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亿的养老地产能否给中国房地产迎来巨大的市场?

鹅城青年


首先,什么是养老地产?简单说就是更适合用于老年人居住的住宅社区;养老地产不同于养老产业。

从住宅产品细节来说,无论是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还是装饰标准,这类住宅建筑产品其实就是高端住宅产品的开发,创新核心在于更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等等。

中华民族一贯重视孝道。孔子说:“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养老敬亲, 即家庭内部的养老敬亲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

家庭养老是养老的主体, 而支持家庭养老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下去的则是孝的思想。同时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以及居家养老成本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在家接受子女照顾。那么就需要新一代住宅产品,既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又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这时养老住宅产品应运而生。

未来的养老地产将是推动房地产转型的一个驱动力,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新的格局。

一、传统的房地产产品将不能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二、养老地产是一个综合的开发产品,包含着诸多的附属产品设施。比如,地产与医疗资源的整合。

三、养老地产的技术含量更高,需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同时对就业有极大的拉动性。

四、它将是一种高端的住宅产品。

房地产市场未来最大的转型就是整合,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开发出优质的产品。

养老地产有利于去除现房市的泡沫,就比如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未来房屋的价值是由房屋的土地价值和房屋的科技价值组成。“科技”未来的住宅中将有更多科技产品的应用、住宅更加的智能化。

未来的养老地产企业将会成为一家科技综合企业,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成为科技的市场。未来的市场将迎来新的巨大变革、产业的升级更新。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收入增加。老百姓需要更多好的住宅产品,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巨大的养老地产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是巨大的机遇!



十三石


《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空间将达到7.7万亿元,2030年将进一步扩张,达到22.3万亿元。

在房地产行业频频调控的今天,这个消息的确振奋人心。19年10月23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显示,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相比一季度下滑的地区数量,达到18个。其中,北京下滑了17.2个百分点,陕西、辽宁、吉林和甘肃下滑了超过10个百分点。

房地产企业的收益也在下降。《证券日报》在今年9月初的报道显示,根据沪深两市131家上市房企披露的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统计获悉,截至6月30日,131家房企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走下坡路的房企数量高达四成以上。

华夏商训从部分业内人士那里获悉,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已接近两年,盈利空间逐渐在收窄,行业分化现象愈发加剧。大型房企仍旧可以依靠低成本融资获得更高的盈利空间,中小企业日子则较为艰难,甚至有一些此前发展过快的中型房企也在甩卖项目换取现金流安全。

显而易见,22万亿元养老地产市场空间,对如今的房地产企业和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

但令人眼红的数据另一面,是养老地产乱象丛生。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少“返租销售”的违规现象。即业主将所购房屋返租给开发商,再交给第三方公司运营。这种模式早在2001年就已明令禁止。此外,“养老”这块金字招牌还被用在它处,更有一些不法地产商用其来圈地甚至集资。

最为关键的是,截至目前尚无在养老地产中真正掘金成功。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永鑫曾表示,中国目前针对养老地产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无论从开发商拿地建房,还是物业等配套企业的运营,都与普通商品房并无二致。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也无法有力地监管养老地产开发、运营的各个环节,这样很容易失控。

总结来说,如果打算做或者正在做养老地产,首先就需要问五个最基本问题的答案:第一,是否有实力有意愿长期持有?第二,能不能用心去做适老的设计?第三,有没有服务好老人的能力?第四,有没有医养一体化的社会资源?第五,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盈利方式?

这五个问题正反映着目前中国养老地产“成长”正面临的困局。对于以上五个问题,部分业内人士将破题的答案寄托在借鉴美日经验上。

从邻国日本来看,因为其租售比较高,因此其“发掘房产带来的预期收入”主要是透过将房子部分出租,从而以租金来补贴养老费用。

相反,将房产抵押给保险机构这种“以房养老”的方式并没有特别风靡,仅在一些房价较高的大城市推行。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完善,养老金相对充裕,因此比较少有人选择抵押房屋来养老。

对于中国来说,在一些房价相对较高,租售比较为理想的一线城市或者强二线城市,出租住宅的部分空间换取租金收入,也是补充养老资金的理想选择。

请注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自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14年7月份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4座城市率先开展“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已经运行5年有余。

10月23日,《证券日报》报道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9件,共有129户家庭191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1岁,户均月领养老金7000余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过3万元。从数据来看规模并不大。

“以房养老”或是所谓“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分权,处分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但从美国实行的情况分析,实际并不理想。在美国,申请这种按揭的所有人(可能不止一人)都必须高于62岁,按揭总金额不得高于62.5万美元(不同州有不同规定)。另外每个月按揭金额的1.25%需要缴纳给联邦住房局作为保险。

不过,由于风险大、贷款费用高等原因,美国的“以房养老”参与者20年仅有49万人,只占符合“以房养老”条件人数的1%。

从美日两国的经验来看,以房养老的办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要真正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养老地产的道路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凡是打着养老地产旗号的项目,消费者一定要睁大眼睛。


海南荣晟房产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 占17.9%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11.9% 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未来中国老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

预测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2.55亿人、3.71亿人、4.37亿人和4.83亿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0.29亿人、0.43亿人、0.67亿人和1.08亿人。

2020-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测算香港的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在2019年11月打电话给香港社会保障曙高官,说道近期年香港推进福建计划与广东计划引导香港长者回原老家养老(香港有很多早年从广东或者福建过来发展) 并且在广东肇庆市一期工程投资300亿元建设香港城,香港城花这么多钱建设环境非常好,香港长者才来了100人左右到这里养老,深圳盐田区谋养老院有大概1000人养老,价格比香港城贵了很多为什么还会选择深圳?不选择相对便宜环境又好的香港城?

根据香港社会福利曙的官员反馈,到异地养老大多数是70多岁80岁以上的老者,他们以经不在关心风景环境有多漂亮,更关心的是医疗保障体系,病了能不能治疗。如果是70岁以下的大多数会考虑和子女在一起生活。

综上所述, 中国的养老地产未来10年不会特别火。


蜜蜂说房


是不是卖地皮上瘾了?如果真的有需要,是不是可以把现在卖不出去的房子利用起来?房地产开发的都出现鬼城了还要开发房地产?是不是让老年人活着艰难、死也无葬身之地?


白晋湘


养老产业和房地产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练字结果又成了地产忽悠人的噱头和把戏,以后买房一定要擦亮眼睛因为所谓的旅居养老百分之九十都只是吹嘘


莫贪


我是住不起


东风7666


这只是換句话放水救活房地产。


用户shlsuo


费用太高住不起!!!


用户3518609702530


康养产业当前在大城市欣欣向荣,很不错的,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凸显了,所以现在养老地产还是很有前景的。


济南房产一线


我们有的是执着者,从操旧业往为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