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的深圳學區房市場。深圳積分入學算法已有新調整。

“黑天鵝”突襲,按部就班的人們開始亂了方寸。

在被“禁足”的這段時間裡,部分中小企業經歷了存亡之痛,樓市也在零成交中“垂死掙扎”,而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也有著他們難言的苦衷和焦慮。

隨著疫情防控曙光的到來,深圳也在逐漸“回血”,被壓抑已久的消費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作為消費大頭的房地產市場,疫情過後將會經歷什麼?刻不容緩的學區房交易,買賣雙方市場又會發生怎樣變化?

01、延緩的開學日 急迫的學區房

今年寒假可能是學生們經歷的最漫長的一個假期,早在2月7日,省教育廳就下達通知,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不開學。

對比往年,各個學校的開學時間已延遲半個月有餘。

延期開學是防疫的必要措施之一,雖各校早已陸續開啟了“雲教學”模式,但讓家長更為關注的是今年的學位申請工作。

深圳往年的學位申請時間集中在4月份進行,但由於疫情影響,今年或將會延遲至五月份啟動,相關的具體方案尚未通知。

想讓孩子獲得名校學位,拼房產還遠不夠,房產購入時間的長短對應了不同的積分,而積分的高低也決定了能否如願進擊名校。

對於想要儘快買房積分上名校的家長來說,特別是計劃在今年入學申請之前買入學位房的家長,早已迫在眉睫。

疫情的到來讓全國房地產市場一度陷入停擺,售樓處關閉,中介禁止帶看,各小區謝絕來客,各道防線的“嚴防死守”,也讓買賣雙方“動彈不得”。

疫情之下的學位房市場,能看到兩個較為極端的表現:一面是部分買方為加分迫切想買入,另一面則是一些業主或投資客因遭遇經濟困難,想要緊急拋售房產。

正常情況下這兩者應該可以很好地匹配,達成共贏的局面,但實際上,在疫情防控階段,無論是業主還是買家,抑或中介,都不願意冒風險帶看,因此雙方的需求也暫時被擱置。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深圳積分入學算法已有新調整。

截至目前,南山、福田、羅湖、寶安四區已相繼發佈最新的積分入學辦法。這對有學位需求的家長來說,也需要早做了解和準備。

羅湖區:積分大比例調低,非戶籍兒童父母自購住宅可加分

1.新政策刪繁就簡:將積分和加分項目的分值按比例調減為原分值的十分之一。

2. 順應新的計劃生育政策,調整計生積分,獨生子女加1分。

3.重點:增加加分項,利好非深戶。增加了非深戶籍住房加分。非深戶籍兒童父母住房為自購住宅類商品房或租房提供《房屋租賃憑證》(紅本)加1分。

南山區:新增“戶籍加分”

增加了“戶籍加分”和“社保時長加分”兩個加分項,只要是深戶,無論是學區內、南山區、還是南山區外都可以加分。

寶安區:取消學位類型,直接設定基礎分

1. 錄取方式變化。取消“先類別後積分”錄取方式,採用綜合積分從高至低錄取。

2. 積分方式優化。積分入學項目主要結構為“基礎分+加分項”,按照學生的“戶籍”和家庭“居住”情況組成“基礎分”;設置居住時間、社保、計生、戶證等加分項。

福田區:深戶、非深戶都可按社保時間算加分

2019年起,福田區積分政策有調整,新增加分項,深戶或非深戶都可以按社保時間算加分。

02、學位之外,被忽略的購房指標

此次疫情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面影響,但同時也給了買房者一些啟示,特別是此前對學區房“情有獨鍾”的購房者。

深圳學位資源向來匱乏,在剛過去的2019年,深圳各區都發布了學位預警信息。“一位難求”的現實狀況讓很多家長在權衡之後放棄更好的居住環境,轉向帶有名校學位的“老破小”。

在學位面前,戶型、物業、容積率等一切元素都可以稍微一放,“學位高於一切”,在深圳,這樣的購房者比比皆是。

疫情過後的深圳學區房市場。深圳積分入學算法已有新調整。

但經此一疫,或許有更多家長認識到,除學位之外,房屋指標以及物業管理等因素,在關鍵時候能夠發揮重大作用,這在疫情之前,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

譬如此次在疫情之中脫穎而出的小區——洪山“華大家園”,處於武漢重災區但由於物業服務水平高、業主反應及時,給全國小區帶來一個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學習案例,這也讓更多購房者意識到業主整體素質、物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疫情發生之後,“什麼樣的房子值得買”也成為購房者熱議的話題,相信在此引導之下,原本計劃或已準備買入學位房的購房者來說,會重新去衡量和思考房產的更多指標,而買房將會再次陷入觀望。

當然,學區房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學校,各方面都優秀的學區房,在深圳來說10w+是必然,對於資金有限的買家來說,並不是伸手就可以夠得到的。

03、疫情過後,深圳學區房怎麼走?

疫情影響下,全國房地產市場幾乎停滯。

從今年春節後的成交情況來看,全市新房成交僅有241套,同比減少81.7%

一片寂靜之下,也讓人們對疫情過後的樓市,抱有極大的好奇和期待:調控是否會放鬆?樓市會否迎來降價潮?有沒有抄底的機會?學位房撿漏時機何時到來?

房產大象創始人王波作出預判:預計最快3-4月份房價或迎來低位,將出現開發商搶量促銷,半年內筍盤會慢慢消耗,市場恢復正常。

新房方面,短期內開發商以價換量或是大概率。同樣,在二手房方面,業主、投資客因個人經濟問題拋售筍盤的情況也會大概率出現,另外還有一批改善型換房者,會給二手房市場帶來更多的選擇和議價機會,其中不乏學位房。

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認為,短期內買房可能會看重環境衛生和物業管理,郊區優質新房受熱捧,老城區環境比較差的房子遇冷;

而從長期看,總價和學位依然是最剛性的考量因素。

疫情剛過,人們還沒能在疫情影響中完全走出,在購房或換房時可能會更加看重環境物業等因素;

對於老破小或物業水平較低的這類學區房來說,或有一定的議價空間,迎來撿漏的機會,更多的還是看自己的資金預算,能否最大程度地接受。

對於學區房此類“硬通貨”,且撿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