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澳大利亚新型潜艇遇麻烦,专家犀利点评:没吸取教训

据英国媒体3月28日报道,澳大利亚与法国合作的潜艇项目已遭受目前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冲击。2019年2月,澳大利亚与法国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按照协议法国海军集团将为澳大利亚提供该国核动力"梭鱼"级潜艇的常规动力版本,也就是此前所称的"短鳍梭鱼"级,其首艇被澳大利亚海军命名为"攻击"号。

疫情冲击,澳大利亚新型潜艇遇麻烦,专家犀利点评:没吸取教训


但如今法国新冠疫情猖獗,海军集团属下集团也已停工,而澳大利亚则先前就受到火灾、洪灾等影响,再加上这次疫情打击而经济低迷,价值500亿美元的巨额合同已经是个麻烦了。有澳大利亚专家犀利点评说,澳现役的柯林斯级潜艇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项目,未来投入如此巨大的新潜艇还未开建就遇到这么多麻烦,显然澳大利亚政府和海军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

疫情冲击,澳大利亚新型潜艇遇麻烦,专家犀利点评:没吸取教训


澳大利亚海军现役柯林斯级潜艇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经过投标,澳大利亚选择了瑞典考库姆公司的471型设计方案,签订了建造6艘柯林斯级潜艇的合同,由该公司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阿德莱徳造船厂承担建造任务。471型方案是以瑞典"西约特兰"级潜艇为母型的,这是80年代性能颇为出色的常规潜艇之一。为达到澳大利亚方面提出的自持力70天、水面10节航速时续航力超过10000海里的要求,471方案基本上是将"西约特兰"级设计图纸放大了近3倍,主尺寸变成77.5米×7.8米×7米,水面排水量达到3051吨,水下排水量为3353吨。

疫情冲击,澳大利亚新型潜艇遇麻烦,专家犀利点评:没吸取教训


但是"柯林斯"级潜艇的动力系统出了大问题,其燃油舱沿用"西约特兰"级潜艇的海水补偿方式。所谓海水补偿方式是指被消耗掉的燃油所占据的燃油舱空间,由外部海水予以补充。"西约特兰"级潜艇所活动的波罗的海相对来说风浪并不算大,潜艇驶出基地后无需进行长时间水面航行,因此海水补偿方式并没带来什么麻烦。但澳大利亚沿海均为浅海水域,潜艇在进入深海水域之前要在水面航行相当长时间。受水面波涛的影响艇身起伏、颠簸和摇摆得比较厉害,因此造成燃油舱中的燃油与补重海水混合,致使海水随着燃油一起进入艇上的柴油机中。

疫情冲击,澳大利亚新型潜艇遇麻烦,专家犀利点评:没吸取教训


若问题仅限于此倒也罢了。祸不单行的是由于柯林斯级潜艇几乎是"西约特兰"级潜艇的3倍大,瑞典并无现成的大功率艇用柴油机可用。因此柯林斯级潜艇上安装的3台V18814SUB型柴油机实际上是以钻井平台装备的柴油机为基础经过放大而成,结果导致了这款柴油机故障频发。据统计从1996年7月"柯林斯"号潜艇服役至1998年10月"法恩科姆"号潜艇服役的这两年时间里,这两艘潜艇在试航过程中柴油机发生过750余次故障。故障包括主机活塞破裂、齿轮传动装置破损、燃油喷嘴堵塞、燃油泵卡死、摇臂杄和联轴节断。柯林斯级潜艇在其服役期间也就成了"趴窝潜艇"的代名词。文/P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