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憂民的白巖鬆: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作者|曉扒扒

<code>相信曉扒扒筆下的世界,永遠都是娛樂趣事 !/<code>

俗話說:“六十年一甲子”,今年是公元2020年,是農曆庚子年,也就是十二生肖中的鼠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震驚國人,同時也讓國人萬眾一心共抗“國難”宅在家中閉門不出。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宅在家中,為了能得到疫情的最新情況,曉扒扒每天只能死守著電視來了解疫情。

這些日子裡辛苦的除了那些一線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軍人以外,還有一位通過熒幕一直傳遞給我們消息的新聞主持人白巖松。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作為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敢說真話,妙語連珠,獲得讚譽無數,也得罪過不少人。

不過白巖松行的端做得正,從沒有因為外界的種種輿論,而沒有選擇退縮,失去自我。

俗話說:“一個不得罪人的新聞評論員,不是合格的新聞人,如果被所有人喜歡,那是一種悲哀。”

我在白巖松身上看到了最好的印證。

白巖松不僅敢當眾罵霍頓混蛋,而且還敢指責家暴的蔣勁夫“打老婆或女友的還能叫男人嗎?”

如今,白巖松作為央視新聞的代表,堪稱《新聞聯播》的招牌,標準的“國字臉”,莊嚴的外表,沉穩大氣搭配上犀利的話語,一度受到大家信任和喜歡。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殊不知,他無限風光的背後也和眾多主持人一樣歷經過多少苦難的磨礪,才成就出今天強大的自己。

01、年少時的辛酸歷程。

196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白巖松出生了。

在8歲時,父親因病撒手離開了人世。

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頂樑柱”塌了

失去父親的白巖松便和母親、哥哥相依為命。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由於,家庭條件比較貧寒,日常吃水都是他和哥哥跑很遠的地方挑水共同完成的。

之後,哥哥奔赴北京上學,挑水的任務便落在只有11歲白巖松的肩上。

貧寒的家庭環境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靠誰不如靠自己,只有好好學習把自己變的強大了,才能捍衛尊嚴。

之後,白巖松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開始發奮學習,最終考進了北京廣播學院,從此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02、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25歲時,白巖松去《東方時空》應聘兼職策劃。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誰曾想,擁有敏捷思維的白巖松被一眼相中,不僅沒有當幕後策劃,反而讓他到幕前當起了主持人。

眾所周知,主持人這個行業對普通話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央視,更是嚴厲無比,讀錯一個字就要罰款50元。

而在內蒙古出生的白巖松講的普通話帶著一種濃重的地域口音,不僅一個月的工資都被扣光,甚至還欠欄目組幾十元。

儘管如此,白巖松沒有抱怨,反而變的更加努力練習普通話。

據悉,當時為了去掉自己濃重的地域口音,不惜在嘴裡含一顆石頭,練習繞口令。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

多年後,白巖松憑藉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加上活潑而不媚俗的主持風格,獲得的“金話筒”獎,同時被觀眾們冠譽上了央視名嘴的稱號。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成名後的白巖松,卻遭來有些人的輿論、誤解以及誘惑。

03、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

當年,曾在某一天白巖松突然接到了來自領導的電話,電話裡稱:

“小白,聽說你自殺了?”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聽到這話的時候,白巖松覺得真有趣,早上自己還在主持節目,下午去踢的足球,怎麼突然間就被人說“自殺”了呢?

這消息傳播速度之快。

隨後,就有記者聯繫上白巖松,他告知記者自己一切正常,他也根本不知道網上有這個傳言,並聲稱:

“不管外界怎麼說,我該怎麼做新聞還是怎麼做。”

除了這次被自殺事件外,白巖松還曾被別人誤解指著罵。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眾所周知,《東方時空》是一則報道無數大事的新聞節目,更是被有冤人們稱之為信任的“舉報箱”

據悉,當年白巖松一直是人們心中的最信任的發聲主持人,只要把冤情給他說了,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報道出去為民伸冤。

可在2001年9月12日,911事件的第二天,白巖松卻遭受到了一位中年婦女的謾罵稱:

不是說只要有大事就能看到你嗎?昨天為什麼沒有看到你?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其實,當時白巖松並不是不報道,只是由於情況特殊臺裡沒同意,面對這樣的指責,白巖松也沒有過多的回應,不免讓人感到很心疼。

俗話說:是人才誰都想要。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白巖松曾採訪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的行長劉金寶稱: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錢、權、名都是有力量的東西你更喜歡哪一個?

對方几乎沒有思考,爽快的回答:

“我喜歡權力。權、錢、名這些東西都是中性的,不好也不壞,看在誰手裡。你不覺得讓他在有理想的人手裡更好嗎?”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面對劉金寶的回答白巖松說:

誰都喜歡錢,但要守住底線取之有道。

其實,白巖松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他不會被物質和金錢所迷惑。

據瞭解,曾有兩家國際獵頭公司找到白巖松,對方看起來似乎不惜一切代價挖他走,並聲稱:

“什麼可以讓你離開這裡?”“你儘管開一個價。”

可誰也沒有想到,白巖松竟然堅定回答稱:

“起碼從目前看,沒有任何物質條件,可以讓我從央視離開。”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不僅僅是因為他靠著央視成名,更重要的是:央視,依然是離新聞與戰場最近的地方。

這對一個新聞人來說,太重要了。

如今,自疫情發生以來,白巖松用行動向我們證明了作為新聞人的一份責任和擔當。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疫情發生後,白巖松曾毫不避諱連接了武漢市委書記並拋出一連串問號:

“儲備物資都去哪了?您作為市委書記,能不能給個保證。回應群眾關切,接受人民監督,同時倒逼自己能力?在疫情開始時,我們到底有沒有警覺?您作為決策者,有沒有想過最壞的結果,有沒有政策儲備?”

一連串的問號擲地有聲,每個都扣響了疫情警鐘。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從1997年香港迴歸到2003年非典一線,他總能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堅持新聞人的信仰,探索真相,追求真理。

在很多老百姓的心中,白巖松就是真相的代言人,只要有他出現的地方,就一定能聽到最真切的答案,得到最真實的報道,這也是白巖松能俘獲民心的原因。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如今,時間飛逝,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白巖松從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成為了一個堪當大任的臺柱級主持人。

在白巖松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代知識分子的成長和擔當。

憂國憂民的白巖松:被自殺被罵拒天價死守央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