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巴菲特的“投资就是如此的简单“?

徐紫诺


巴菲特与芒格的投资思想似乎已经成了“圣经”一般,大家都在说他们如何做投资。


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取得的财富成就,让他们有了很多光环,另一方面,他们的投资思想是可以学习,也可以被宣扬。


但我在想,其实了解他们最真实的办法,是去复盘他们的投资,去回到他们投资的时候,去看他们如何思考,这是从我来看最好的学习方法。而这篇文章,我将我从不同地方看到的,他们二位自己说的,当时为何要投资的片段整合在一起,希望能让大家对他们的理解更多一点。


我选择了四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投资,包括苹果,航空业,中石油以及亚马逊。其中,苹果与航空业是巴菲特近两年来的投资,而中石油与亚马逊是大概15年前的投资。


我想透过这四个案例,让大家去理解他们的投资。


I. 关于苹果的投资

巴菲特从2016年一直到2017年一直在买入苹果,在2017年2月,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为何投资苹果,他是这么说道:

上面的文章是巴菲特的原话,在我看来,巴菲特看中的苹果的消费品的属性,而从巴菲特的调研来看,他采取了“费雪”的闲谈投资,去与消费者,尤其是与小孩闲谈,他看到的是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喜爱,以及不易变更的属性。对其方面,巴菲特并没有过多的评论,而其实再想想,巴菲特所说的,似乎并不是深奥的东西。

让我们再来看看,芒格是怎么说。这是2018年芒格接受《Daily Journal》时所说的:

芒格:我们以前不可能投资苹果这样的公司。我们并不比别人更了解苹果公司的黏性。苹果现在确实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用户,能一直如此吗?能持续多久?

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有很大的概率,苹果公司在将来仍能保持很强的黏性,所以我们买了它的股票。

我已经说了,我们在这只股票上的优势很小,我们没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我们过去找到的投资机会,是我们确切知道,我们不可能输的。

现在我们买苹果,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以前那样的机会了。我们在苹果上,只有很微小的优势,不是说我们看到了什么别人没看到的大逻辑,不是说我们找到了稳赢的投资。

手里钱这么多,必须找地方投资,找不到过去的好机会了,只能投到当下能找到的最好机会。

钱太多,愁的不知道往哪投了,这是好事儿啊。钱多不好投了,我们怎么能抱怨呢?不好投了,是因为我们特别有钱。

当年买可口可乐的时候,买入 100 万股可口可乐,我们用了 8 个月的时间,每天一半的成交量都是我们买的。大资金挪移起来不容易

在我看来,芒格说的更像是有意思的话。芒格除了肯定了巴菲特所说的消费品所说的粘性,他更提到了“比较优势”,即巴菲特与芒格有没有比别人更懂或者了解苹果。

芒格透露出的这层思考方式,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是值得投资者借鉴的。

II. 航空业的投资

巴菲特与芒格曾经对航空业十分不喜爱,之前在1989年曾经买了3亿美金的航空股票,在1995年时,巴菲特的投资仅剩不到1亿美金,而巴菲特当时这么总结道:

千万别碰那些正在快速扩张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增长是建立在大量资金需求之上的。在快速扩张期间,这些公司根本就没法产生收益。航空公司就是典型代表。这类公司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但在2016年Q3,巴菲特却又买入了大量的航空公司股票。

对于背后的原因,芒格是这样说道:

芒格:我对航空公司了解得不多,我只知道现在的情况是,航空公司比以前更集中了,而且航空公司是不可替代的。人们始终要坐飞机,好像没什么可以替代飞机。

另外,航空公司已经比以前少多了。以前,谁都可以新成立一家航空公司。以前,年轻人多得是,飞行员工资低,也没有工会。

新航空公司一成立,立即发动价格战。在连年的价格战中,航空公司的生意都被毁了。即使时至今日,恶性竞争仍在继续,总有人愿意斗下去。有些政府经营的航空公司总是喜欢通过竞争来秀肌肉。

我觉得航空公司算不上多好的生意,投资航空公司也不是我们找到的多好的投资机会。

我们的出发点是,经过长期争斗,这个行业遭受的打击已经够沉重的了,而且整个大环境比过去有些改变。在航空公司上押注,我们只是有那么一点点比别人强的优势而已,算不上捡钱的机会。

III. 中石油的投资

巴菲特在2002年买入中石油,又在2007年卖出中石油,可能一反之前大家对巴菲特所说的“长期投资”有所不一样。

在2007年的年报中,巴菲特这么说道:

我们在2007年做了一笔大额的卖出。在2002,2003年的时候,我们花了4.88亿美金买了1.3%的中石油,当时整个中石油估值大概是370亿美金。当时查理和我认为中石油应该大概值1000亿美金。到了2007年,两个因素导致了中石油的上涨:石油价格上涨,与中石油管理层做了很多不错的事情。在2007年,市场给了中石油2750亿的估值,跟我们认为其他石油巨头差不多的估值。所以我们卖出了中石油,换的了40亿美金。

IV. 亚马逊的投资

最近,巴菲特对亚马逊的Jeff Bezos当了世界首富,赞叹不已,并且对自己没买亚马逊的股票,感到很蠢。

但其实,巴菲特与Jeff Bezos是很多年的朋友,同时,我想他对亚马逊的了解是超过很多人的。而其实巴菲特在2002年,互联网泡沫之后,是从亚马逊身上赚到了钱,只不过不是通过股票:

在2001-2002年,巴菲特抄底了亚马逊的债券,以57买入,当时亚马逊被评为垃圾评级,而巴菲特认识,亚马逊显然不是垃圾。更有意思的,巴菲特买的是欧元债,而当时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是0.95。当巴菲特卖出的时候,不仅债券涨到了102,同时欧元变成了1.47。

巴菲特通过债券与外汇,做了一次很漂亮的投资,同时,别忘了,这次投资时间也大概是5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复盘他们的操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就像芒格这么说道:

我一定要摸清聪明的投资者在做什么,每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我都要密切跟踪。


钱真理


作为一名交易员,我认为,巴菲特眼中的简单,是有强烈的个人特色的,打比个比方,就拿大家熟知的考驾照来说,对于考过的人是如此的简单,而对于没有考过或者考了几次的都美过的人,更是难得上青天。


你比如他的两句名言,在《滚雪球》中,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不知道大家对这就话是怎么理解的,其实我认为下一章图是最恰当的阐释!


在看一下他的投资业绩!


从上面的这些图中,不知道大家看到什么,我看到的是完美的复利!


复利数学公式:F=P(1+i)^n
F代表终值或未来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
P代表现值或期初金额,i代表利率,n代表计息期数


复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原始资金、利率和复利复利时间


一、为什么说巴菲特的大多数财富是在50岁以后挣到的,因为他的前50年都是在积累原始本金,也就是复利中的P,原始资金越大,复利越可怕!


二、第二个影响因素是利率,也就是每年的投资收益,大家可以看上图的每年投资收益,有谁能够每年保持20.3的复利,一年收益超过20.3%的非常多,但是51年度都这样的收益率,全世界只有巴菲特一人。


三、复利的时间

投资肯定是人来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年龄。巴菲特今年88岁了,他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今年95岁了。


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的“投资如此简单”,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找到很湿的雪,“很湿的雪”对于巴菲特来说就是投资市场。而很长的坡其实有很多含义,有长期复利利率,长线投资,而且要长寿。


这些事情,在大家眼中看是非常简单,在生活中也很容易做到,但是长期坚持一个原则(巴菲特坚持了88年)并运用在生活当中,那是相当的不容易。所谓的简单,是因人而异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发表高见,欢迎大家探讨!


创作不易,希望大家点赞和关注,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牛熊猎手


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就是坚信稳定复利,“结硬寨,打呆仗”。

巴菲特99%的财富是在50岁后赚到的。他个人财富的积累曲线就是对稳定复利的完美诠释: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你也一定很熟悉了,比如“安全边际”,“护城河”等等。他还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你发现没有,所谓的“安全边际”不就是“结硬寨”吗?而“稳定复利”不就是“打呆仗”吗?


所以,你拉长来看,尽管巴菲特每年的收益率都很普通,平均起来也不过20%左右。虽然他极少成为年度投资冠军,但长期来看,收益率却超越了所有人。


其实,在投资行业也存在一个神奇的“冠军魔咒”。一个人在如果今年成为了冠军,第二年的投资收益往往不尽人意。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就是2016年的私募冠军,今年的产品几乎要被清盘。去年的公募冠军任泽松今年也常常踩雷。


历史上,最突出的要数利弗莫尔了。他曾经在1929年做空美股,一举成为全球最有钱的十个人之一。但是,后来还是在穷困潦倒中饮弹自杀了。


在投资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年五倍的人很多,而五年一倍的人非常少。我们大多数的投资者,并不是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是太聪明,太勤奋了。因为,他们太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了。


有些人,甚至以小时为限,调整投资组合,持续不断地监控所有大小及持有的投资组合,并常常以令人吃惊的频率迅速改变手中持有的股票,对市场事件以先生每一瞬间设定的价格都会作出快速反应。


投资是一场修行。我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我们最重要的。


投行大师兄


巴菲特的投资确实非常简单,简单到绝大多数股民认为巴菲特的投资没有什么秘密和难度。


身边有很多朋友对巴菲特做过评价。有朋友说,巴菲特赚钱全靠死扛;也有朋友说巴菲特赚钱全靠在熊市买入便宜股票;还有朋友说巴菲特赚钱全靠资金量大,越跌越买;更有朋友说巴菲特全靠买入那么几只好股票赚钱。


每个人对巴菲特的投资似乎都很了解,说的很对。巴菲特的“投资就是如此简单”,赚钱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巴菲特的投资真的这么简单吗?


巴菲特的所有投资都可以用一句话作为概括:以足够便宜的价格买入好股票,通过长期持股分享上市公司成长的利润和市场估值修复的收益。


是的,巴菲特的投资就是如此简单。可是简单的投资来自于不简单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持股实力。


就像某些朋友所说的低价买入好股票,如果没有对上市公司足够的了解和合理的估值能力,要做到在低价买入好股票并不容易。打个比方,茅台股票200多元的时候,A股股民有几个人觉得茅台是低价的好股票?如今茅台股票已经涨到700多元。



人人知道巴菲特擅长在熊市抄底,而且能够持有好股票穿越牛熊。可是又有几个股民能够在抄底买入格力电器或者是伊利股份之后坚持不卖,用穿越牛熊的持股方式赚钱?


巴菲特的投资看似简单,但是这种简单对于其他人来说,由于能力大小或者人性弱点的原因很难轻易模仿。所以看似简单的投资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白马华菲特


当真正理解投资的时候,投资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就好比“内行”和“外行”,内行看到的是本质问题,而外行只能是看到一些皮毛问题,所以角度不一样,呈现也就不一样。那么,如何看待巴菲特所言的“投资就是如此的简单”?

一、在股市投资交易的过程中,越是复杂越是难以辨别涨跌。其实从股市涨跌的角度来看,就是:涨、跌、不涨不跌,三种呈现,不管是以时间长短划分还是以趋势划分,都只有这三种方式。而做投资,做到就是上涨的趋势、阶段。那么只要寻找到哪些因素可能会致使股票上涨就可以了。

但是,在整个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投资者将技术、形态或者寻找、研究、发现新技术,试图能够“解码”股市。其实在股市中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形态、走势都是不一样的,“相似而不相同”,没有必要固执的寻找某一种方式方法。最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就是财务水平、实际影响力。找到最根本影响的因素,股市也就能够实现投资盈利。

二、策略大于趋势。很多投资者一直听到说股市中的体系、策略、方法,可这些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上市公司进行分类、执行的方式方法。怎么分类?怎么执行?分类,在股市中指的是将选择的标的上市公司分为一类,将没有选中的化为一类,而选中的上市公司呢?是需要分类的方式方法才能够被选中。而执行呢?就是在选中上市公司股票该如何的进行投资交易,既能够规避风险,又能够在未来的趋势上涨时获得收益。

当深刻运用了这种策略、体系、方式方法,投资也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厚金说


简单和容易是两回事。不知道巴菲特有没有讲过投资就是如此简单,确定的是段永平真的讲过投资其实是简单的事,但是简单不等于容易。

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就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长期持有。

看起来是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有不容易。

第一,什么是好公司?好公司不能称重量,也不是用尺子量大小。也不是用财务指标就可以计算出来的,而是靠个人的认识水平做主观的判断,认识水平决定选择好公司的成败。

第二点,什么价格是合理价格?市场上股票价格可以从10元变成50元,从50元变成20元,对合理价格的判断,也是不容易的事,同样决定于个人的认知水平。

第三点,长期持有,这点对于许多人来说,更是难以做到,股价变动巨大,极少人可以忍受,做起来也是不容易的事。

以上三点,谁都明白,道理非常的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正如考清华,大家都知道要努力学,道理也很简单,但是能做到只有万分之三。估计股市里投资成绩出色的,可能是这个比例。


西格玛的化学


是的,巴菲特的投资确实很简单。

没有什么高深的算术理论,也没有复杂技术分析,只是简简单单的道理。

那么该如何理解“投资就是如此简单”呢?

1、我觉得巴菲特认为他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做技术分析,不做预测,不炒短线投资,只做简单的事。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也是做得最好的一人。他经常有一些很简单的理论:

  • 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

  • 看不懂不买,只买自己懂得;
  • 在被人贪婪时你恐惧,别人恐惧时你贪婪;
  • 到人少的地方去。

等等。

2、那么他觉得投资是简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就是这样做,且有耐心能坚持下去,而我们觉得投资如此艰难,是因为我们坚持不下去,不能将他的这样简单的事坚持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如果喜欢了就点个赞,关注我吧!


小魏财经


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就是坚信稳定复利,“结硬寨,打呆仗”。

巴菲特99%的财富是在50岁后赚到的。他个人财富的积累曲线就是对稳定复利的完美诠释: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你也一定很熟悉了,比如“安全边际”,“护城河”等等。他还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你发现没有,所谓的“安全边际”不就是“结硬寨”吗?而“稳定复利”不就是“打呆仗”吗?

所以,你拉长来看,尽管巴菲特每年的收益率都很普通,平均起来也不过20%左右。虽然他极少成为年度投资冠军,但长期来看,收益率却超越了所有人。

我们在2007年做了一笔大额的卖出。在2002,2003年的时候,我们花了4.88亿美金买了1.3%的中石油,当时整个中石油估值大概是370亿美金。当时查理和我认为中石油应该大概值1000亿美金。到了2007年,两个因素导致了中石油的上涨:石油价格上涨,与中石油管理层做了很多不错的事情。在2007年,市场给了中石油2750亿的估值,跟我们认为其他石油巨头差不多的估值。所以我们卖出了中石油,换的了40亿美金。

笔者03年入市,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通过十多年的股市闯荡,练就了高超的看盘功夫,稳健的实战技能,干净利落的操盘手法,特此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墨龙点股),每天讲解选牛股思路,在每天早上都会有很多粉丝朋友感谢本人分享的选股法,看懂后选出不少牛股,也是抓住了不菲的收益。

笔者每天坚持讲解,继续讲解来反馈粉丝朋友对我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很多粉丝都已经学会,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线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线的新股民,希望你发3分钟看完,之前选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摩恩电气002451是在股价回踩的时候选出,当时股价跌底部出现反转十字星,主力进场,是绝佳的布局机会,果断选出越讲解,果然之后股价连续上涨,截止目前股价大涨61个点涨幅,很多看了笔者直播讲解的粉丝朋友都是抓到这波收益,这也是长期看笔者直播的粉丝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润!

佐力药业300181前期该股筹码震荡吸筹,9号股价回踩支撑线,资金大幅流入,买点出现,根据我所讲选股法,及时选出讲解,轻松收获55%以上的涨幅,恭喜当时看到笔者选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时把握住了该股这波行情。

本人一直在讲思路,讲技巧,就是为了提高朋友们的选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适应股市!像摩恩电气、佐力药业这样的短期爆发牛股,本人在选股文章会持续讲解,又到了每日竞猜时刻,看下面今天选出这只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样走出短线行情:

该股走势非常明显,上升回档形态,本周经过连续阴跌回调,主力洗盘彻底,吸筹完毕,回调结束转强,量价齐升,该股后期走势和买卖时机将另行发布,想抓机会的股友留意。【墨龙微信公众号:墨龙点股】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墨龙希望下一个学会此种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当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经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势,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讨,墨龙看到定当鼎力相助,为大家答疑解惑。


要城右


我不确定,巴菲特是否说过“投资就是如此简单”这句话。

不过,2016年2月11日,芒格在主持Daily Journal(美国加州一家报刊杂志出版公司)年度会议时,做了演讲。他指出,认为投资简单的人都错了。

如果,巴菲特真的说过,投资就是如此简单,那这个简单,肯定是不简单的。

记得,段永平在跟巴菲特吃午餐的时候,说过“简单,但不容易”,巴菲特非常认同,后来他还引用过这句话。

简单,指的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如果你能理解这个原理,那投资的确是很简单的。

但要做到简单,往往要犯很多错。比如不知不觉做了超出能力圈的事,忍不住借了钱,犯了错却不舍得改正,不愿意耐心等待,无法理性地对待情绪化的市场先生,等等,做到这些都是很难的事情。

简单,是最难的。



学习巴菲特吧


对于这些“大佬”来说,说实话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说实话,而是因为怕说了实话普通人受不了,偶尔有一两个“大佬”说了实话,每次都能把我们这些老百姓先是惊得一愣一愣的,然后反应过来就说这位“大佬”装X。

虽然巴菲特的发家历程在“大佬”中还算轻松,但是我相信其中多少还是会有一些曲折,然而对于今天的巴菲特来说,他说出:投资就是如此的简单。这句话是真心话。因为以巴菲特站在世界顶尖的资产、人脉、经验和学识,投资对他来说真的就是很简单!


举个例子吧,你和朋友吃一顿饭可能和你的朋友针对似懂非懂的区块链能够尬聊个几分钟就开始聊八卦了,巴菲特吃一顿饭可能从区块链的诞生到应用再到他的未来,以及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前沿人物的联系方式都已经聊得一清二楚。一顿饭结束你和朋友AA收款每人花了一两百,而巴菲特可能挣了几个亿。


这可能也是当年和巴菲特吃一顿午餐那么贵的原因,而国内“大佬”也说过类似的大实话:


王健林:“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此话一出立刻刷爆各大社交媒体,吸引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定制,找Zboshi007,各路网友都被他的大实话所震惊。然而我们看看王健林目前的身家:300亿美金,相当于1800亿人民币,人家挣一个亿可能相当于你搬一天砖,还真不是在装X。

刘强东:“我这个人脸盲,跟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

东哥说这个话我是真的信,因为这些“大佬”见过的美女实在是太多了!他们见过的美女可能比你见过的异性还要多,所以说这个话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马云:“我人生最大的错误是创立了阿里巴巴!”

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言时,马云表示,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阿里巴巴,因为在集团工作占去了他所有的时间。马云还说,如果有来世,不会再做这样的生意。

至于马云说的这个话,Z博士没法解释,因为Z博士也觉得他是在装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