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蔡伟38岁时进复旦大学,做学术研究是幸福

他当过工人,下岗十余年,既摆过小摊,也蹬过人力三轮车。

这样的人生,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再没有机会有所作为。可是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坚持自学20多年,成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

他就是逆袭为复旦博士的蔡伟,而且是《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编纂工作成员之一。

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蔡伟38岁时进复旦大学,做学术研究是幸福

蔡伟仅有高中学历,38岁时凭着多年的坚持,从一名蹬三轮车夫,被“破格”录取为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而他也因为这一事件,成为了当时网络中的热门人物。

“不曾想过有这一天,感觉不像是真的。但是,如果没有以前的经历,今天也不会去珍惜。”受到了诸多媒体的报道和赞誉,蔡伟却显得很平淡。

曾经在初中,蔡伟的成绩还算不错,可是到了高中之后,他发现自己学习理科十分的困难,而唯独对古典诗词感兴趣。而这样的偏爱,自然笃定他在高考中难以取得成功。

高考失利后,蔡伟进了一家橡胶厂当工人。但是命运不济的他,在1994年,因为厂里效益不好而下岗,之后就开始摆起来小摊。

而蔡伟的偏爱,似乎与这些年那些偏科生一样,只是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

蔡伟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在贫穷的生活中,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埋头苦读,这一读就是20多年。

或许,就是这样的坚持,即便是在没有太多好书,没有人为他答应解惑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于有着理想和追求的蔡伟来说,贫寒的生活并不苦,苦的是找不到志趣相投的人。

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蔡伟38岁时进复旦大学,做学术研究是幸福

锦州当地没有研究这方面的人,我只能到图书馆借书自己研究。但有些书当时只允许有一定学历或者专门研究的人员才能借阅,我连翻看的资格也没有。”

蔡伟没有导师指导,唯一的老师就是书和自己;然而,当初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也并不如意。可是他为了能够坚持梦想,执拗地拿着笔记本,抄下了《方言》和《尔雅》两本典籍,时至今日,也依然记忆犹新。

然而,蔡伟所研究的领域,也注定了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因为这些研究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而他寻找知音,也是发生在2003年上网的一次巧合。

不过,对于蔡伟来说,如果曾经的下岗,只是让他经济上受到打击,那么2007年,妻子生病,就是对他的又一次考验。

在生活的压迫下,蔡伟蹬起了“神牛”三轮车,只为挣更多的钱,可是钱够花了,他却发现看书的时间却少了。或许,有些人在这个时候会选择放弃,

但是蔡伟却因为在网络上的一次诉苦,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他获得了一份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临时工作,而这与他所研究的内容不谋而合,正是事业与爱好完美的一次重合。

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博士,蔡伟38岁时进复旦大学,做学术研究是幸福

而就是这一次机会,蔡伟的人生开始变得不再平凡。裘锡圭、李家浩、吴振武3位著名学者联名写了推荐信和复旦大学的申请一起报送教育部

,请求特批蔡伟报考博士,很快得到了许可。

蔡伟也没有让那些推荐者失望,他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成为了复旦大学这样名校的学子。“我只是觉得又幸运又幸福,”对于命运的转机,蔡伟一再强调:“能被教育部特批、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被裘锡圭、李家浩、吴振武等伯乐们赏识,我很幸运。”

“能够做我最喜欢的学术研究,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

2015年12月,蔡伟博士毕业后,招聘到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学院任教。据悉,2018年7月蔡伟受邀参加了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先秦两汉讹字学术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先秦秦汉古书校字九则》的会议论文。

无疑,蔡伟的经历会激励更多的人,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期待更多的人梦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