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太母猪怎么样培育?

用户2713725774327


母猪的饲养一直猪场非常重要工作,苏太母猪作为中国培育优秀二元猪母本,在猪场的饲养工作自然也是重中之中,毕竟母猪养的好,仔多又好才是基本,那么苏太母猪怎么饲养?

  一.妊娠期一般是“三三三” 。即三个月(每个月按30天计算)、三个星期和三天。共114天。范围108—120天。因妊娠期受品种、年龄、体质健康状态、营养好坏和菅理好坏如是否滑跌、挤压等多种因素影响。也有提前或延后产仔10天的。如超过天数太长,有可能为死胎(死胎诊断方法为手按抚母猪腹部摸不到胎动,听诊也无胎音及跳动声,即可确诊)。



小小小小梁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苏太母猪怎么样培育?让我来说一说。

一苏太猪是由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承担的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以太湖猪为基础母猪, 导入50%外血, 采取现代遗传育种方法, 12年8个世代, 培育成一个新的瘦肉型专门化母本品系。以后扩大群体, 发展成一个新品种, 经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正式定名为苏太猪, 并颁发了品种证书和生产经营许可证。这是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 全国审定的五个猪品种或配套系中唯一含有50%中国猪血统的黑色瘦肉型猪种。苏太猪先后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00年, 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农业跨越计划, 苏太猪被列为两个猪的项目之一。

二苏太猪的主要特点

1 繁殖力高

苏太猪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1.68头,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45头, 比国外引进的瘦肉型猪种多2.53~4.67头, 也高于国内其他培育猪种, 基本上保持了太湖猪繁殖力高的特性。

2 耐粗饲

苏太猪的食谱广、耐粗饲性能好, 可充分利用糠麸、糟渣、藤蔓等农副产品, 母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可高达20%左右。根据江苏省苏北几个扩繁场反映, 苏太猪母猪使用含40%的花生秧粉来代替部分玉米和豆粕的日粮, 生产性能仍然良好。云南石屏县饲养的苏太猪日粮主要成分为豆渣、红薯秧, 母猪产仔多、仔猪育成率高, 生产性能远远超过当地的洋×土二元母猪。我国是一个耕地少、人口多、粮食并不富裕的养猪大国, 推广节粮型猪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3 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优良

苏太猪肥育达85千克体重日龄172天, 平均日增重640克, 料重比3.18, 胴体瘦肉率56.1%。这些生产性状都比太湖猪有很大的提高, 改进了太湖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早熟易肥的缺点。

苏太猪经氟烷敏感基因测试全为阴性, 无PSE肉。苏太猪肉色鲜红、细嫩多汁、口味鲜美, 肌内脂肪含量3%以上, 不但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而且也是世界猪育种当前追求的重要特性。

4 苏太猪是理想的杂交母本

苏太猪是理想的杂交母本, 杂交肉猪的胴体瘦肉率可达60%。其中用大约克夏与苏太猪杂交, 163.6日龄体重达到90千克, 活体背膘厚1.79厘米, 胴体瘦肉率59.72%, 料重比2.93。经30窝中试全窝育肥, 每窝出栏育肥猪12.3头, 平均每头产瘦肉39.60千克, 窝产瘦肉量487.08千克,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广苏太猪为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杂交母本, 可以避免普通二元母猪制种麻烦和配种困难的缺点, 一次杂交可以达到或超过三元杂交的效果, 为推广杂交生产瘦肉型猪带来很多方便。

目前世界猪的育种目标主要有四个, 即繁殖力高、肉质好、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 以苏太猪为母本的配套系杂交完全可以高水平地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高饲料报酬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但追求高饲料报酬的实质是为了降低饲养成本, 而苏太猪是从另外一外角度来降低饲料成本, 这更切合我国国情。苏太猪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优秀母本品种, 适合集约化中小型规模养猪和广大农村的农户养猪, 而这两类养猪正是目前我国养猪业的主流。因此推广苏太猪必将为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户外老宋


苏太猪的特点:

苏太母猪继承了太湖猪的产仔率高的特点同时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良特点,可作为生产三元瘦肉型猪 的优质母本。

如何挑选好的苏太猪作为母本来进行繁育呢?

1、后备母猪必须来自产仔数、哺育率、断奶窝重较高的经产母猪,以选留第2~5胎的母猪后代为宜;

2、后备母猪要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后躯大、体型丰满,四肢结实有力,并具备端正的肢蹄,腿不宜过直;

3、后备瘦肉型母猪有效乳头应在6对以上,排列整齐,间距适中,分布均匀,无遗传缺陷,无瞎乳头和副乳头,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形状正常;

4、根据日龄与体重之间的关系选择后备母猪——出生体重在1.5kg以上,28日龄断奶体重达8kg,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骨离背中线6cm处的超声波背膘厚在2.0cm以下;

5、考虑后备母猪自身生产性能的同时,要考虑其父母、同胞的成绩,依据自身、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 ,同胞胴体性状好的母猪,同窝猪中不能有疝气、隐睾、脱肛等遗传缺陷;

6、 后备母猪在初配前进行最后一次挑选,性器官发育不理想、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现象不明显的母猪及时淘汰。


四川张五


饲养苏太母猪培育要点:

1.不易老法饲养

苏太母猪是一种新型的瘦肉型母猪,其饲养方式与老太湖猪有很大的差别,饲养条件和营养要求相对较高,如果采用过去的饲养方法则易造成母猪个体小、体质差、发情难等现象。

2.不易新老混养

苏太母猪相对老太湖猪,对一些疾病的抵抗力要强,若将苏太母猪与原太湖猪混养,往往会发生苏太母猪已耐过的一些疾病,在老太湖母猪中发生。

3.不易盲目贪多

苏太母猪在饲养管理上与老太湖猪不同,从业者需要更新饲养管理观念,千万不要盲目贪多,一哄而上。

4.不易配种过早

苏太母猪性成熟较早,初情期在4月龄左右,6—7月龄、体重达70公斤左右就可一配种了。其配种产仔过早会对母猪本身有一定伤害,还会影响之后的产仔数、成活率等。

苏太母猪配什么公猪好:

1.长白公猪

长白公猪和苏太母猪杂交后的品种一般体重都能达到160斤~190斤之间,属于小型的品种,但是它的瘦肉比例相当高,是目前比较流行配种搭配。

2.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是的瘦肉猪种类,和苏太母猪杂交后,不但能保证瘦肉率生长速度也会比较快,杜洛克是很强壮的猪种。

3.约克夏

约克夏其实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白猪,在我国有大量的养殖,由于成年的约克夏公猪可以长得很大,因此想要发展大猪就可以配种约克夏。





靓仔肥


养苏太猪在饲养方式上与老太湖猪有较大的差异,饲养要求与饲料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如采用老法饲养则易造成成年母猪个体偏小、体质较差、难发情配种等现。

苏太母猪性成熟较早

4个月的苏太猪还不能配种,4月龄左右即达初情期,6—7月龄、体重达70公斤左右方可配种,如过早配种产仔,除会对母猪本身有一定伤害外,还会间接影响产仔、育成率等,因而苏太母猪忌过早配种。


骁骁妈


苏太母猪是由江苏省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培育,杜洛克为父本,以当地品种如太湖猪为母 本,通过杂 交育成。具有当地民猪场的产 子优势,又有生长速度的优势,瘦肉率高,培育方式有几点需要注意。

长白、约克夏公猪

长白公猪和苏太母 猪杂 交后的品种一般体重都能达到160斤~190斤之间,属于小型的品种,但是它的瘦肉比例相当高,是目前比较流行配 种搭配。

约克夏其实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白猪,在我国有大量的养殖,由于成年的约克夏公猪可以长得很大,因此想要发展大猪就可以 配 种约克夏。

生 产 性 能

苏太母猪具有产 仔多、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良特点,可作为生 产三元瘦肉型猪的母本。

繁 殖性 能好,保持了太湖猪的髙产 仔特性,初 产母猪平均产 仔11.68头,经 产母猪平均产 仔14.45头。苏太母猪性 情温驯,母 性好,成 熟早,发 情征候明显,母猪6~7月龄可以参加配 种使用,受 胎率高。杂 交利用在瘦肉猪商品生产中是良好的母 本,与大约克或长白猪杂 交具有明显的杂 种优势,其生长速度、瘦肉率和肉质性状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养殖注意事项

在饲养方式上与老太湖猪有较大的差异,饲养要求与饲料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如采用老法饲养则易造成成年母猪个体偏小、体质较差、难发 情配 种等。

苏太母猪 性 成 熟较早,4月龄左右即达 初 情 期,6—7月龄方可配 种,如过早配 种产仔,除会对母猪本身有一定伤害外,还会间接影响产 仔、育成率等,因而苏太母猪忌过早配 种。

苏太母猪对一些疾病的抵抗力要强些或已耐过,若将苏太母猪与原母猪混养,往往会发生苏太母猪已耐过的一些疾病,在老太湖母猪中发生,从而造成怀 孕 母猪 流 产、仔猪死 亡等不良现象。

生物安全防控

非瘟疫情严峻,无论养殖品种,规模大小都要运用先进的养猪理念,数据化、标准流程化,猪的关键在于生物安全防控工作,这也是任何养殖都需要注重的,现在疫情之所以严重,基本上都是生物安全漏洞,生物安全虽然做不到百分百,但是做到了多少你就能降低多少风险。中转台,中转车,洗消,淋浴等消毒设备有助于对疾病的防控。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谈猪事I论发展


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太母猪最早是在苏州经过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近年来苏太母猪在猪肉市场上占有不错的份额,由于它的肉质味道好,加上苏太猪出瘦肉的比例很高,因此近年来养殖苏太猪的人群越来越多,许多人对苏太母猪配种的公猪品种难以选择,其实苏太母猪可以和许多品种公猪进行配种。

比如1、长白公猪

长白公猪和苏太母猪杂交后的品种一般体重都能达到160斤~190斤之间,属于小型的品种,但是它的瘦肉比例相当高,是目前比较流行配种搭配。

2、杜洛克

杜洛克猪是世界级的瘦肉猪种类,和苏太母猪杂交后,不但能保证瘦肉率生长速度也会比较快,杜洛克是很强壮的猪种。

3、约克夏

约克夏其实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白猪,在我国有大量的养殖,由于成年的约克夏公猪可以长得很大,因此想要发展大猪就可以配种约克夏。

4、北京黑猪

北京黑猪是我国杂交出来的优质品种,并且在国内已经拥有十分完善的养殖技术,搭配苏太母猪,还能保留其黑色外观,因此和苏太母猪很适合杂交。







牙不齐的农村生活


望采纳:

苏太母猪与其它品种母猪在饲养方法上无特殊区别!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一.妊娠期一般是“三三三” 。即三个月(每个月按30天计算)、三个星期和三天。共114天。范围108—120天。因妊娠期受品种、年龄、体质健康状态、营养好坏和菅理好坏如是否滑跌、挤压等多种因素影响。也有提前或延后产仔10天的。如超过天数太长,有可能为死胎(死胎诊断方法为手按抚母猪腹部摸不到胎动,听诊也无胎音及跳动声,即可确诊)。

1.妊娠前期(从配种到21天):同空怀母猪一样,要加强饲养,让断奶的母猪尽快恢复体况,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早斯死亡。饲料品质必需要好,不能喂犮霉变质料,否则易引起胚胎死亡或停止犮育。

2.妊娠中期(21到80天):如青料不足,往往是母猪流产、胎儿被吸收,死产及弱胎的重要原因;推荐日采食1.8~2.7kg青料,根据体格大小、膘度、健康等灵活掌握。

3.妊娠后期(从妊娠80天到产前3天)要加强营养,有利于提高仔猪初生重,但临产前1~2天,要根据母猪膘情肥瘦,乳房表现,决定增减饲料。如膘情肥胖,乳房红肿异常,要减料减草;

4.研究表明:妊娠90天以前,胎儿重量仅占出生重的41.8%.,应以青饲料为主,不要喂好了;90天以后到出生,胎儿生长快,应减少粗料,根据膘情增喂精料,并最好每天放牧运动一次;特别对初胎母猪最好进行乳房按摩,刷拭猪体,达到人畜亲和,以利分娩接产时不致惊恐,待产仔后,也便于顺利固定乳头。在最后1~2周,可增加料量1~1.5kg。有利于提高初生重。总之,使妊娠母猪既不肥也不瘦,膘情中等而健康是饲养好坏的主要标志。第一次配种的母猪在妊娠期增重应控制在36~50kg为宜。经产母猪,本身不长了,只有胎盘和胎儿,只须净增25~35kg左右。妊娠母猪过于肥胖,不仅造成饲料浪费,且会造成难产、产后易出现食欲不振、仔猪生后体弱、泌乳量少等不良后果。

5.母猪出现分娩动作当天,宜停止喂食。

6.精料配方(%):玉米64.5%、稻谷14.2%、米糠5%、豆粕10%、鱼粉1.5%、磷酸氢钙2.1%、石灰岩石粉0.4%、盐0.3%、添加剂预混料(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两类物质)2%。

也可分成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分别用不同的配方

①妊娠前期(体重90~150kg):要求消化能2.8兆卡/kg,粗蛋白11%;

配方:玉米32%、大麦10%、高梁12%、小麦麸30%、米糠7%、豆粕5%、骨粉2%、碘盐0.5%、复合添加剂1%

②妊娠后期(体重90~150kg):要求消化能2.8兆卡/kg,粗蛋白12%;

配方:玉米31%、小麦麸24%、米糠14%、豆粕8%、碎米18%、鱼粉2%、骨粉1.6%、碘盐0.4%、复合添加剂1%。

复合添加剂成分:每公斤料中加硫酸铜21毫克、硫酸亚铁410毫克、硫酸锌230亳克、硫酸锰63亳克、碘化钾0.18亳克、亚硒酸钠0.51亳克、氯化钴0.13毫克、维生素A 4000 IU维生素、维生素D200IU、E 44IU 维生素K0.5 μg、生物素0.2mg、胆碱1.25g、叶酸1.3mg、尼克酸10mg。上述量相加,如不足配方中要求的1%时,加上点米糠或其它料补足并拌匀即成。拌时最好将微量元素铜等放在一起拌,维生素放在一起拌,因微量元素原料对维生素有破坏作用,故分开拌。如自已买不到上述原料,则买已配好的市售猪用添加剂。

7.妊娠期特别是前期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否则胚胎易死亡。要适当运动。环境要安静,态度要温合。进入猪舍要先打招呼,防止母猪受惊。不要随意折群组群,以防斗架流产。

8.每天观察母猪吃食、饮水、粪尿和精神状态,做好防病治病;特别要注意消灭体内外寄生虫病,以防传染给仔猪。

9.为防止难产:

①配种年龄不可过早:土种不可早于6月龄,体重不低于70~80kg;我国培育猪种及其杂种猪在7月龄左右,体重不低于90~100kg;引入的国外良种在7~9月龄,体重不低于110~120kg;体重过小易发生难产。

②妊娠母猪不能过于肥胖,初产母猪体重的增加量约为配种时体重的30~40%;经产母猪约为20~30%。

③妊娠母猪要有运动,每天1小时,行程3~4公里。

二.妊娠母猪临产诊断

一看乳房: 俗话说“奶头炸,不久下”。母猪产前15~20天,乳房开始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下垂,其基部在腹部隆起,呈两条带状,乳房皮肤发紧而红亮,两侧乳头呈八字形向外张开。产前6小时左右,可挤出黏稠、黄白色乳汁。俗话说“奶水穿箭杆,产子离不远”。一般情况下,到产前2~3天,可挤出清亮乳汁,母猪前面的乳头出现浓乳汁后24小时左右可能分娩,中间乳头出现浓乳汁后3~6小时可能分娩。如用手轻轻挤压每个乳头均能挤出乳汁,或最后 1 对乳房能挤出乳汁时则马上就要分娩了。但也有个别母猪产后才分泌乳汁的。

二看外阴部。母猪临产前3~5天,外阴部开始红肿下垂,尾根两侧下凹,这是骨盆开张的标志。同时排泄粪尿次数增加。如阴门松弛红肿,有黏液流出,则是快产的预兆。当阴部流出稀薄的带血黏液时,说明母猪已“破水”,将在30分钟内产仔,即俗话说的“母猪频频尿,产仔就要到”。

三看呼吸次数。产前1天每分钟呼吸54次,产前4小时每分钟呼吸90次。

四看行为表现。母猪临产前6~12小时,神经敏感,常表现起卧不安,紧张不安,食欲减退,在舍内来回走动,有的叼草做窝;无草可叼时,也会用嘴拱地,前蹄扒地呈做窝状。护仔性强的母猪变得性情粗暴,不让人接近,有的还咬人。此时生人不要接近,不要随便换人饲养。

三.加强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

治好体外寄生虫 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要用2%敌百虫溶液喷雾灭除,以免分娩后传给仔猪。?

变换饲料: 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喂哺乳期饲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如果母猪膘情好,乳房膨大明显,则产前1周应逐渐减少精料喂量,至产前1—2天减去日粮的一半;并要减少粗料、糟渣等大容积饲料,以免压迫胎儿,或引起产前母猪便秘影响分娩 。但如母猪膘情较差,乳房干瘪,则不但不应减料,还要加喂豆饼等蛋白质催乳饲料,防止母猪产后无奶。

发现临产症状时停止喂料,只喂豆饼麸皮汤。

适量运动: 产前1周应停止远距离运动,改为在猪舍附近或运动场逍遥活动,避免激烈追赶、挤撞而引起流产或死胎。?

迁入产房: 临产前3—5天将母猪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习惯新环境,避免临产前激烈折腾造成胎儿临产窒息死亡,但也不要过早地将母猪迁入产房,以免污染产圈和降低母猪体力。

注意观察 :母猪分娩前1周即应随时注意观察母猪动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要采用低妊娠(妊娠期营养喂量要低)、高泌乳(泌乳期营养要高)的饲养方式。

哺乳母猪的饲养目标,一是提高仔猪断奶头数及断奶窝重;二是保持泌乳期正常种用体况,即母猪28~35天断奶时(为早期断奶法。传统的为56~60日龄,太长了),失重不超过12公斤(失重量应为产后体重的12~15%为度,)。过度的失重会延长离乳后发情期,还可引起下胎产仔数减少,其后果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围绕上述目标采取饲喂策略。

泌乳母猪饲料配方:玉米60.6%、小麦5.1%、稻谷3.0%、细糠2.0%、豆粕17%、鱼粉5.4%、麸皮3.0%、磷酸氢钙1.0%、石灰岩粉0.6%、盐0.3%、添加剂顽预混料(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两类物质)2%。本方含DE3.23兆卡/kg、 CP17.51%、CF4.2%、钙0.75%、磷0.62%、赖氨酸0.86%、蛋+胱0.56%。

母猪产后前5天应给予稀料,2~3天后喂量逐渐增多.5~7天后改喂拌湿料,按正常量喂。一般在妊娠期给料基础上,每带一头仔猪,外加0.4kg左右料。一日三餐。

哺乳母猪前期(1~10)天的饲养管理。产前产后各一周饲料中添加500克/吨土霉素,可有效的防治产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产后注射一针长效土霉素预防子宫炎及乳房炎的发生。

合理提高采食量:为使母猪达到采食量最大化,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种是实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即从分娩3天后,逐渐增加采食量的办法,到7天后实现自由采食;第二种是做到少喂勤添,实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种是实行时段式饲喂,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喂料,充分刺激母猪食欲,增加其采食量。不管是哪种饲喂方式都要注意确保饲料的新鲜、卫生,切忌饲料发霉、变质(酸败)。为了增加适口性可采取湿拌料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3~5天逐渐减少饲料量,并注意乳房膨胀情况,膨胀大了要多减料,以防母猪发生乳房炎。

供给充足清洁水:夏季哺乳母猪的饮水需求量很大高。因此,母猪的饮水应保证敞开供应。如果是水槽式饮水则应一直装满清水,如果是自动饮水器则要勤观察检查,保证畅通无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达到一定程度。饮水应清洁,符合卫生标准。饮水不足或不洁可影响母猪采食量及消化泌乳功能。

在管理上:要注意乳头均匀利用,特别是头胎母猪,一定要使所有乳头都能均匀利用,以免引起未被吸吮的乳房发育不良。在仔猪数少于乳头数时,应训练仔猪吃几个乳头,特别要训练吃后部的乳头,否则会引起后部乳头萎缩,以后失去作用。

圈舍要清洁、干燥。产床不能有突出的尖物,防止剐伤乳房。作好冬季防寒,夏季防署。对夏季加强温度的调控:可以通过安装雨帘、换气扇、遮阳布、饲喂西瓜皮、清热中药等方式防暑降温。

要及时观察母猪吃食、粪便、精神状态以及仔猪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猪业信息


苏太母猪与其它品种母猪在饲养方法上无特殊区别!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一.妊娠期一般是“三三三” 。即三个月(每个月按30天计算)、三个星期和三天。共114天。范围108—120天。因妊娠期受品种、年龄、体质健康状态、营养好坏和菅理好坏如是否滑跌、挤压等多种因素影响。也有提前或延后产仔10天的。如超过天数太长,有可能为死胎(死胎诊断方法为手按抚母猪腹部摸不到胎动,听诊也无胎音及跳动声,即可确诊)。

1.妊娠前期(从配种到21天):同空怀母猪一样,要加强饲养,让断奶的母猪尽快恢复体况,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减少胚胎早斯死亡。饲料品质必需要好,不能喂犮霉变质料,否则易引起胚胎死亡或停止犮育。

2.妊娠中期(21到80天):如青料不足,往往是母猪流产、胎儿被吸收,死产及弱胎的重要原因;推荐日采食1.8~2.7kg青料,根据体格大小、膘度、健康等灵活掌握。

3.妊娠后期(从妊娠80天到产前3天)要加强营养,有利于提高仔猪初生重,但临产前1~2天,要根据母猪膘情肥瘦,乳房表现,决定增减饲料。如膘情肥胖,乳房红肿异常,要减料减草;

4.研究表明:妊娠90天以前,胎儿重量仅占出生重的41.8%.,应以青饲料为主,不要喂好了;90天以后到出生,胎儿生长快,应减少粗料,根据膘情增喂精料,并最好每天放牧运动一次;特别对初胎母猪最好进行乳房按摩,刷拭猪体,达到人畜亲和,以利分娩接产时不致惊恐,待产仔后,也便于顺利固定乳头。在最后1~2周,可增加料量1~1.5kg。有利于提高初生重。总之,使妊娠母猪既不肥也不瘦,膘情中等而健康是饲养好坏的主要标志。第一次配种的母猪在妊娠期增重应控制在36~50kg为宜。经产母猪,本身不长了,只有胎盘和胎儿,只须净增25~35kg左右。妊娠母猪过于肥胖,不仅造成饲料浪费,且会造成难产、产后易出现食欲不振、仔猪生后体弱、泌乳量少等不良后果。

5.母猪出现分娩动作当天,宜停止喂食。

6.精料配方(%):玉米64.5%、稻谷14.2%、米糠5%、豆粕10%、鱼粉1.5%、磷酸氢钙2.1%、石灰岩石粉0.4%、盐0.3%、添加剂预混料(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两类物质)2%。

也可分成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分别用不同的配方

①妊娠前期(体重90~150kg):要求消化能2.8兆卡/kg,粗蛋白11%;

配方:玉米32%、大麦10%、高梁12%、小麦麸30%、米糠7%、豆粕5%、骨粉2%、碘盐0.5%、复合添加剂1%

②妊娠后期(体重90~150kg):要求消化能2.8兆卡/kg,粗蛋白12%;

配方:玉米31%、小麦麸24%、米糠14%、豆粕8%、碎米18%、鱼粉2%、骨粉1.6%、碘盐0.4%、复合添加剂1%。

复合添加剂成分:每公斤料中加硫酸铜21毫克、硫酸亚铁410毫克、硫酸锌230亳克、硫酸锰63亳克、碘化钾0.18亳克、亚硒酸钠0.51亳克、氯化钴0.13毫克、维生素A 4000 IU维生素、维生素D200IU、E 44IU 维生素K0.5 μg、生物素0.2mg、胆碱1.25g、叶酸1.3mg、尼克酸10mg。上述量相加,如不足配方中要求的1%时,加上点米糠或其它料补足并拌匀即成。拌时最好将微量元素铜等放在一起拌,维生素放在一起拌,因微量元素原料对维生素有破坏作用,故分开拌。如自已买不到上述原料,则买已配好的市售猪用添加剂。

7.妊娠期特别是前期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否则胚胎易死亡。要适当运动。环境要安静,态度要温合。进入猪舍要先打招呼,防止母猪受惊。不要随意折群组群,以防斗架流产。

8.每天观察母猪吃食、饮水、粪尿和精神状态,做好防病治病;特别要注意消灭体内外寄生虫病,以防传染给仔猪。

9.为防止难产:

①配种年龄不可过早:土种不可早于6月龄,体重不低于70~80kg;我国培育猪种及其杂种猪在7月龄左右,体重不低于90~100kg;引入的国外良种在7~9月龄,体重不低于110~120kg;体重过小易发生难产。

②妊娠母猪不能过于肥胖,初产母猪体重的增加量约为配种时体重的30~40%;经产母猪约为20~30%。

③妊娠母猪要有运动,每天1小时,行程3~4公里。

二.妊娠母猪临产诊断

一看乳房: 俗话说“奶头炸,不久下”。母猪产前15~20天,乳房开始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下垂,其基部在腹部隆起,呈两条带状,乳房皮肤发紧而红亮,两侧乳头呈八字形向外张开。产前6小时左右,可挤出黏稠、黄白色乳汁。俗话说“奶水穿箭杆,产子离不远”。一般情况下,到产前2~3天,可挤出清亮乳汁,母猪前面的乳头出现浓乳汁后24小时左右可能分娩,中间乳头出现浓乳汁后3~6小时可能分娩。如用手轻轻挤压每个乳头均能挤出乳汁,或最后 1 对乳房能挤出乳汁时则马上就要分娩了。但也有个别母猪产后才分泌乳汁的。

二看外阴部。母猪临产前3~5天,外阴部开始红肿下垂,尾根两侧下凹,这是骨盆开张的标志。同时排泄粪尿次数增加。如阴门松弛红肿,有黏液流出,则是快产的预兆。当阴部流出稀薄的带血黏液时,说明母猪已“破水”,将在30分钟内产仔,即俗话说的“母猪频频尿,产仔就要到”。

三看呼吸次数。产前1天每分钟呼吸54次,产前4小时每分钟呼吸90次。

四看行为表现。母猪临产前6~12小时,神经敏感,常表现起卧不安,紧张不安,食欲减退,在舍内来回走动,有的叼草做窝;无草可叼时,也会用嘴拱地,前蹄扒地呈做窝状。护仔性强的母猪变得性情粗暴,不让人接近,有的还咬人。此时生人不要接近,不要随便换人饲养。

三.加强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

治好体外寄生虫 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要用2%敌百虫溶液喷雾灭除,以免分娩后传给仔猪。?

变换饲料: 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喂哺乳期饲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如果母猪膘情好,乳房膨大明显,则产前1周应逐渐减少精料喂量,至产前1—2天减去日粮的一半;并要减少粗料、糟渣等大容积饲料,以免压迫胎儿,或引起产前母猪便秘影响分娩 。但如母猪膘情较差,乳房干瘪,则不但不应减料,还要加喂豆饼等蛋白质催乳饲料,防止母猪产后无奶。

发现临产症状时停止喂料,只喂豆饼麸皮汤。

适量运动: 产前1周应停止远距离运动,改为在猪舍附近或运动场逍遥活动,避免激烈追赶、挤撞而引起流产或死胎。?

迁入产房: 临产前3—5天将母猪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习惯新环境,避免临产前激烈折腾造成胎儿临产窒息死亡,但也不要过早地将母猪迁入产房,以免污染产圈和降低母猪体力。

注意观察 :母猪分娩前1周即应随时注意观察母猪动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要采用低妊娠(妊娠期营养喂量要低)、高泌乳(泌乳期营养要高)的饲养方式。

哺乳母猪的饲养目标,一是提高仔猪断奶头数及断奶窝重;二是保持泌乳期正常种用体况,即母猪28~35天断奶时(为早期断奶法。传统的为56~60日龄,太长了),失重不超过12公斤(失重量应为产后体重的12~15%为度,)。过度的失重会延长离乳后发情期,还可引起下胎产仔数减少,其后果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围绕上述目标采取饲喂策略。

泌乳母猪饲料配方:玉米60.6%、小麦5.1%、稻谷3.0%、细糠2.0%、豆粕17%、鱼粉5.4%、麸皮3.0%、磷酸氢钙1.0%、石灰岩粉0.6%、盐0.3%、添加剂顽预混料(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两类物质)2%。本方含DE3.23兆卡/kg、 CP17.51%、CF4.2%、钙0.75%、磷0.62%、赖氨酸0.86%、蛋+胱0.56%。

母猪产后前5天应给予稀料,2~3天后喂量逐渐增多.5~7天后改喂拌湿料,按正常量喂。一般在妊娠期给料基础上,每带一头仔猪,外加0.4kg左右料。一日三餐。

哺乳母猪前期(1~10)天的饲养管理。产前产后各一周饲料中添加500克/吨土霉素,可有效的防治产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产后注射一针长效土霉素预防子宫炎及乳房炎的发生。

合理提高采食量:为使母猪达到采食量最大化,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种是实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即从分娩3天后,逐渐增加采食量的办法,到7天后实现自由采食;第二种是做到少喂勤添,实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种是实行时段式饲喂,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喂料,充分刺激母猪食欲,增加其采食量。不管是哪种饲喂方式都要注意确保饲料的新鲜、卫生,切忌饲料发霉、变质(酸败)。为了增加适口性可采取湿拌料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3~5天逐渐减少饲料量,并注意乳房膨胀情况,膨胀大了要多减料,以防母猪发生乳房炎。

供给充足清洁水:夏季哺乳母猪的饮水需求量很大高。因此,母猪的饮水应保证敞开供应。如果是水槽式饮水则应一直装满清水,如果是自动饮水器则要勤观察检查,保证畅通无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达到一定程度。饮水应清洁,符合卫生标准。饮水不足或不洁可影响母猪采食量及消化泌乳功能。

在管理上:要注意乳头均匀利用,特别是头胎母猪,一定要使所有乳头都能均匀利用,以免引起未被吸吮的乳房发育不良。在仔猪数少于乳头数时,应训练仔猪吃几个乳头,特别要训练吃后部的乳头,否则会引起后部乳头萎缩,以后失去作用。

圈舍要清洁、干燥。产床不能有突出的尖物,防止剐伤乳房。作好冬季防寒,夏季防署。对夏季加强温度的调控:可以通过安装雨帘、换气扇、遮阳布、饲喂西瓜皮、清热中药等方式防暑降温。

要及时观察母猪吃食、粪便、精神状态以及仔猪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