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樣板河湖”建設為水生態修復“錦上添花”

紅網時刻通訊員 彭晃 長沙報道

澄明碧透的河水,綠意盎然的堤岸,垂柳和迎春花在風中搖曳,白鷺展翅劃過水面……連日來的春日暖陽下,沿著長沙縣金井河大堤一路行走漫步,一幅幅“春水碧泱泱,平堤映綠楊,田疇資灌溉,鷗鳥共徜徉”的和諧美景印入人的眼簾。

河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為認真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長沙縣河長辦牽頭開展“樣板河湖”建設行動,引領全縣河湖建設管理提檔升級,引導市民關注河湖治理、參與河湖保護,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生態示範縣城。

樹立示範樣板 引領建設標準

水域生態惡化,往往根源在岸上。開展樣板河創建工作,需全面系統涵蓋源頭治理、人文景觀、長效管護等方面,因此樣板河創建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體之兩翼”,需在水面和岸上共同發力、協同推進,從而保持樣板河治理成效,更為水環境整治提供良好水域景觀,進而為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錦上添花”,充分體現“標本兼治、水岸同治”的工作總方針。

長沙縣河長制工作事務中心主任吳波介紹:“由河長辦牽頭,我們廣泛徵求意見,制定明確的創建標準,發動各鎮街對照標準推薦創建河湖。在此基礎上,篩選出17個候選創建對象,結合‘一河一策’和年度治理任務,制定樣板河湖創建實施方案,邀請相關部門和有關專家對創建河湖實進行實地考察,對創建實施施方案進行審查,確保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實施河湖治理 帶動創建質量

長沙縣堅持因地制宜與隨地就勢,統一規劃與分步實施,整體推進與分級負責相結合,按照“樣板河湖”創建標準,同步管護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要求,努力把樣板河湖打造成蓄水帶、生態帶、景觀帶、旅遊帶、產業帶。

在創建過程中,注重整合相關資源,如江背鎮將樣板河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和全域旅遊相結合,整合各方資金,沿三叉河打造溼地公園、棧橋觀渡、筒車主題公園、龍舟體驗中心和漁夫廣場……既建設了美麗鄉村示範片區,又帶動了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高橋鎮通過深入挖掘金井河文化資源,利用明清茶莊舊址,在金井河重要節點打造景觀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將打造特色小鎮與金井河治理相結合,力求重現明清茶莊昔日盛景。長沙縣水利局副局長童亞祁表示:“開展樣板河創建工作,是進一步推進河長制工作見行動、見成效的具體體現,也是助力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引擎’。自2019年以來,長沙縣已完成樣板河湖打造17條,目前已進入日常管護階段。”

開展專項整治 推動創建速度

堅持精準施策、源頭管控、整體推進、標本兼治,在落實河湖“清四亂”、河湖非法採砂整治等工作基礎上,長沙縣集中力量開展了“深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專項行動,對轄區內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51條河流和144個水庫管理範圍內存在的違法建築和違法行為進行全面排查整改,累計核查、暗訪河湖“四亂”問題100個,逐一登記造冊、逐一落實責任、逐一銷號管理,目前所有問題已按期整改到位,並順利通過驗收。

健全機制隊伍 保障創建成效

長沙縣水利局局長高新良介紹:“按照智慧管河、常態巡河、全民護河的思路,我們推廣應用‘長沙河湖長’手機APP,各級河長以及監管、巡查、執法人員全部綁定,開啟‘掌上治水’新格局。”通過採用無人機航拍、第三方暗訪等形式,長沙縣河長辦將檢查發現的問題製成影像資料,發給相關河長,責令限期整改,做到問題不解決不銷號、成效不明顯不銷號、群眾不滿意不銷號,有效調動起各級河湖長的責任意識和緊迫意識。

長沙縣還採取向社會招聘公益性崗位、購買服務等方式,組建護河員、保潔員隊伍,負責河湖日常巡查和保潔,在重點河湖設置40餘名“民間河長”“社會監督員”,協助河長開展工作,建立起網格化巡護機制,打通河湖管護最後“一公里”。通過報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媒介將舉報電話等相關信息向社會公開,鼓勵引導群眾參與監督,形成了人人關注、人人支持、人人參與“樣板河湖”創建和管護的良好氛圍。

長沙縣將樣板河創建作為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管好河庫這個“盆”,治好“盆”裡的“水”。截至目前,長沙縣共創建樣板河17條,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用於河道保潔,各級河長積極行動堅持常態化巡查。

如今,一條條水清岸綠景美的樣板河已成為長沙縣水生態修復的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