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得不到的糖,长大就不要了”,只要过了期限,我再也不稀罕


“以前得不到的糖,长大就不要了”,只要过了期限,我再也不稀罕

这几天,广州终于引来了属于他的冬天。

可是周末还要加班,今天无法懒洋洋的躺在被窝享受属于自己的假期了。

还好今天周日,上班的人不多,地铁不太挤。车上有位妈妈带了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哭喊着要吃糖,但是她的母亲和他说地铁上不能吃东西。

小男孩就一直哭,后来小男孩被旁边的一位正在玩游戏的男生吸引力,止住了哭泣。

车里也安静了不少,哪位妈妈对小男孩说,下车了再给他糖吃。

但是,小男孩奶声奶气的说了声:“我现在不想要了”。

人就是这样善变,不仅仅是小孩,大人也一样。

1

以前总听老人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但是,懂事的孩子一般都会被忽视。

这样的情况独生子女一般很难体会,然而,在农村家庭却是显露的淋漓尽致。

大学时期,有一次去乡下支教,那时候有位学生敏敏,她来自农村家庭,兄弟姐妹也比较多,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怎么回家,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帮忙带大的。

她是爷爷奶奶眼中的乖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听话。不仅学习好,还要帮着爷爷奶奶干农活,照顾弟弟妹妹。

弟弟们却是很调皮,经常和同龄的孩子到处玩闹,身为姐姐的她只能在家喂猪做饭。

当我们问她:“想不想和他们一样出去玩呢?”,小女孩犹豫了一会,怯怯的说:“不想,我还要帮家里干活。”

爷爷奶奶也是点点头说,这孩子比较懂事,很内向的,不喜欢出去玩。

玩耍凑热闹,是孩子的天性。小女孩不想出去玩并不是内向,不喜欢玩。

只是她比别的孩子更早熟,更懂事。她挑起来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责任重担,放弃了本该属于她的快乐童年。

“以前得不到的糖,长大就不要了”,只要过了期限,我再也不稀罕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如果有任性的资本,谁又会选择成熟懂事呢?

懂事不是她不想要,而是她不敢要,她知道一旦选择了,爷爷奶奶就会更累些。

但是大人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觉得她很懂事。慢慢的她就真的不想要了。

宫崎骏的《龙猫》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主角的妈妈对爸爸说:“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让人心疼。”

小的时候想要的糖得不到,不知何滋味,却尝到了生活的苦头,长大了就不再需要糖了。

2

爱情中也是一样的,成熟稳重的人往往尝不到爱情中的蜜糖,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如既往的索取。

有人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真的就是这样子,有一个从小就认识的女性好朋友,因为她从小就是属于那种懂事会体谅别人的女孩。

在感情中她就是一个非常沉稳的女生,完全没有小女孩气。

她的男朋友工作比较忙,她总是主动做家务,做好饭等对方下班。在他忙的时候不会打扰他,也没和他提过任何小要求。

就连生日礼物或是恋爱纪念日的礼物都是自己提前准备好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她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无疾而终。

后来,她结婚了,如今的日子过的非常幸福,有一次问她:“这么早结婚,都没有体会过你以前梦寐以求的浪漫爱情,不后悔吗?”

她说:“不会啊,以前的糖都只是自己想象中的糖,尝试了几次也得不到,现在有他了已经不需要了。”

“以前得不到的糖,长大就不要了”,只要过了期限,我再也不稀罕

那个女生不希望听到一个男生对她说:“亲爱的,有我,你不需要这么懂事,你可以任性,可以撒娇,可以小女生。”

可她却懂事的不再需要任何人也能生活的很好。

那一刻,我相信她放弃了以前得不到的糖是正确的选择。

3

生活中的我们未尝不是这样的,看上了一件特别好看的衣服,但是一看价格,暂时付不起。

于是搁在购物车里,想过几天发工资了在入手。可是,当工资到手了,打开购物车想了想,却把它删掉不买了。

小时候喜欢的,现在就不喜欢了。与我而言,现在提起糖果巧克力辣条雪糕没有那种迫切想吃的感觉了。

以前是因为自己没有,所以想拥有,现在长大了是不想要了。

因为知道得不到,所以现在别人问我你想要吗,我都觉得要不要无所谓了,不要心怀希冀,就不会有失望难过。

“以前得不到的糖,长大就不要了”,只要过了期限,我再也不稀罕

也许你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就算是再想要的东西,只要过了那个期限,你就该对自己说,我再也不稀罕。

每个人生阶段追求的东西都不尽相同,最好的价值就在当下,一样东西如果得到的过程时间太长、太委屈,那即便最后得到了,也不会有当初的憧憬和喜悦。

想要什么,就要立刻、马上去争取,不要等到很久以后才去追逐。

等你长大,原来得不到的糖已经不想要了。


  • 作者|林先森
  • 关注【迷途有鹿】头条号。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林先森,自媒体人,新媒体运营,短视频运营,公号“迷途有鹿”作者。一个故事,一段情,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以前得不到的糖,长大就不要了”,只要过了期限,我再也不稀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