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億的養老地產能否給中國房地產迎來巨大的市場?

鵝城青年


首先,什麼是養老地產?簡單說就是更適合用於老年人居住的住宅社區;養老地產不同於養老產業。

從住宅產品細節來說,無論是建築設計、園林規劃還是裝飾標準,這類住宅建築產品其實就是高端住宅產品的開發,創新核心在於更適合老年人居住、生活等等。

中華民族一貫重視孝道。孔子說:“孝悌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養老敬親, 即家庭內部的養老敬親是傳統孝道的基本內涵。

家庭養老是養老的主體, 而支持家庭養老得以長久、穩定發展下去的則是孝的思想。同時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以及居家養老成本較低等因素的影響,老人更傾向於選擇在家接受子女照顧。那麼就需要新一代住宅產品,既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又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實際情況。這時養老住宅產品應運而生。

未來的養老地產將是推動房地產轉型的一個驅動力,使得房地產市場出現新的格局。

一、傳統的房地產產品將不能適應未來市場的需求。

二、養老地產是一個綜合的開發產品,包含著諸多的附屬產品設施。比如,地產與醫療資源的整合。

三、養老地產的技術含量更高,需要更多的專業性人才,同時對就業有極大的拉動性。

四、它將是一種高端的住宅產品。

房地產市場未來最大的轉型就是整合,整合各種優質資源開發出優質的產品。

養老地產有利於去除現房市的泡沫,就比如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未來房屋的價值是由房屋的土地價值和房屋的科技價值組成。“科技”未來的住宅中將有更多科技產品的應用、住宅更加的智能化。

未來的養老地產企業將會成為一家科技綜合企業,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將會成為科技的市場。未來的市場將迎來新的巨大變革、產業的升級更新。

隨著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人民收入增加。老百姓需要更多好的住宅產品,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

巨大的養老地產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發展也是巨大的機遇!



十三石


《中國養老產業白皮書》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養老地產市場空間將達到7.7萬億元,2030年將進一步擴張,達到22.3萬億元。

在房地產行業頻頻調控的今天,這個消息的確振奮人心。19年10月23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文章顯示,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速相比一季度下滑的地區數量,達到18個。其中,北京下滑了17.2個百分點,陝西、遼寧、吉林和甘肅下滑了超過10個百分點。

房地產企業的收益也在下降。《證券日報》在今年9月初的報道顯示,根據滬深兩市131家上市房企披露的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統計獲悉,截至6月30日,131家房企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走下坡路的房企數量高達四成以上。

華夏商訓從部分業內人士那裡獲悉,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期已接近兩年,盈利空間逐漸在收窄,行業分化現象愈發加劇。大型房企仍舊可以依靠低成本融資獲得更高的盈利空間,中小企業日子則較為艱難,甚至有一些此前發展過快的中型房企也在甩賣項目換取現金流安全。

顯而易見,22萬億元養老地產市場空間,對如今的房地產企業和行業來說無疑是巨大利好。

但令人眼紅的數據另一面,是養老地產亂象叢生。部分地區,出現了不少“返租銷售”的違規現象。即業主將所購房屋返租給開發商,再交給第三方公司運營。這種模式早在2001年就已明令禁止。此外,“養老”這塊金字招牌還被用在它處,更有一些不法地產商用其來圈地甚至集資。

最為關鍵的是,截至目前尚無在養老地產中真正掘金成功。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永鑫曾表示,中國目前針對養老地產還沒有專門的法律進行規範,無論從開發商拿地建房,還是物業等配套企業的運營,都與普通商品房並無二致。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也無法有力地監管養老地產開發、運營的各個環節,這樣很容易失控。

總結來說,如果打算做或者正在做養老地產,首先就需要問五個最基本問題的答案:第一,是否有實力有意願長期持有?第二,能不能用心去做適老的設計?第三,有沒有服務好老人的能力?第四,有沒有醫養一體化的社會資源?第五,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盈利方式?

這五個問題正反映著目前中國養老地產“成長”正面臨的困局。對於以上五個問題,部分業內人士將破題的答案寄託在借鑑美日經驗上。

從鄰國日本來看,因為其租售比較高,因此其“發掘房產帶來的預期收入”主要是透過將房子部分出租,從而以租金來補貼養老費用。

相反,將房產抵押給保險機構這種“以房養老”的方式並沒有特別風靡,僅在一些房價較高的大城市推行。這主要是因為日本養老保險制度比較完善,養老金相對充裕,因此比較少有人選擇抵押房屋來養老。

對於中國來說,在一些房價相對較高,租售比較為理想的一線城市或者強二線城市,出租住宅的部分空間換取租金收入,也是補充養老資金的理想選擇。

請注意,作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方式,自原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決定從2014年7月份起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4座城市率先開展“以房養老”保險試點以來,已經運行5年有餘。

10月23日,《證券日報》報道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反向抵押保險期末有效保單129件,共有129戶家庭191位老人參保,參保老人平均年齡71歲,戶均月領養老金7000餘元,最高一戶月領養老金超過3萬元。從數據來看規模並不大。

“以房養老”或是所謂“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是一種將住房抵押與終身養老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即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分權,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分權,處分所得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

但從美國實行的情況分析,實際並不理想。在美國,申請這種按揭的所有人(可能不止一人)都必須高於62歲,按揭總金額不得高於62.5萬美元(不同州有不同規定)。另外每個月按揭金額的1.25%需要繳納給聯邦住房局作為保險。

不過,由於風險大、貸款費用高等原因,美國的“以房養老”參與者20年僅有49萬人,只佔符合“以房養老”條件人數的1%。

從美日兩國的經驗來看,以房養老的辦法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要真正找到一條適合中國養老地產的道路還有一定的距離。在這段時間內,凡是打著養老地產旗號的項目,消費者一定要睜大眼睛。


海南榮晟房產


智研諮詢發佈的《2019-2025年中國老年健康服務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到2018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人 佔17.9% 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6658萬人,佔11.9% 60歲及以上人口增加859萬人,比重上升0.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增加827萬人未來中國老齡人口將進一步增加。

預測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分別達到2.55億人、3.71億人、4.37億人和4.83億人,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分別達到0.29億人、0.43億人、0.67億人和1.08億人。

2020-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測算香港的人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在2019年11月打電話給香港社會保障曙高官,說道近期年香港推進福建計劃與廣東計劃引導香港長者回原老家養老(香港有很多早年從廣東或者福建過來發展) 並且在廣東肇慶市一期工程投資300億元建設香港城,香港城花這麼多錢建設環境非常好,香港長者才來了100人左右到這裡養老,深圳鹽田區謀養老院有大概1000人養老,價格比香港城貴了很多為什麼還會選擇深圳?不選擇相對便宜環境又好的香港城?

根據香港社會福利曙的官員反饋,到異地養老大多數是70多歲80歲以上的老者,他們以經不在關心風景環境有多漂亮,更關心的是醫療保障體系,病了能不能治療。如果是70歲以下的大多數會考慮和子女在一起生活。

綜上所述, 中國的養老地產未來10年不會特別火。


蜜蜂說房


是不是賣地皮上癮了?如果真的有需要,是不是可以把現在賣不出去的房子利用起來?房地產開發的都出現鬼城了還要開發房地產?是不是讓老年人活著艱難、死也無葬身之地?


白晉湘


養老產業和房地產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練字結果又成了地產忽悠人的噱頭和把戲,以後買房一定要擦亮眼睛因為所謂的旅居養老百分之九十都只是吹噓


莫貪


我是住不起


東風7666


這只是換句話放水救活房地產。


用戶shlsuo


費用太高住不起!!!


用戶3518609702530


康養產業當前在大城市欣欣向榮,很不錯的,當前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凸顯了,所以現在養老地產還是很有前景的。


濟南房產一線


我們有的是執著者,從操舊業往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