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中的"柴达木"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柴达木戈壁滩度过的,荒漠砂石、干旱少雨、风急且冽,这就是柴达木的模样,在十岁之前我甚至没有见过自然界的鲜花,导致现在居住长安城的我报复性的迷恋秦岭,迷恋山中一草一木、一山一石!

我的柞水朋友大徐老师给我说,秦岭山中也有一处"柴达木",莫非秀美的秦岭也有飞沙走石的戈壁滩?大徐说,其实"柴达木"指的是镇安县城20公里处的一条山沟,这条沟沟深百十多公里,分为三个大区域:柴坪镇,达仁镇,木王镇,把三个镇的名字第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是"柴达木", 群众就戏称他们是柴达木山民。以前沟深林密导致交通不便,如今,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交通便利,"柴达木"的称谓沿袭下来,成了山民抹不掉的记忆。

清明时节的前几天,我开车走访了其中的达仁镇。

从镇安县城南下,一个名叫两河关村的地方,旬河从西北方向的山沟中冲出,在这里接纳了乾佑河,一同南下流向汉江。我转向西北的沟中,而前行。旬河碧绿平静,两侧的山体峻峭秀丽,常有横空出世凸凹有型的山岭出现在眼前。

过了仁河口镇,一座犁铧模样的山体将旬河与达仁河破开,右侧旬河左侧达仁河,山沟也分成了两道,我继续沿着左侧前往达仁镇。

四月的"柴达木",桃红柳绿菜花黄,色彩明艳动人,重重似画,曲曲如屏。达仁河在山峦之中画出一个巨大的弧形,达仁镇就坐落在弧形两岸,大约五六十户人家的样子,两侧的山坡也有点点稀疏的房屋散落。

中学、小学、卫生院、邮电所、商铺等等一应俱全,一座1976年建造的单拱"狮子口桥"横跨达仁河,将它们连接起来,历经四十余年的风吹雨打,岿然屹立在河两岸,依然承载着两岸百姓的来往交通。老桥朴素无华,沿着河岸是高低错落的青灰色石头房基础,房屋倒是新旧不一。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位于街道边的老粮站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太有年代感了!步入其中,高约一人的房基,斑驳的墙体见证了粮食从统购统销到放开粮食市场的政策变化,有16座仓库,有标语"常年常时收购 户交户结兑现",还有地方粮站的标志,用现在时髦的词语称作——"LOGO"。粮站早已不用,现在租给了远离镇点在此上学的农家孩子。

走出粮站,几处店铺传来阵阵茶香,四月的达仁迎来了采茶制茶的时间,农人们将新鲜采摘的嫩芽交到茶厂,也就是镇上大小不一的店面,当天就要进行晒青揉捻的过程,镇安特产"象园茶"就出自沟里的象园村,店铺主人热情地泡上一杯清茶,茶气氤氲之中忙碌的身影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吧!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小镇太小,长不过1公里。我走向山坡,还有十来户人家居住,老房古旧却不破败,屋里火堆熊熊映照着农家大哥乐在其中的笑容。新翻的泥土是黄中透红,一老一少在点豆种秧,山外的喧嚣世界丝毫影响不了他们的清净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

老屋前后的苹果花正艳,虫鸣鸟叫,怪不得欧阳修有诗云:"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其实对于田园农家,范成大的描写似乎更加欢乐:"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站在山坡的农家场院向西北而望,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柴坪、木王就在那连绵不断更深的山中,等候着我去探寻!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秦岭山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