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富貴“穩”中求



1978年開始,中國幾萬家房企用了30年光景印證:中國房企提高規模容易,讓它們主動降槓桿、去金融化,很難。


剛過去不久的恆大業績發佈會上,恆大卻把“降負債”一環擺在了舉足輕重的高度——提出了“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


降負債以求穩,富貴“穩”中求。


新的轉型路

TOP3房企中,萬科1984年創立,碧桂園1992年創立,恆大1996年創立。


而創立最晚的恆大,2015年提出“三高一低”戰略,到2017年提出“三低一高”戰略,再到今年的“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戰略,一直正面積極尋求變革。


不過,對於金融屬性很強的地產行業來說,提高銷售難,真實的“降負債”更難。隨著地產業從黃金時代淡出,這一回,恆大又走在了行業變革的前端。


現實也一直總是:強風吹頭雁。


和恆大過去的戰略轉型比起來,恆大戰略變化的具體含義是:銷售端依然要保持高增長,但同期通過減少土儲量來減負債。


的確,2019年年報顯示,恆大各項核心數據指標已經非常優秀。


2019年,恆大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手中持有的現金高達2287.7億元,核心利潤408.2億元,此前2017年、2018年引進戰投時,恆大和投資者承諾2017-2019年核心淨利合計1050億元,已經圓滿完成目標。


其實,從2017年“三低一高”戰略開始,恆大的負債率一直在大幅下滑,2017年淨負債率從2016年的450%下降到了180%上下,到了2018年,淨負債率為150%上下,在去年年底,淨負債率基本和2018年持平。


恆大:富貴“穩”中求


由此可見,恆大的財務結構已經非常完善,而隨著“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戰略的推進,財務結構將逐漸臻於完美。


恆大轉型求穩

今年前4個月,受疫情影響,中國樓市基本停滯,房地產銷售額、銷售面積、投資總額等核心指標都下降了40%。


這種情況下,蘊藏積極變革基因的恆大及時推出了“網上賣房”活動。


結果,恆大在全行業暗淡的今年一二月份,實現銷售額966.7億元。


特殊狀況對於善於準備的企業和人來說都是超車的機會。此時,恆大基於手機app恆房通,已經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高科技大數據網絡賣房路徑,可以想象,在最艱難時期都賣出千億銷售額的恆大集團,前期蓄客都會逐漸轉變成購房者,保障未來幾年銷售額。


因此,2020年,恆大對內提出了8000億銷售目標,計劃2年後,在2022年破萬億。


而實際上,恆大去年銷售未結轉的銷售額就高達4500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只要實現3500億元的銷售額,就能達到8000億元銷售目標——由此可知,無論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恆大完成銷售額都問題不大。


在利潤方面,恆大此前十分輕鬆的完成了核心利潤“三年1050億元”承諾,在核心利潤略微收窄的2019年,只要完成300多億元就能實現承諾,而恆大最終完成額是408億元。


恆大董事會主席許家印表示:完成承諾前提下,利潤適當收縮,就為未來盈利創造了空間。


恆大:富貴“穩”中求


可以說2020年,“穩”已經成了恆大戰略的核心關鍵詞。


而無論是提高銷售額,還是穩定獲取利潤,擁有優質土儲都是關鍵。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除去舊改,恆大擁有的土儲是2.93億平方米,其中67%位於核心一二線城市,整體土地均價是1800元/平方米。


“2.93億平方米”鎖定了未來高銷售額——有房可賣。而“67%位於一二線城市”和“均價1800元/平方米”,這兩組數據間巨大的利潤空間,就為恆大鎖定了高額的利潤。


回顧恆大2019年底和今年年初的這一波兒打折,打折後清盤均價大約是8100元/平方米。恆大數據估算可知:


即便打折,毛利率也能維持在30%,淨利潤維持10%。


恆大優質的低成本土儲,令諸多房企望塵莫及。


這一次,恆大降低土儲的具體方式是:每年銷售約7000萬平方米土地,同時購入大約4000萬平方米,因而每年減少3000萬平方米土儲,3年減少9000萬平方米。


由此可知,恆大的“控土儲規模”不是不買,而是減少攝入。可以預知的是,未來3年在不斷賣房和買地的過程中,恆大的土儲會進一步完善。


土儲結構被完善的同時,降低負債也變成了可能。


按照恆大的計劃,預計未來3年,公司每年減少1500億元有息負債,到了2022年,把有息負債控制在4500億元以下。


1500億元——這個數字基本是top18房企一年的銷售額。恆大的“量級”由此亦可展現。


中間值得特別指出的一點是:恆大計劃降低的是有息負債,而不是負債率,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你看看中國那幾十家上市房企這幾年年報,負債率基本都是逐年下降,但負債總額持續上升。“負債率=負債方/資產方”,降低負債率有時玩的只不過是把“資產方”做更大的文字遊戲,但負債總額減少才是最真實的“降負債。


跟提高銷售相比,降低負債難度更大的原因有三:


1、銷售規模要大,保證高週轉速度,令土儲等資產順利轉換成現金;

2、維持利潤高位,不以犧牲利潤為前提,收穫利潤始終是企業的經營本質及核心;

3、最重要的是,一直保持高成長性。這意味著恆大降低負債以後,也能保持巨量優質土儲,便於未來開發。


而依託著恆房通APP,以及巨量土儲的恆大集團,這些難題都將被克服。


新產業發力

恆大選擇今年調整戰略還有一個原因,諸多部署已經逐漸進入盈利階段。


兩年之前的2018年,之前以民生地產為主業的恆大集團,確定了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以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在新拓展的文化旅遊、健康養生和新能源汽車3個新領域中,尤以科技含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最為艱難。


而2020年,恆大文化旅遊、健康養生已獲得長足發展,新能源汽車板塊,第一輛新能源汽車——恆馳1也將在今年落地。


恆大不僅想將新能源汽車變成自身業務板塊的龍頭,還想做整個新能源車行業的龍頭。


根據規劃:


2020年,恆馳1新能源車上市;2021年,整個恆馳產品系:14輛車全部入市。


許家印對恆馳系列特別有信心:

“不能說輛輛都是爆款,出8-10輛爆款,還是有信心的。”


國內新能源車領域,現在能夠入北上廣深等核心消費區域小白領視野的,不過理想、蔚來區區兩三款車型,其它車型質量尚顯平庸。而理想one、蔚來ES6車型售價都在30萬+。樓市裡專門給剛需、剛改做房子的恆大設計出幾款高性價比新能源車,很容易變成汽車領域攪局者。


和地產行業一塊塊土地一點點做起來不同,恆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像是資源整合者。


電機、總成、電池、輪胎、銷售渠道等核心技術和板塊,恆大基本都是通過併購獲得。雖然恆大造車經驗前期欠缺,但併購的各板塊公司佔據世界先進行列,產業鏈各個環節有效聯合,形成“1+1>2”的最終效果。


隨著產出的臨近,恆大的投資規模也在放緩,但變現的日子卻正在來臨。


據許家印現場表示,2019年,恆大新能源車投資總額被控制在200億元內,2020年預計不超過150億元,2021年則降至50億元。


隨著投入的減少和逐漸盈利,可以想象,新能源汽車板塊將變成恆大新的發展引擎。


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美國特朗普決定推行萬億貨幣寬鬆放水計劃,世界經濟體消費將被帶動,艱難時期有著良好表現的恆大,無疑將面臨更大的機遇。


而這些機遇,將不再完全來自民生地產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