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總軸測圖

明德學院是深圳明德教育基金會與滿京華集團合作開辦的一所實驗性學校。校園選址在原“鴻華印染廠”廠區中環繞山谷中央的鋼筋混凝土廠房的原廠區生活區以及倉儲動力區。校區總面積為43200平方米。由生活區和教學區兩大園區組成,學生實行全寄宿制。校舍總建築面積為25000平方米。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總平面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學綜合樓東立面 ©黃城強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學綜合樓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由原染布倉庫改造而成的理科教學樓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從田徑場望向教學區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田徑場 ©黃城強

學院生活區位於校園北側,是在原工廠生活區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包括兩層的學生中心,三幢四層的學生宿舍和一幢六層的教師公寓。教學區位於學院西南側的倉儲動力區,包括一幢4層的理科樓、一幢3層的綜合樓、2層的圖書館、未來還將建造的體育館綜合體,外加戶外的運動場地和綜合樓樓頂上的運動區。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理科樓旁的體育場地 ©黃城強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理科教學樓一側的空中步道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L形桁架廊道連接主教學樓與理科教學樓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空中步道 ©吳嗣銘

校區最具特色的是一條長約450米的生態長廊將各幢獨立的建築物和花園廣場串聯起來,使學生可以安全而愉悅地行走於學院的不同建築功能區之間,時刻享受著濱海的自然和風景。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軸測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圖書館立面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希臘劇場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三學生宿舍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三學生宿舍旁觀景塔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觀景塔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從生活區到圖書館的景觀步道 ©張超

在這片環境優美的城市飛地中建立一所非公立學校。這是一個令人吃驚、但又極具挑戰的決定。校園的建立將為這片城市飛地帶來更多與眾不同的年輕人的運動、交往和憧憬。然而,環繞“谷城”全長約500多米的帶狀地形上無序散落於不同位置、不同高差、以不同建造方式建造卻又與自然環境格格不入的單體建築顯然不利於校園空間的營造。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從第三學生宿舍觀景塔回望森林廊道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森林廊道與第三學生宿舍連接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森林廊道起始於家園廣場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森林廊道連接生活區和教學區 ©張超

因此,我們最初的空間關注和努力並不在單體建築上,而是將建構校園空間敘事體驗的重點放在單體建築之間以及單體建築與環境地貌之間關係上,通過營造一系列坡道、線性廊道、架空步道以及小廣場和庭園,串聯為從北側原工廠生活區到南側的大體量三層坯布倉庫的連續的空間路徑體驗,構成明德學院最大的自然空間特色。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二學生宿舍,原是藝術社區的青年旅舍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一學生宿舍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一學生宿舍前的家園廣場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一學生宿舍前的混凝土景牆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學生中心旁的家園廣場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學生中心半圍合的心園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學生中心 ©吳嗣銘

學生們每天從各自的宿舍步行經過生活區的“森林廊道”後,沿著圖書館(原廠區動力機房)背面的戶外劇場邊緣行走登上教學運動區的架空二層步道,經過理科樓,最終通過一個“L”形平面的桁架橋到達由坯布倉庫改造而成的教學綜合樓。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師公寓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師公寓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師公寓觀景步梯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從教師公寓俯瞰 ©吳嗣銘

除了沿著相對固定的行走路徑外,戶外空間系統通過與建築發生大量現場的偶發式連接,使行走體驗有極多種不同的選擇和可能。學生們也可以在這種趣味性的行走和運動中激發出對自然和空間的思考,多變而富有想象力的空間場所反過來也會塑造年輕學子們的身心和品性。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學綜合樓分解軸測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學單元內景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可靈活使用的教學單元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可靈活使用的教學單元 ©張超

每個單體建築因應所處地形地貌、建造方式以及與周邊植被的關係而儘量採取不同的建造策略、甚至完全不同材料和建構方式,為每個不同的地點因時因地量製出特殊的空間品格,進而豐富和徹底活化了場地歷史和過去,並將其連接到今天校園的“日常性”(everydayness)之中。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學綜合樓的公共通廊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公共通廊 ©張超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公共通廊 ©吳嗣銘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學綜合樓西側桁架廊橋通向理科教學樓 ©黃城強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學綜合樓的半室外走廊 ©張超

項目圖紙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總平面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學生中心分解軸測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教師公寓分解軸測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一學生宿舍分解軸測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第三學生宿舍分解軸測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圖書館分解軸測圖

450米生態長廊串聯數個建築和廣場,深圳這個學校改造比新蓋的好

理科教學樓分解軸測圖


項目信息

建築師:源計劃建築師事務所

地址:葵鵬公路10號,大鵬新區,深圳,廣東,中國

項目年份:2019

建築面積:25000.0 平方米

主持建築師:何健翔、蔣瀅

項目建築師:董京宇、黃統

設計團隊:黃城強、陳曉霖、何文康、張婉怡、張濤、鄧敏聰

業主:滿京華集團、深圳明德教育基金會

攝影師:張超,吳嗣銘,Liky Photos,黃城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