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游戏有哪些?

小狮子啊


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游戏有很多很多,不知道您的孩子处在哪个年龄阶段?

在最小的时候,孩子刚生出来,可以让孩子多趴着,接下来可以让孩子多爬一爬。在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孩子自己玩游戏,不要去打扰他,这都是对注意力的培养。

当他到了3到6岁的阶段,对注意力培养游戏有很多啊,比如说抛接球,卧地推球,小推车等。

到了7到12岁,注意力的的方法更多。舒尔特方格以及更多的纸面游戏都可以帮助孩子去培养注意力。

希望题主可以回复我,您的孩子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我可以具体推荐一些游戏和玩法给您。


肥粗的大槽


专注力小游戏

牛和羊

训练目标:快速反应能力,方向感

训练方法:

1牛是朝右,双手当牛角放在头顶:羊是朝左,左手叉腰,右手胡须;

2如果有需要变换方向必须同时变换指令和方向。

 

yoyoyo

训练目标:快速反应能力、方向感、逆向思维

训练方法:1.总结了往左传的規律:拍右边一弯腰一拍左边,并由此推断出来了往右边传的规律是:拍左边一弯腰一拍右边;

2. 从第一个被指定的人开始弯腰,两边的人用手在其背的上方拍两下手。

   

 

传棒

训练目标:注意力稳定性、自我反省能力

训练方法:属于反应类游戏,为防止掉棒需要注意的有:A:数1的时候是接棒,数2的时候是传给旁边的同学;B:拍的时候在自己手上多停止一拍、进行调整:C:笔到了自己的手中一定要握紧,不能摊开手:这个环节可以同时多支笔进行传递。

传棒规律:往左传:右手接左手传;往右传:左手接右手传。

 

rall that bal

训练目标:控制能力、自我反应能力、稳定性

训练方法:总结了往左传的規律:拍右边一弯腰ー拍左边。并由此推断出来了住右边传的規律是。拍左边一弯腰一拍右边

从第一个被指定的人开始弯腰,两边的人用手在其背的上方拍两下手。

 

拍3令

训练目标:快速反应能力、数字感觉

训练方法:跟“明7暗7”的要求一样,从1开始数数,凡是和3有关的数字,3的倍数,都不能说出来,要用拍手表示。这个游戏比“明7暗7难度略大一些,因为和3有关的数字出现的频率高,3,6、9、12、13,15、18,21、23等所以一不小心,就会中圈套,所以注意力必须得高度集中

 

Bingbang

训练目标:思维反应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ANG

训练方法:游戏的规律是三人一组,分别是1、2、3号,在唱到BING的时候是自己拍手,唱到BANG的时候两个人对拍,对拍的顺序是先1、2号对拍,3号拍腿;接下来2、3号对拍,1号拍腿:3、1号对拍,2号拍腿。最后一句多了一个BING BANG,3、1号对拍一次然后转成1、2号拍两次。



了凡育儿教育


一、先从游戏入手

1、拼图、下棋

让孩子尽早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

2、猜物

把几种不同形状、轮廓鲜明的东西放在袋子中,让孩子去摸,然后提问孩子:“一共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什么东西不见了

摆出几样东西,让孩子看上1—2分钟,再让孩子闭上眼睛,拿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东西,再请孩子说说什么东西不见了。(提示:可先从少数几个东西开始,等孩子记忆力增强后,再逐渐增加东西的数量和拿掉的数量。)

二、从语言入手

听故事

在讲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问题;还可以要求他在听完故事后复述给你听。

传话

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你去告诉爷爷,今天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句子。

学话

教孩子跟随你说话,在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半句,让孩子说后半句。

三、从数学入手

1、找数字

让孩子在纸上把大小不同、次序混乱的1—100的数字,依次找出并圈上。(提示:这个训练可常做,每次记录下时间,或跟家长比赛,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2、连图形

让孩子把1—100甚至更多的数字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各种有趣的画面。

四、从交往入手

小帮手

经常让孩子帮助家长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他在一次完成。“请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

五、从听、看入手

准备配有磁带或CD的图书,让孩子先听,再看图书,理解其中内容。

这种图书以听为主,用图书来加深理解,此方法对孩子将来进入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更主要地培养了孩子安静、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以下还有几个训练注意力的小游戏:

1、玩扑克游戏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2、买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练习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

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孩子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梦幻西游忠实玩家


不集中注意力的原因有很多,让我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训练方法。但是家长们在使用前必须以专业评价为基础接受训练。否则会产生反效果。

训练项目1:侧面翻滚训练目的:通过孩子的滚动提高触摸感,身体协调训练类别:前庭平衡感,触觉训练法:侧面翻滚的训练很简单。让孩子躺在床上或地上,双手放在头上,或者两边滚动。如果是已经熟练的孩子,可以加上枕头和枕头等柔软的障碍物,让孩子每次转5-10分钟左右,或者自己滚动。

训练项目2:双腿支架爬行训练目的: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加强温情感,前庭平衡感调节训练类别:前庭平衡感,感受感觉,触觉训练方法:使孩子双脚,膝盖不接触地面,手脚交替移动的爬行孩子熟练地爬行后,提高孩子的爬行速度或在爬行路径上安装障碍,使孩子能够横向爬行,反向爬行也是有效的。每次训练约5-10分钟

训练项目3:跪下训练目的:提高视口调节能力,加强本体论和前情平衡感的调节。训练范畴:前庭均衡角,体感训练方法:跪下的方法很简单。使膝盖跪下,使上半身伸直,诱导孩子交替移动膝盖。孩子做得好的话,可以添加障碍物、头顶上的沙包等其他动作。每个练习大约需要5-10分钟。

训练项目4:趴着进行洗车训练的目的:提高手的协调能力,增强本体感觉和前庭平衡感训练类别:前庭平衡角,感受,触觉训练方法:扁平轿车是孩子们以前经常玩的游戏。扁平的轿车对前庭感觉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孩子用双手支撑地面,然后父母抓住孩子的脚踝,抬起孩子的腿,让孩子依靠双手来回移动。孩子能做左边的运动,父母就能增加训练时间,增加障碍物,给训练加重困难,让孩子走上坡道或车道。每次练习5-10分钟左右。

训练项目5:青蛙跳跃训练目标:加强前庭平衡和身材感,提高身体协调和下半身肌肉力量。训练范畴:前庭均衡训练,体感训练,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训练方法:青蛙很简单,大家都应该会做,主要能锻炼孩子的身体调整和下半身的力量。让孩子把双手向后仰,抬起头,或者把双手向上举起来跳跃。孩子熟练后,可以训练他落地声音,使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加强感受角度的感觉。每次训练5-10分钟。训练项目6: 1脚连续跳跃训练目的:加强前庭平衡和感觉,提高身体协调性,下半身肌力训练类别:前庭平衡感训练,动作能力训练方法:让孩子单脚站立跳跃,然后训练左右腿训练,促进孩子大脑双侧功能分化,锻炼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孩子熟练的话,可以提高难度、设置障碍物、在适当的距离圈住,让孩子从一个车轮移到另一个车环。每个练习大约需要5-10分钟。

训练项目7:上坡爬行训练目的:刺激前庭平衡和感受,提高身体和谐与四肢的合作能力,提高四肢的力量。训练范畴:前庭认识训练,体感训练,肢体协调训练,双方功能分化训练方法:让孩子坐在地板上后,用双手扶着地面,举起臀部,离开地面。当孩子能用四肢支撑身体的时候,让孩子轮流练习手脚。孩子能够熟练地行走,会给孩子加重困难,在孩子走的路上设置障碍物,让孩子避开障碍物,侧身爬行,或者向后爬行。每个练习时间约为10分钟。

训练项目8:双足钳跳跃训练目的:加强前庭平衡感和体感,提高身体协调、身体平衡、腿部之间的呼吸能力。训练类别:前庭,感受,双方功能分化训练方法:将沙包、小球或其他柔软的项目放在孩子两膝内部,用力拉孩子的腿,然后拿着项目向前跳。每个练习时间大约为5-10分钟。

训练节目9: 2踢腿大长球训练目的:提高前庭平衡感、身体协调和脚部配合力。训练范畴:体感训练,前庭均衡感训练方法:让孩子坐在地板上,将身体稍微向后仰,双手向后仰,抬起腿,父母把大长球推给孩子,用孩子的腿用力推,把大长球还给父母,把孩子的背部伸直,控制孩子踩踏板的力量和方向训练时间:每组10次,3-5万亿韩元。

训练项目10:前轮训练目的:加强前庭平衡感和感受感知,调整身体和提高腿部合作能力训练类别:主体链式训练,前庭平衡感训练方法:前轮对孩子的前庭刺激比较强,没有这样做的孩子一般连尝试都不会,所以需要父母的鼓励。第一次开始训练的时候父母要好好保护,在柔软的床或垫子上滚动的时候尤其要好好保护孩子的脖子,孩子要用双手扶着地面,用双脚用力踩踏板,一只手支撑孩子的腹部,一只手保护脖子,完成打滚。滚动的焦点是木头等。要注意不要直戳孩子的头,滚动他。每组5-10次,练习2-3组。训练项目11:毛巾卷训练目的:训练孩子本体论和触觉,教育孩子触觉敏感度的教育类别:感受感知,触觉训练方法:找到毛巾或床单,把孩子整个团团围起来,开始卷起来的时候,孩子越来越紧,然后慢慢变成粗毛巾,用同样的方法卷起来。然后轻轻按压,用双手轻轻摩擦孩子的每个部位,可以提高每个部位的触觉感。每次培训运营每5-10分钟观察孩子的变化,注意力。

训练项目12:抓住脚踝的训练目标:加强前庭功能,提高身体各部位调整能力的训练类别:体感,前庭认知训练法:确保孩子用双手抓住自己的脚踝,防止膝盖弯曲,然后直立行走。孩子熟练后,可以添加障碍物、沿着曲线移动、左右移动、向后移动等,控制枕头和不移动自己的身体。孩子不灵活时,先抓住膝盖,或者移动小腿。


可爱宝宝玩具屋


家长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专注力好不好,但是,我们宝宝的专注力其实自身就具有,只是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一些“爱”的举动破坏了这一点。因此当孩子沉浸在他自己的思维空间的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留白,给他思考和沉淀的自由空气,不要急于灌输知识,不要强行闯入他的精神世界。

下面提供的这些游戏,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孩子玩的过程中,或者父母参与的过程中,希望爸爸妈妈们,给孩子独处思考的机会,只有不被打扰的独立思考能让思维持续深入下去,专注力随之形成。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父母再适当的引导和介入,才是最好的。

一般来讲,学龄前儿童的专注力平均时长如下:

8~15 个月 :大概 1 分钟左右

16~19 个月:30 秒~2 分钟

20~24 个月:30 秒~3 分钟

25~36 个月:2~10 分钟

3~4 岁:3~15 分钟

5~6岁:5~15分钟

但每个小朋友的情况会存在一些不同。

如果孩子的专注时长,小于对应平均时间,妈妈们首先要考虑自己有没有以下几种行为,有的话需要及时修正。

1.当孩子正玩积木玩的很投入,家长时不时一句关心的话,会打扰孩子的专注力。

2.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放任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使TA对其他事情失去兴趣。

3.家长会对孩子指责,唠叨,会让孩子变得情绪化,内心不平和,做事难以集中精神。

1、复述游戏

让孩子看图画书15分钟,或看一节完整的寓言动画,立即合上书或在关上电视后,要求孩子按要求复述故事。为预防孩子摸准你的要求后,只看个梗概就走神,可灵活安排“复述”内容:可以提几个主要问题;也可以要求孩子把刚看过的动画形象画下来;还可以一家人分饰其中的几个角色。

2、寻找地图

爸爸或妈妈让孩子在地图上寻找一个不太熟悉的城镇。这张地图,可以先从简单的中国省份图开始训练,等孩子查找能力增强之后再找复杂的地图进行训练。这个游戏能提高观察时集中注意的能力。

3、玩扑克游戏

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和次数。这游戏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反应能力。

4、萝卜蹲

这个游戏可以在学校里面由老师组织玩。将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一组代表萝卜,一组代表苹果,一组代表西瓜。老师喊口令:“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苹果蹲。”喊哪一组蹲,哪一组要快速蹲下。喊另一组,前一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未按口令动作的孩子算失败。(也可以由孩子来发令)

5、大小西瓜

这个游戏可以在学校里面由老师组织玩。小朋友站成圈。老师指定一个孩子当排头,说“大西瓜”,但两手比成小西瓜的样子;接着第二个孩子说:“小西瓜”,但两手比成大西瓜的样子,依次直到最后一人。这个游戏有助于破除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

6、反口令游戏

爸爸或者妈妈说一个口令,孩子按照这个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例如爸爸说: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要向后退一步。 孩子和父母轮流做,按照规定的时间计算各自正确的次数,也可设定一定的奖励能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这个游戏既可以增强亲子交流,又可以训练孩子的听知觉能力和反应能力。

7、多米诺骨牌

大约有七成“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通过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其耐心得到长足的进步。

多米诺骨牌训练其实是考验孩子能将单一的动作坚持多久的一个训练,对心神的专一、心神集中的持续时间,都是一个极好的练习。

不妨试试吧!提升孩子专注力,还能促使孩子对学习的“单调”产生耐受性。

8、指向型专注力游戏

指向型专注力指的是孩子能将自己的专注力指向一个目标。例如课堂上除了老师讲课的声音,还有窗外的脚步声、同学的讨论声,宝贝能够将自己的听觉注意指向老师讲课的声音,而忽略其他声响。

如果指向型专注力缺乏的话,可以通过听动反应游戏来训练。比如可以跟孩子玩这个游戏:当宝贝在听一段故事的时候,比如:小猴的农场里长满了水果和蔬菜,有粉嫩的水蜜桃,绿色的西瓜,红红的苹果,水嫩的鸭梨,晶莹的葡萄……小动物们过来帮忙采摘,小猪帮忙摘葡萄,小兔帮忙摘鸭梨,小熊帮忙摘西瓜…宝贝如果听到动物名字,就要拍一下手。借助这种听觉与动觉互动的游戏,来帮助指向型专注力的提升。

9、选择型专注力游戏

选择型专注力指的是,在众多刺激目标中,选择需要注意的目标。比如家长经常说小朋友看电视时,怎么叫都没反应。这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型专注力的缺乏,看电视占据了孩子的全部注意,使孩子无法选择注意其他信息。

面对选择型专注力缺乏的儿童,可以玩“夹彩豆”的游戏,给孩子一盘混在一起的红豆、绿豆、黄豆,要求孩子将红豆挑出到一个碗里,绿豆挑到一个碗里,黄豆挑到一个碗里,如此反复的训练,能提高孩子选择型专注力。

10、转移型专注力游戏

转移型专注力指的是,我们完成一件事后,将专注力收回,集中到下一件要做的事情中去。

比如像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又要看课本、又要写字、还要打草稿,宝贝必须在这些注意项目中做转换,才能完成写作业这项任务。再比如说课间休息后,要迅速安静下来集中上课,但有的孩子却沉浸在课间游戏中,无法集中专注力。

当孩子缺乏转移型专注力的时候,一般可以玩“多色串珠”游戏,让孩子串红黄蓝、绿红蓝的颜色组合,再慢慢增加颜色数量至4种、5种……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孩子专注于看到或者听到的事物,加以记忆、分析并作出适当的回应。

11、持续型专注力游戏

持续型专注力指的就是孩子能维持注意力一段时间的能力。研究表明,孩子的专注力时长和年龄有很大关系,5--6岁时,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为25--30分钟。家长可以记录完注意时长后做个对比,看家宝的专注力情况如何。

想提高持续型专注力的话,可以玩迷宫的游戏,给一张迷宫图和一支笔,让孩子在5分钟内从入口找到出口。通常专注力不佳的孩子很快会放弃,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一起,带着孩子观察迷宫路线,或者用手指先画一遍,之后再让孩子用笔走迷宫。如此就可以训练孩子持续型专注力。

12、分配型专注力游戏

分配型专注力就是将注意分配在不同工作项目上,比如孩子在课堂上,需要一边听老师的讲话,一边看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一边做笔记,这就是一种分配型专注力的表现。

如果孩子的分配型专注力不佳,学习时总要一直盯着老师听讲,等老师讲完再做笔记的话,这样很不容易跟上课堂的进度的。

针对这方面专注力,可以和孩子玩“听故事找词”游戏,念一篇符合孩子年龄的故事或寓言,比如乌鸦喝水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他在低空盘旋着找水喝。找了很久,他才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水瓶,便高兴地飞了过去,稳稳地停在水瓶口,准备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里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颈又长,乌鸦的嘴无论如何也够不着水。这可怎么办呢?。。。讲完故事后,让孩子数一数“乌鸦”这个词出现了多少次,念完后还要让宝贝复述大概内容。刚开始玩,家长一定要控制难度,从少的词语增加到多的,甚至一次找2、3个词语。

13、按顺序找数字(舒尔特方格)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

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见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自己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14、玩“开火车”游戏

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有爷爷奶奶或其他参加,那就更好了。为了叙述的方便,现以三人为例,方法是: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

如,父当作北京站,母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父拍手喊:“广州开”,于是,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

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15、玩乒乓球干扰注意游戏

本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

和孩子一起玩乒乓球,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家长可以在旁边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身体。比如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掉了!”

孩子可能忍不住会笑,但又不得不保持镇定和集中注意力,继续完成游戏。

16、学播音

广播、电视播送新闻时,他(她)说一句,你学一句,你嘴上学上句时,耳朵要注意下句,否则你就学不下去。每天5分钟左右即可,连续一月,就能达到“跟得上”,到连续学10分钟不错5个字时,你的注意力的专注性就达到良好了。这种游戏你在合格之后也最好经常“玩玩”,以训练自己的大脑。

17、抄书

将你喜欢的书、报、刊上的好文章抄到一个专门的文摘笔记本上。刚抄之时,一次看的字数不得少于六个,以次增加,当你平均每次能看(记住)约十五个时,你的注意力的专注性已经训练得很不错了

18、夹弹珠

用一个小碗或者杯子,装上弹珠,小朋友拿着筷子或者夹子把弹珠夹到另外一个碗里,比如在指定时间内(一分钟),夹起指定个数(十五个),游戏过程中只能是筷子接触到弹珠,其余物品或参赛者身体不能接触到弹珠。

19、吸管,剪刀和细绳

玩法: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小段,再用合适的绳子把它们串起来。

学习:使用剪刀,小肌肉运动技能,穿孔的动作。

可以给宝贝剪纸,要沿着虚线剪,然后拼图的那种。这个穿孔游戏的难点对于3岁多的孩子来讲,在于剪吸管的那一环,穿孔的那个环节,相对简单。

妈妈们,在跟还不会使用剪刀的宝贝玩的时候,可以把吸管先剪短一点,然后再慢慢增加长度。

20、水杯,筛子和海绵

玩法:用两个水杯相互倒水,用筛子把水里的豆子滤出来,用海绵把水盆里的水吸到杯子里。

学习:倒水的动作,筛子的使用方法,海绵的吸水特性。

这属于蒙氏教具,杯子一开始可用一次性的小杯子,后来换成玻璃杯,海绵找一块,剪成孩子喜欢的形状即可。

21、切香蕉

玩法:拨开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香蕉皮和香蕉分别放在两个小碗里。

学习:生活操作,拨香蕉皮,切的动作,分类。

22、石头画

玩法:找一些石头,洗干净后让孩子给石头上色,画成孩子想画的样子。

学习: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艺术细胞。

出去沙滩等地方游玩时,宝贝们总喜欢捡石头,捡回来的石头可以让娃自己先洗干净,然后随意涂鸦。既满足了玩水的欲望,又满足了绘画敏感期的需求。

23、创意水枪画

玩法:支起画板,给水枪装上有颜色的水,让孩子对着画板射击,直到孩子玩累为止,一副美轮美奂的画作就完成了。

学习: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是让娃玩儿的开心,且高大上

24、拼贴画

方法:从各种包装纸和废旧杂志上剪下各种图片和图案,给孩子一个胶棒,可以一边教娃事物的名字一边创作拼贴画。

学习:胶棒的用法,事物的名称。

25、用豆子描绘图案

玩法:妈妈在纸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宝宝拿豆子把图形沿线摆出来。

学习:形状与图案,专注力。

26、画在地上的迷宫

玩法:用彩色胶带在地上贴出迷宫,让宝宝转圈圈走迷宫。

学习:身体平衡及逻辑思维能力。

27、弹珠数数

玩法:妈妈用弹珠摆上1-5的数字牌,让她找出相应数目的弹珠放在下面。

学习:算术。

28、纸箱里的艺术创作

方法:从各种包装纸和废旧杂志上剪下各种图

玩法:给宝宝用纸箱打造一个私人空间,再给他一盒水彩笔,让娃自由发挥吧。

学习:涂鸦、创意

绘画敏感期的孩子非常喜欢到处涂鸦,家里的墙壁和各种家具几乎都不幸罹难。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喜欢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毕竟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渴望独立么。所以,这个纸箱里的艺术创作肯定极具吸引力哦!

29、沙滩寻宝游戏

在沙堆中埋一些小玩具,给孩子一把儿童铲,告诉她去挖掘和发现,看看能在给定的时间内找到多少玩具。用衣物装扮玩偶或毛绒玩具的游戏也需要孩子用他(她)的手和眼睛建设性地去完成一个任务。不仅需要很高的注意力,也需要手部肌肉的配合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0、涂色游戏

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动小手,比如给这幅《猪小妹一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吧!



幼儿园老师李猫猫


您好,我是若一悦读,很高兴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1.对于培养注意力有帮助的,首先当然是阅读

如果一个孩子能一次性坚持阅读(或者父母陪着阅读)30分钟,那么上小学后对于一节课40分钟的坚持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否则,将来上课、写作业、解决作业难题时,都有可能出现不容易专注的问题。

2.对于培养注意力有帮助的益智活动:

搭积木,以及类似于积木之类的所有建构类玩具,包括磁力片,雪花片,拆装玩具等等,都有帮助培养注意力的作用。因为要完成一个搭建作品,是需要专心专注,而且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越复杂的建构类玩具所耗费的专注时间越长。

3.一些棋类游戏

比如下象棋,下围棋,下五子棋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专注才能完成的游戏;因为一不专注就会被对手钻了空子从而导致输掉游戏。

4.击剑、乒乓球,羽毛球这样对垒的的体育活动,也需要十分专注地完成,能帮助培养注意力。

5.各种帮助培养专注力的书籍,比如“找不同”的书,以及“图画捉迷藏”等等,需要很专注地在页面上观察和寻找才能完成任务的书籍,以及复杂的迷宫书等,网上有很多。

6.曾经看过一个观点,意思是说,专注力不是需要培养的,而是需要维护/保护的,意思就是说,当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时,不轻易打断他,就是对他的专注力的最好培养和帮助。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哦!





若一悦读


你好,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游戏,其实有很多很多,在这里我,我就先列举两个吧,我陪我们家宝宝在玩的时候呢,我都是和宝宝在玩,早球球的游戏,这次先把球球放到桌子上,然后,要手拿起来,让他看看嗯,我的哪一只手里有球球,另一只手里没有球球,然后让她的眼睛盯着我的手,我就拿着球球在这个手里放啊,放放一下,两个手里放来放来放去,一开始的时候速度是很慢的,让她一下子就能找到这样呢,他觉得自己很棒,你愿意和你玩下去,慢慢的呢,我们可以把速度放快一点嗯,偶尔猜错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以让孩子下一次嘛,激励孩子一下,把游戏做下去,沾了她的眼睛,能盯住你15分钟吧,这个注意力的游戏时间可够长的,不把孩子上幼儿园上课嗯,基本上都要注意力15分钟都在15分钟之内,才能上完这节课,还有一个游戏,那就是我们玩那种扑克牌,把两张扑克牌放在桌子上,然后看到让他看到正面的画面,你是两张扑克牌,来回的转,一开始先让他看一眼,然后再扣回去,让他找其中的一个,一开始的时候速度一定要慢,让她一下子找到,这个注意力啦,就是让孩子的眼睛盯着你的手,一般时间玩个十几分钟,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孩子的专注力能在保持,在15分钟就可以了,一般幼儿园或一年级上课基本上都在15分钟之内,老师就能能把重点讲完,这样能保持着15分钟孩子上课根本就没有问题了


丑得经典潇


这个游戏简单[呲牙]红黄牌

时间:5分钟 道具:红牌、黄牌

游戏操作:两人并排站立,听意思举牌

大人说:举起红牌——举起红牌

大人说:放下黄牌——放下黄牌

大人说:不要放下黄牌——举起黄牌 放下红牌

大人说:不要不放下红牌——放下红牌

大人说:不要不举起黄牌——举起黄牌

大人说:举起黄牌——举起黄牌

大人说:不要放下红牌——举起红牌

大人说:不要不放下黄牌——放下黄牌

大人说:放下红牌——放下红牌



西兰花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不同,下面就分不同年龄段介绍一下培养注意力的游戏。

0-1岁

1.藏猫猫:宝宝坐在妈妈怀里,爸爸找东西遮住自己的脸问宝宝“爸爸在哪?”当宝宝寻找时,爸爸迅速拿掉遮挡的东西对宝宝笑。也可以家长和宝宝调换,让宝宝把自己藏起来。

这个阶段的宝宝,注意力记忆力都很短,让宝宝明白不在眼前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是宝宝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经常玩这个游戏,还能提高宝宝玩游戏的持久度。

2.面对面说话:妈妈让宝宝注视着自己的脸,轻声慢语,多用重复的词和宝宝说话。可以指着自己和宝宝说“我是妈妈,妈~妈~”,然后指着爸爸说“这是爸爸,爸~爸~”。

妈妈重复的语言,适当停顿和缓慢的语速都有利于宝宝去确认、分析和记忆,也能通过这种游戏让宝宝专注于和妈妈互动。

3.眼随手动:家长可以在手指尖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者画上不同的表情,用各种夸张的动作吸引宝宝的注意,当宝宝看向手指之后,动动手指,宝宝的视线也会跟着动。

视觉训练会让大脑皮层形成更多的视觉记忆,从而促进专注力的发展。

4.照镜子:妈妈和宝宝一起面对镜子,妈妈先张嘴,让宝宝指出镜子中的妈妈,宝宝指对之后妈妈一定要拥抱或者亲亲宝宝给他鼓励;然后让宝宝对着镜子张嘴,并指出自己。

这个游戏可以帮宝宝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5.找找球在哪:妈妈在宝宝看不到的位置叫宝宝的名字,吸引注意以后,把小球滚到宝宝面前。开始,球的速度要慢一点,容易让宝宝的目光追随到。然后,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小球滚出来。小球的颜色要选择比较鲜艳的,容易被宝宝注意到。

宝宝的目光随着球滚动的轨迹移动,宝宝还会对球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宝宝的注意力和目光追随能力。

1-3岁

1.夹豆子:找一些不同种类的豆子,像黄豆,花生,黑豆等,让孩子用筷子或夹子把豆子分类夹到不同的碗中。

这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非常有难度,能很好的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2.串珠子:用线把珠子串在一起,开始不要给孩子太多珠子,要循序渐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不同孔径的珠子和软硬度的绳子,调整难度。

串珠子是提升专注力的经典游戏,同时还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3.指令游戏:让孩子按照你的指令行动,比如,向前走,向后走,变高,变低等。也可以做与指令相反的动作,比如说向前走,孩子就后退。

指令游戏能有效锻炼孩子的抑制能力,好的抑制能力是提升专注力的重要部分。

4.大家来找茬:找两张有些许不同的图片,让孩子找不同。开始的图片要简单不同处要明显,后面再逐渐增大难度。

孩子聚精会神的查找是锻炼注意力的好机会。

5.剥鸡蛋壳:妈妈先给孩子演示一遍如何剥,再给孩子一个煮熟的鸡蛋,从敲碎鸡蛋到剥掉所有壳全部让孩子独立完成。

剥鸡蛋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鸡蛋上,这样的生活实践,不仅能提高专注力,还能锻炼手指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6.传话:妈妈悄悄对孩子说一句话,然后让孩子告诉爸爸。悄悄话的内容和长度要不断进行变化,调整难度。

年龄小的孩子,需要很专注的听才能记住家长的悄悄话,游戏还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8.猜乐器:给孩子展示几样乐器,并分别奏响它们,让孩子熟悉每种乐器的声音。然后蒙住孩子的眼睛,演奏其中一种,让宝宝猜乐器名称。乐器的种类可以随孩子年龄的增长来增加,调整难度。

孩子需要专心投入才能准确记住并分辨出乐器的声音,所以很锻炼宝宝的注意力。

3-6岁

1.剪纸: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使用剪刀一直是挑战和吸引力并存的事。家长在白纸上画出不同的形状和线条,让孩子用安全剪刀剪。可以根据孩子掌握的灵活程度调整线条的难度。

2.接数字:孩子能比较流利的数数以后,家长先说出几个数字,孩子接着说一样多的数。家长说1、2、3,孩子要说4、5、6;家长说7、8,孩子要说9、10。

在锻炼专注力的同时,还能让孩子学会更多的数字。

3.说哪指哪: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家长一边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一边指向自己的对应部位,让孩子也一起做,比比谁速度快,对的多。随着熟练度的加强,可以加快速度。

这个游戏会在高度兴奋中凝聚孩子的注意力。

4.猜球游戏:准备两个一样的纸杯和一个球,将球放进其中一个杯子里,适当变换纸杯的位置,让孩子猜小球最终在哪个杯子下。

这个游戏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5.圈字游戏:家长在纸上写出一长串数字,一式两份,家长和孩子同时比赛,看谁又快又好的做完。

1.圈出数字6:46768742684565753683

2.在两个连续相同的数字下划线:466885669854535856


o每日亲子游戏o


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由于肩负着生活的重担,很多家长往往只顾及到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却忽视了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的确,父母作为孩子联系世界的第一人,陪伴的质量能够决定孩子自我认知的最终形成。但其实,并非是陪伴本身所起到的作用,而是在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将爱和温暖等积极能量传递给孩子,让他们能够感知并学习该如何去和他人,和世界相处。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但是却无法做到,或者是忽视了陪伴的本质为何。有的家长一周有五天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孩子却还是会有抱怨,为什么呢?"因为妈妈就是个十足的手机控,她坐在我旁边就只会玩手机,不跟我说话也不陪我玩游戏。"这种现象并非在如今的家庭中并不少见,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隐性失陪。

陪伴是越多越好吗?陪伴在精不在多,“高质量陪伴”才是关键

"隐形失陪"看似家长陪在孩子身边,但实际上他们的心思却专注在其他事情上。比起缺乏时间陪伴孩子,"隐性失陪"或许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陪伴是越多越好吗?实则不然,寸步不离的陪伴也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陪伴最重要的是在精而不在于多。"高质量陪伴"才是最关键也是孩子最必不可少的成长需要。

在孩子三岁之前,请给予他们贴身的陪伴。

很多家长应该听说过一句老话:一岁前不离手,三岁前不离眼。讲的就是孩子在三岁之前,家长贴身陪伴的重要性。从孩子的年龄发展阶段,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一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口欲期"一般出现在孩子0到1岁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喜欢抓到什么就往嘴巴里塞。这时候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之余,家长就要尤其保障卫生和安全。

其次是"细节敏感期"也就是孩子1到2岁时出现的一个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会擅长发现细节,这时候家长的引导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孩子语言爆发的阶段,亲子之间的多交流对于开发孩子的语言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再者,当孩子处于2到3岁的阶段时,他们就会进入一个"执拗期"也可以说是幼儿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会变得越来越有主见,在生活习惯上尤其想要自己做决定。这时候家长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更加有序的成长环境,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因此,在孩子三岁之前,多给予孩子贴身的陪伴。有句话叫做三岁定终身,也正是说明了这个年龄阶段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而所谓贴身陪伴也并不是意味着家长需要二十四小时守在孩子身边,陪伴的关键在于互动和交流而并非时刻依偎在一起。单一的陪伴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形成俄狄浦斯情结,即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反倒会造成不良影响。

孩子三岁之后,请减少寸步不离的陪伴。

为什么说孩子三岁之后就不需要家长寸步不离的陪伴呢?一方面,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开始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交往圈,甚至是开始出现了自己的小秘密。另一方面,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独立意识正在慢慢形成,他们渐渐会拥有自己的三观想法。因此从三岁开始,家长们需要给予孩子多一些思考的独立空间,以及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的意识。

陪伴是越多越好吗?陪伴在精不在多,“高质量陪伴”才是关键

这时候的陪伴更应该是"守望式陪伴"。将现实陪伴的重心向心理陪伴靠近。给予孩子内心足够的安全感,实际上就是最好的陪伴了。就好比妈妈在厨房做饭,而孩子在客厅玩耍,当他扭过头就能够看到妈妈时,他的内心就会感到心安,觉得有安全感,从而安心玩耍。

陪伴时间的长短和孩子的身心发展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早在美国一本杂志的研究中就已经证明了,陪伴时长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丝毫没有关系的。反而,当家长们在焦虑的状态下陪伴孩子反倒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陪伴的质量决定陪伴的最终结果,"高质量陪伴"才是每一位家长应该学会的正确教育。

陪伴时间不够,家长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进行"高质量陪伴"。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原因,对陪伴孩子感到有心无力。不妨试试这几点,在有限的时间中,将陪伴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

1、注重对孩子心理的陪伴。

陪伴两个字的核心在于"互动"。这强调的是实际上是注重对孩子心理的感知。而明白这一点,即使不在家,也可以很有效地陪伴孩子。朋友在外企公司上班,三天两头出差是常态。但是她和刚满四岁的儿子却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感情比那些天天待一块的母子还要好。朋友说,她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时间就会打电话给儿子。看到有趣的东西还会拍视频给他看,然后开心地和儿子互动。

陪伴是越多越好吗?陪伴在精不在多,“高质量陪伴”才是关键

就好比在路上看到一条狗,她也会拍视频问儿子:"你看,它像不像大头。好像大头比较可爱是不是,你今天给大头喂饭了没有呀……"就这样,母子之间一来一往地分享着日常,即使不在身边,朋友也能知道儿子身边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有时候儿子甚至还会跟她分享小秘密。

2、拥有"优质时间"很重要。

心理学家大卫·帕尔米特曾经说:父母至少每周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时的特别时间。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优质时间"也就是特意安排的能够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