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中游,同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八省区相邻,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省会西安更是我国最著名的古都,关中平原也是我国第一个“天府之国”。陕西,因处于陕塬以西而得名,又因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于此统一六国而简称“陕”或“秦”。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陕西历史悠久,秦朝广设郡县,陕西作为秦朝的根据地,省内千年古县更是众多,两千多年古县也为数不少。现在,陕西共有十个地级市,其中以“州”为名的市辖区有三个,这三个区历史上不仅均曾为“州”,建国初均为单字县,其建制史也均有两千多年以上,都曾是两千多年古县。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华州区,位于陕西省东部、秦岭北麓,为陕西省渭南市市辖区,旧称华县、郑县。华州区历史悠久,西周为郑国之地,后郑国东迁今新郑,春秋战国为秦国之地,秦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以其为郑国旧地而设郑县,建制时间长达两千七百多年。秦时郑县属内史,两汉为京兆尹地,南北朝时期曾于此设华山郡、东雍州、华州等。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隋及唐初州制逐渐取代郡制,唐中期以后稳定为华州,五代、北宋及金代均为华州郑县,元朝省郑县入华州,明及清初华州均为陕西西安府所辖,雍正时曾短暂升为直隶州,乾隆时又降为散州,隶属于陕西同州府。民国初废州存县,华州改为华县。建国后,华县建制变化较为频繁,曾并入渭南县,也曾直属于陕西省,1961年后先后属渭南专区、渭南地区、渭南市,2015年撤县设渭南市华州区至今。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商州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为商洛市市辖区,也是商洛市的“母县”。商州历史悠久,战国时曾为商鞅封地,秦时就已置县称商县,建制史长达两千二百多年。西汉时有上洛、商两县,南北朝时设商州,隋朝商州治上洛县(治今商州区),辖商洛县(商县改称)。金时商洛县省入上洛,元省上洛县,商州直领其地。明及清初,商州隶属于西安府,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民国初,商州废为商县,1949年5月商县解放后于此设陕南行署区商雒分区,1950年改为陕西省商雒专区,1964年改“雒”为“洛”为商洛专区。1988年,商县改为县级商州市,2002年商洛地区、县级商州区撤销设地级商洛市、商洛市商州区。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耀州区,位于陕西中部,为铜川市市辖区。耀州是关中通往陕北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秦朝时就为内史京畿之地,西汉景帝二年(前115年)今境就已置县称祋祤县,三国魏时乔置泥阳县于此改祋祤县为泥阳县并为北地郡治。隋朝时,泥阳县改称华原县,唐末于华原县设耀州。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五代、北宋及金代时均为耀州华原县,元朝省华原县入耀州,明清时耀州除清中期短暂升为直隶州外均为西安府所辖。民国初废州存县,耀州改为耀县,建国初先后为三原分区、咸阳专区、渭南专区所辖。1956年,耀县直属于省,1958年底至1961年曾短暂撤销并入铜川市,复设后仍属渭南专区,1980年改属铜川市,2002年撤销改设为铜川市耀州区。

陕西三区,均以“州”为名,原均曾为单字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