顯示,截止至3月22日,2019年全國119家主要玉米深加工企業共消費玉米1390萬噸,同比下降100萬噸。近幾年深加工產能增長迅猛,但產能過剩局面越發突出,玉米深加工消費趨於飽和。同時,部分燃料乙醇企業使用足夠一年用量的陳化水稻來替代玉米,本年度的玉米深加工消費可能要比去年下降一些。

由此可見,2018/2019年度玉米供需沒有缺口,年度過剩1133萬噸;而2019/2020年度供需有缺口,年度缺口為1161萬噸。按照市場傳言,今年臨儲拍賣底價將繼續上漲50-100元/噸,預計玉米期現價仍有一定上漲空間。目前產區餘量已經見底,市場各方囤糧情緒升溫,筆者建議臨儲拍賣價格及時間應儘早出臺,穩定市場各方心態,避免搶糧風暴出現。

本文源自上海鋼聯農產品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