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最好的朋友去世了,如何给孩子心理疏导?

奶爸心酸史


你好,不知道孩子现在的情况如何?

我看到很多同行已经给了很多答案,我从自己的角度再说点。

孩子的生命教育并不是小事情,既然遇见这样的事情,说明到了进行的时候了。这好像早了点,可是也不是每个小孩子都在五岁遭遇朋友去世的啊。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只能暂时回避这个问题,而孩子已经形成创伤,不让他释放,就会淤积在身体里,以后很容易被触动。你带他出去玩一圈累了睡了,他就把朋友的死全忘了吗?不会的,他以后依然会害怕死亡,不能面对事实真相,甚至以后遇见大的问题都去逃避。

现在的时代,想逃避现实还不容易吗?拿起手机就能逃避好几个小时,什么烦恼恐惧都忘掉了,还不用去游乐场,省事多了。但是孩子并没有从中成长,他以后还要面对。

我女儿小学时,班里的小朋友的爸爸遭遇横祸,去世了。小朋友很可怜,孩子回来也很害怕,一直在问我会不会死。此刻她的安全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她从来没有想过人会有一天离去,再也见不到了。此刻,是要让孩子安心,保证她不会没人陪,不会因为我们去世而受伤害。我告诉女儿,妈妈不会死,会一直陪着你。虽然她也未必多懂,起码松了一口气。

之后我带她去外面走走,给她讲:一朵花凋谢了,还会新的花朵绽放,这就是生命的交替,有走的,也有来的。而所有生命都属于自然,生命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到了另外一个维度空间,所有去世的人都会在那里相见。她也就完全释然了。

其实很简单,所以大人不恐惧,不焦虑,安安静静的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从他们的角度理解死亡就好。


心理咨询师天蓝姐


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人人概莫能外,更何况孩子?!

这种心理应激反应,最好找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干预,不要自以为是、盲目劝导。



开心墙头草


一个5岁的孩子纠结在朋友死亡的阴影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恕九哥直言,我一百个不赞成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有时看问题和大人都有一拼。但是,看懂一件事和放下一件事并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自己的好朋友不幸去世了,大人这时的心情是痛苦和难过,孩子这时的心情是恐惧和惊吓!对大人做心理辅导比较容易,毕竟是成年人了,这种事经历过不止一次了,很快就可以释怀;但是,对于孩子做这种心理辅导很难奏效,跟孩子啰啰嗦嗦地谈生论死,恐怕画虎未成反类犬。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换一个环境,交几个新朋友,或者带孩子游山逛水换心情,去博物馆、动物园,总之孩子喜欢什么就带他玩什么,不惜代价和时间,一鼓作气把孩子从糟糕的心情中解脱出来。记住,必须一鼓作气,如果久拖不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病根。

转移注意力不是念书,而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女儿3岁多时,有一次发烧,大约上午8点多钟,孩子看窗外的树时,突然看到了大人看不见的东西,只见孩子一哆嗦,然后也不哭了,也不说话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瞪着眼睛茫然望着窗外……我当时吓坏了,但是反应很快,处理的很果断,马上带孩子出门,去公园,去游乐场,去照相馆,千方百计地转移她的注意力,玩了一整天孩子也没说话,脸上也没有表情,直到孩子玩累了,晚上睡觉前才喊了一声爸爸……这时,我知道没事了,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苏北九哥1


五岁的孩子最好的朋友去世了,如何给孩子做心理疏导?

根据描述说,五岁的孩子最好的朋友是死于意外,本来活泼好动的孩子,知道这事后,变得不开心了,每天半夜哭醒,还经常问他爸爸自己会不会死。应该是没有看到丧子之痛的恸哭场面吧?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用心的家长会知道,孩子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二,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我们可以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一个五岁的孩子知道自己最好的朋友去世,经常问他爸爸自己会不会死,说明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我们也来个迁居吧,首先让孩子离开那个让他产生恐惧的环境,当然不一定就是搬家,可以到姥姥家或者姑姑家等离当前环境远一点的地方,不要可以用大人的语言解释什么,那样孩子听不懂也接受不了。

爸爸要多多陪伴,除了晚上陪他睡觉之外,带他到游乐场之类的玩玩,让孩子感受到“有那么多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是那么地开心”,感觉孩子心情略好的时候适时地陪他一起参与他喜欢的游乐项目,目的是让他明白“他朋友的去世只是个例,很多人活得好好的,他不会死的”。平时多给他讲故事,转移他的注意力。

我们还需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准备一些答案,回应孩子可能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各种问题。比如,他再问:“爸爸,我会死吗?”。爸爸可以回答:”当然不会啊,我们今天看到那么多宝宝开开心心地玩着呢”。经常半夜还会哭醒,这个比较好办,尽量晚些睡觉,睡意很浓的时候陪他洗个热水澡再上床。坚持十来天,美美的一觉睡到天亮,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养成一个生活规律的好习惯呢。

希望能帮到你!





天海悠悠百善泰来


大人们以为把我和死亡隔离是对我的保护,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后会去哪里?”“为什么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别人?”

当孩子们忽闪着疑惑的眼睛,将这些问题摆在家长面前时,我们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乱作答:“他在睡觉”、“他去旅行了”、“他上天堂了”……

结果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惧。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死亡是生命的最伟大发明。”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白生的可贵,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的人生。

“只有面对悲观的人才能乐观起来!”

死亡,或早或晚每个都要面对,但认真对待生命和生活,你可以从今天开始,不枉费时间的治愈!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学习做人


可以以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人去世了是正常的情况,但并不影响我们去思念他,他依旧是自己的朋友,可以分享可以想念只是不能相见。

五岁的孩子害怕只是不能理解死亡的意义,他们被周围悲伤的情绪或是灵堂的肃静给感染让他们害怕!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尽可能多抱抱他,不要阻止他放声大哭,多告诉他爸爸妈妈还在。


心里心理有故事


首先要对您小侄儿的经历表示难过,一个5岁小孩就要承担超过他年龄的压力,很不容易。希望在这里用两个儿童心理学的理论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1. 首先,希望您的家人能重视5岁小侄儿的这次心理波动,原因有两点:

  • 4-7岁是孩子形成概念的重要阶段。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在4-7岁时形成的概念很难在今后的人生中发生改变。

在童年时期,儿童对于这个世界产生的认识和概念或许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提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中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概念“认识发展论”(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的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孩子在4-7岁时形成的概念很难在今后的人生中发生改变。

所以,一定要重视5岁孩子的心理问题,要认真地为他讲解“生死”的概念。孩子现在缺乏对“生死”的认知,好朋友的突然死亡,对5岁孩子来说会感到恐惧,因此他会缺乏安全感,认为“死亡”的现象会发生在身边任何一个亲密关系的人身上。

  •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推理能力,家人讲的道理他都能明白。

让·皮亚杰指出,孩子的推理能力绝没有缺陷,在推理能力方面甚至和成年的科学家一样好。孩子们之所以常常无法得到和成人一样的结论,并不是因为他们推理能力有问题,而只是因为孩子们受限于有限的人生经验,缺乏关于自然和外部世界的信息积累。因此,在孩童时期,孩子做出判断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为孩子提供了怎样的信息。

所以,家里的大人应该理性地为孩子解释“生死”的概念。

2. 接下来,希望给出如何做好对您小侄儿的进行心理疏导的建议:

建议1: 可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但对于5岁的孩子要建立和陌生人的信任感还是比较困难,现阶段还是推荐首先由家庭教育帮孩子度过这个难过。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受儿童信任的成年人的正确态度可以帮助儿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于危机的焦虑和恐惧。因此,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们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议2: 首先推荐由小侄儿2岁前的抚养人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心理上最依赖的人是在孩子2岁前抚养他长大的人,这是他最信任的人。这个人,是孩子可以不经过理性判断,就可以直接确定是值得完全信任的人。只要有这个抚养人出现并劝导,孩子会感觉到信息的权威和有安全感。

建议3: 增加孩子的社交。

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果斯基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发展(Theory of 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认为,孩子的高级心理意识是在社交中产生的。这些社交包括和成年人的交谈以及和同龄人的玩耍。也就是说,鼓励孩子说出来他的焦虑、害怕和担忧,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状态就会得到改善。避免孩子因为得不到很好的沟通而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走不出来,所以尽可能避免他一个人的游戏:看电视,玩电子产品,自己陷入沉思。家长要注意观察并进行干预。

建议4: 这是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请为孩子普及至少一种生死观。

“生死”和“存在”是所有哲学和宗教都避不开的两个重要话题,建议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或者信仰为孩子选择至少一种解释“生死”的观点。比如圣经里认为人死后会去天堂,变成天使;比如佛经里讲到的生死轮回;又比如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的机体死亡但意志不灭;再比如孔子认为的“未知生,焉知死”;最后比如庄子认为的生命力是不会死亡,只有身体这些有机体会死亡消失的哲学观点。


还想再强调一下,孩子第一次遇见一个概念需要家人普及的时候,请一定重视,一旦这个概念被孩子内化后形成“观念”,这个观念可能终生不变了。请慎重。

最后希望您的小侄儿能顺利度过这个小波折,拥有阳光开朗的快乐童年。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和您的小侄儿有所帮助。建议您可以参考一些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书籍,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把握孩子的心理。如让·皮亚杰的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或者利维·维果斯基的Thinking and Speaking。如果没有时间读完整版,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最近两个月我们都会集中科普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儿童心理学研究


碰到这个事情,我们首先要来观察一下孩子的这种表现持续的时间,假如孩子悲伤的情绪没有持续太久其实没有多大问题,因为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好朋友去世了我们也会很难过一段时间,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是一样的,他需要时间来恢复。但是如果时间长了小朋友还是悲伤的状态的话,家长要开始注意了,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当做小事,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也是重要的一课。

其实,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他已经懂得生命衰亡的概念了。如果你回避或掩饰问题,孩子可能不会哭。不是他真信了你的话,而是情绪没有得到疏导,又压回去了。大人模糊的态度,不仅干扰孩子原有的认知,也可能助长他对死亡(鬼魂)的神秘感、恐惧感。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正确引导,孩子可能会一直成长于“恐惧”—“逃避”之间,形成自欺欺人、玩世不恭的心态,漠视生命——自己的,以及其他的。

作为父母要时刻准备迎接孩子,对世界的疑问,对人生的困惑。所以,如何带领孩子往一个美好的、充满能量的、正向的人生方向去前行?其实,就在这点点滴滴的时刻里。在国外,生命教育非常受重视。澳大利亚,中小学普遍设有生命教育课程。政府告诉公民,要教育孩子对生命负责。一个人的生命不但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国家。英国,很多学校都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设有专业人员,开设生命教育和训练课程。日本,提倡“余裕教育”,口号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鼓励学生到牧场体验生活,喂养动物。德国,不仅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还经常带孩子参观死亡博物馆,到殡仪馆参加葬礼。瑞典,会让小孩摸孕妇肚子,告诉他人是怎么出生的,小学生还被带到太平间与遗体接触。

三个步骤,帮助孩子从心理和情感层面,正确认识死亡,走出悲伤。一是,直面悲伤。二是: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被爱的人遗忘。三是:如何记住我爱的人。家长可以通过记忆盒子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疗愈。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属于内向性的,情况严重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来进行心理疏导。希望这些能对你有用。


小刘老师课堂开课啦


作为一名幼教从事者,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当不幸降临时,失去亲朋好友对人们所承受的巨大悲痛可想而知,何况一个才5岁的孩子,而且还是最好的朋友。

也许5岁孩子暂时还不理解“死亡”的具体含义,但对死亡有了基本的认识,他们知道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最喜欢有朋友的年龄。因较远关系的人过世了也许没有多大概念,可能只有模糊的哀伤感觉,但对好朋友的去世则会有比较深切悲痛的体验,因为他们应该一起度过了不少美好的时光,因此对最好朋友的去世会感到悲伤难过、恐惧不安,缺乏安全感,对任何事物提不起兴趣。

这时,作为家长一定要慎重对待此事,采取积极正确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度过,避免对孩子身心健康再次造成伤害。我建议:

首先,大人不要回避、不要敷衍。孩子问道“死亡”话题时不要说“你好朋友去外地了、、、、、”等,更不能因忌讳“死亡”粗暴地说“不要再问了,你玩玩具去”等等。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更加增加孩子的疑问和恐惧。在谈到死亡问题时,家长可直接简单明了的解释死亡。5岁孩子虽然对死亡理解有限,但多少能理解其他事物的“死亡”。比如说,家长可以用孩子比较常见的树叶长大变黄然后落下来腐烂没有了这些现象告诉孩子,人也会像树叶一样慢慢长大后又离开,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动物迁徙过程死亡的故事,如大雁南飞。动物在完成迁徙过程中肯定会遭遇不测,但大雁仍然坚强面对同伴的意外失去,坚持南飞到达目的地。这也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同时也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事情。不过那也是一个小概率的事情,正常情况下我们都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长大。我们要学大雁学很多动物对待同伴的死亡态度,做个坚强快乐的人。

其次,作为家长一定要在那段时间多陪伴孩子,不能简单的让孩子去看动画片、玩玩具、吃美食等。要和孩子玩一玩亲子游戏,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让孩子看看万物的生长,和孩子在大自然中聊一聊“生长和死亡”。在大自然中聊死亡话题可以让孩子减少恐惧感,看着花花草草能在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和正确对待死亡问题。

再次,尽可能的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和新朋友一起玩游戏、玩玩具、分享美食、让孩子再次体会新朋友的乐趣。

只要采取积极正确地心理疏导方法,我相信孩子一定能快速度过悲伤期并恢复正常生活。祝孩子健康快乐!


L天空与大地


死亡,从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许多家长容易在孩子面前回避的一件事。
可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宠物的死亡、亲人的离世。因此,如何跟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该如何跟孩子谈死亡呢?

1、千万不要避而不谈

大多数人觉得,死亡太沉重了,所以会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起。
可是,正因为死亡教育的严重缺失,反而容易让孩子在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无法正视,从而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他们的心里会有对死亡的好奇,但更多的可能是恐惧。

因为,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会非常恐惧的。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避而不谈,而是正确面对。

2、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引导的方式也应该不同。

  • 3-6岁孩子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生”和“死”还没有特别强烈的概念。在他们的印象中,“死了”有可能是玩游戏的时候,假装倒下的爸爸,游戏一结束,又可以“活”过来继续玩。
也有的孩子,能够理解“死”就是没有了,不存在了,再也回不来了。

如何引导: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可以配他们一起看一些关于死亡的绘本。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小伤疤》。
《小伤疤》里的小主人公失去了妈妈,为了留住妈妈的味道,他想尽了一切办法,比如:捂住耳朵和嘴巴,把家里的窗户都关上。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能感觉到,妈妈的味道在一点一点的消失。
最后,是他的外婆告诉他,想妈妈的时候,就摸摸自己的 心,她一直在那里。

这样的小故事,既能让孩子明白死亡就是永远的离开,也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勇敢地面对。

  • 6岁以上的孩子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渐渐开始对死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个时候,他们会对死亡有畏惧,也可能会问一些诸如“死了之后去哪里了”、“死会不会很疼”这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可以跟孩子探讨一些更深层一点的东西。
如何引导:
首先,让孩子知道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每个人都会老去,让孩子能够以平常心对待。
其次,可以通过身边的一些事件陪孩子“经历”死亡,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的对待。
比如:宠物去世了,不用瞒着孩子。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伤心,会骗孩子说,宠物送给别人了。

在观看电视的时候,也不用特意避免悲伤的情节,让孩子能够感受那种氛围,学习如何排解悲伤的情绪。

3、死亡教育需要注意的地方

  • 不要过度美化死亡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那么恐惧死亡,会把“天堂”形容得很美。这样的描述,可能会让孩子以后遭遇挫折的时候,产生“活着真痛苦,还不如死了去天堂”的错误想法。
  • 也不要用死亡恐吓孩子
死亡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听话,就用死亡去吓唬他们。
这样做,容易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无法磨灭的阴影。
  • 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
死亡,毕竟是一个悲伤的话题,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实,这种不良的情绪只要能够发泄出来就好了,相反,如果一直积压在心里,反而会造成更深的伤害。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父母不要指责也不要笑话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正视和面对。
珍惜生命、敬畏死亡,或许这就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

(我是:@菈妈亲子,专注亲子教育和情感的二宝妈,欢迎关注我,一起分享育儿成长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